本報訊 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模式,將成為(wei) 改善民生和改進基礎設施的重要途徑之一。昨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已在門戶網站開辟PPP項目庫專(zhuan) 欄,公開發布PPP推介項目,鼓勵各類社會(hui) 資本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mai) 服務、股權合作等多種方式參與(yu) 建設及運營,此次發布的全國範圍內(nei) 的PPP項目共計1043個(ge) ,總投資1.97萬(wan) 億(yi) 元。其中,在北京專(zhuan) 欄中,本市20個(ge) PPP項目將拉動1675.74億(yi) 元投資,用於(yu) 軌道交通和生態環境兩(liang) 個(ge) 領域。
國家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盧森堡公司注冊(ce) ]4月18日,發改委要求各地發展改革部門盡快搭建信息平台,及時做好PPP項目的推介工作。發展改革委以各地已公布的項目為(wei) 基礎,經認真審核後建立了PPP項目庫,集中向社會(hui) 公開推介。
記者注意到,在本市的軌道交通方麵,地鐵14號線、16號線和6號線三條軌道交通線挑起了PPP項目的大梁。這3條總長度接近150公裏、能夠繞二環接近5圈的軌道交通線,將需要1428億(yi) 元的總投資額,而政府也將在這3條線中,分別試水特許經營和股權合作兩(liang) 種方式。
對於(yu) 投資人來說,這3條軌道交通線路擬采用的PPP操作模式,分別為(wei) 特許經營、特許經營+股權融資、股權融資3種不同的模式。相關(guan) 負責人說,項目庫中已經公布了具體(ti) 對接人,如有具體(ti) 事宜,請按公布的聯絡方式與(yu) 項目責任人聯係。
若是以項目數量劃分,生態環境類型的項目,在這批項目庫中唱起了主角,20個(ge) 項目中有17個(ge) 。海澱區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再生能源發電廠和東(dong) 南循環經濟園區一期工程這兩(liang) 個(ge) 固廢處置項目,能讓北京單日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增加4000噸,兩(liang) 項目共計投資將達到44.3億(yi) 元;海澱區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大興(xing) 區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投產(chan) 後,每天將吞噬掉6000噸建築垃圾,投資額為(wei) 4.54億(yi) 元。
汙水處理工程,也成為(wei) 這次PPP項目庫中的亮點。位於(yu) 大興(xing) 、豐(feng) 台、朝陽、海澱、順義(yi) 、通州的7個(ge) 項目,將為(wei) 北京新增加單日172萬(wan) 噸的再生水生產(chan) 能力。
由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締結的合約,將為(wei) 遠郊區縣供應更充足的熱力。在項目庫中,供熱工程的項目建設內(nei) 容和規模,是寫(xie) 得最為(wei) 詳細的。例如順義(yi) 新城牛欄山組團供熱工程,將建設供熱廠1座,規模為(wei) 5台40蒸噸燃氣熱水鍋爐,新建熱力管線11公裏,新建、改建熱力站24座。
所有供熱工程,[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政府的參與(yu) 方式都是政府配網,采用的PPP操作模式均為(wei) 熱源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