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12日電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為(wei) 了避免手中鈔票被通脹攤薄,越來越多的內(nei) 地民眾(zhong) 開始將自己的存款“搬出”銀行。而伴隨著理財渠道的日趨多元,餘(yu) 額寶等一年前還被視為(wei) 風險與(yu) 誘惑並存的新事物,如今在很多民眾(zhong) 眼中已經成為(wei) 相對穩健的投資渠道。春節將近,大家紛紛盤點自己的理財收益,有人歡喜有人憂。
“當初還有些膽戰心驚,[注冊(ce) 馬紹爾公司]但現在這已經是我最保守的理財手段”,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張林告訴記者,2014年初,她曾將4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轉入餘(yu) 額寶中,高的時候每天有70元的收益。但現在他將更多的視線投向其他渠道。
“最主要的原因是收益率下降,餘(yu) 額寶這幾天大概在4.478%左右,北京銀行一款非保本的理財產(chan) 品的預期收益率就有5.8%,更不用說一些信托產(chan) 品”。
在北京一家國企工作的孫浩是信托產(chan) 品的受益者。年初時,他給家鄉(xiang) 一個(ge) 幫企業(ye) 做融資的朋友轉過去12萬(wan) ,年末時獲得2.4萬(wan) 元的收益。“但以後不打算再弄了,因為(wei) 房地產(chan) 不景氣的情況下,沒什麽(me) 行業(ye) 能用得起這麽(me) 貴的資金”。孫浩告訴記者,他的一個(ge) 朋友也做過類似投資,但最後發現是“擊鼓傳(chuan) 花”,老板跑路所有人血本無歸。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抵禦高收益的誘惑。在北京工作的張澍告訴記者,她在一家銀行發現了一款針對事業(ye) 單位員工的貸款產(chan) 品,隻要出具人事部門證明,就可以獲得30萬(wan) 元的貸款額度。“我貸了30萬(wan) 出來買(mai) 了一款信托產(chan) 品賺差價(jia) ,過去一年‘憑空’收益了1.8萬(wan) 元”。
相比於(yu) 上述非正規的融資渠道,2014年末走出一波牛市的A股就成為(wei) 很多民眾(zhong) 理財的首選渠道。
官方數據顯示,僅(jin) 2014年12月8日至12日這一周內(nei) ,滬深兩(liang) 市新增股票賬戶89.22萬(wan) 戶,創2007年10月來新高。
小萍就是股市新兵中的一員,不過她沒有分享到這波股市上漲的紅利。“說實話,幾隻牛股都曾拿到手裏過,但沒穩住,倒騰來倒騰去最後又都賣了。
小萍回憶說,作為(wei) 跑經濟的記者,自己經常能判斷對行情的方向,但卻因為(wei) 缺少經驗尤其是沒有經曆過暴漲的牛市,所以最後在操作上出現了很多問題,“經常想著換,什麽(me) 漲跟什麽(me) ,幾個(ge) 月下來浮虧(kui) 三成,交了筆學費”。
相比而言,在股市浮沉多年的榮紅就賺得盆滿缽溢。“我的日常操作以打新為(wei) 主,2014年申購了十多次,中了四回,一般是一打開我就賣出去,收益率基本在150%左右”。
相比於(yu) 股市的紅火,投資樓市的收益率就沒有那麽(me) 樂(le) 觀。蔡紅2014年6月拿到了自己在北京五環外購買(mai) 的第二套住房。她告訴記者,買(mai) 房就是為(wei) 了投資,首付六成,貸款利率也上浮了,但現在房子卻不好賣了。“一方麵價(jia) 格在向下走,另一方麵我這套房子五年內(nei) 賣的話需要交很高的稅,雖然可以讓買(mai) 家承擔,但這樣加起來就比附近滿五年的二手房要貴近十萬(wan) ,沒啥競爭(zheng) 力”。
好在蔡紅對此早有準備。[馬紹爾公司注冊(ce) ]她當時特意選購了一層的房子,所以現在她直接將毛坯房租給打算在小區開展業(ye) 務的裝修公司,“月租金2600元,基本覆蓋月供,但六十萬(wan) 的購房款估計還得壓上好幾年”。
除了樓市、股市、信托、基金,一些新的理財渠道也受到關(guan) 注。2014年,74名武漢大學的畢業(ye) 生以眾(zhong) 籌的方式在北京的一個(ge) 景區合夥(huo) 開了一家咖啡館。這讓同是武大校友的周晨動心。“這種方式很有意思,而且一萬(wan) 元的入股額度也不太多,所以我正在聯係他們(men) ,希望也能入股和校友們(men) 一起玩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