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cong) 權威人士處獲悉,被稱為(wei) “水十條”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在年前獲得國務院常委會(hui) 通過,有望在下月出台。經過多輪修改的“水十條”將在汙水處理、工業(ye) 廢水、全麵控製汙染物排放等多方麵進行強力監管並啟動嚴(yan) 格問責製,鐵腕治汙將進入“新常態”。
上述權威人士告訴記者,[盧森堡公司注冊(ce) ]下一步環保部將陸續出台配套措施、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即將出台的“水十條”主要包括六方麵內(nei) 容:全麵控製汙染物排放;專(zhuan) 項整治造紙、印染、化工等重點行業(ye) ;加快水價(jia) 改革,完善汙水處理費、排汙費和水資源費等收費政策;健全稅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會(hui) 投入,促進多元投資等。
“相比已經得到足夠重視的空氣汙染問題,從(cong) 長期危害性和治理難度等方麵看,水汙染和土壤汙染問題更值得關(guan) 注。”該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下一步環保部將全麵落實“水十條”,源頭治理將成為(wei) 重點,特別是將著力對地表與(yu) 地下、陸上與(yu) 海洋汙染共同治理,並實行最嚴(yan) 格的源頭保護等製度,全麵推進山水林田湖保護、治理和修複。“環境違法和環境執法方麵啟動強力問責機製,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上述人士說。
在近期召開的兩(liang) 會(hui) 中,備受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首次出現在報告中。報告提出,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江河湖海水汙染、水汙染源和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治理,實行從(cong) 水源地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
不容忽視的是,目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yan) 峻,水汙染情況觸目驚心。據監察部的統計顯示,近10年來我國水汙染事件高發,水汙染事故近幾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國城鎮中,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約1.4億(yi) 人。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庫水源地水質有11%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70%不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
《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地表水總體(ti) 輕度汙染,全國4778個(ge) 地下水監測點中,約六成水質較差和極差。31個(ge) 大型淡水湖泊中,17個(ge) 為(wei) 中度汙染或輕度汙染。公眾(zhong) 與(yu) 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jun) 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幾年水源地汙染情況比比皆是,基本上都是汙染企業(ye) 的一些違規排放造成,一旦水源受到汙染,往往會(hui) 在後續處理環節層層加碼,從(cong) 而形成更多有害物質,造成惡性循環。
“很多地方政府隻顧及經濟發展,卻忽略了水源地的保護和安全。另一方麵,我們(men) 的環境管理不夠嚴(yan) 格,違法成本嚴(yan) 重偏低,很多企業(ye) 寧願交罰款也不願意在環保方麵下功夫,不少企業(ye) 都在超標排放。”馬軍(jun) 告訴記者。
我國居民飲水安全情況同樣不容樂(le) 觀。環保部數據顯示,我國有2.5億(yi) 居民的住宅區靠近重點排汙企業(ye) 和交通幹道,2.8億(yi) 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清華大學水業(ye) 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坦言,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各種工業(ye) 廢料、農(nong) 業(ye) 化學物質的排放造成我國水資源嚴(yan) 重汙染,在水源地水質下降,自來水廠處理工藝和管網設施老化等約束下,盡管自來水廠出廠水質符合檢測標準,但並不意味著居民能夠喝上安全水。
據測算,“水十條”投資將達兩(liang) 萬(wan) 億(yi) 元。[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國泰君安的分析報告預計,政策的重點仍在汙染治理,包括工業(ye) 汙水、市政汙水、農(nong) 村汙水等細分領域。與(yu) 此同時,“水十條”對地下水的重視將有所加強。目前我國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偏低,將來對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需求迫切,汙水處理產(chan) 業(ye) 還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