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就備受市場關(guan) 注的滬港通,已經到了等待發令槍的倒計時時段。17日,市場普遍預期主管部門會(hui) 公布啟動日期,但最後仍未公布。
隨著滬港通的臨(lin) 近,[注冊(ce) 法國商標程序]監管部門陸續有新的細則規定落地。在10月17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證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證券公司參與(yu) 滬港通業(ye) 務試點有關(guan) 事項通知》,對即將展開的滬港通業(ye) 務中券商行為(wei) 規範作出說明,對滬港通技術係統具體(ti) 功能、投資者風險提示等方麵作了進一步強調。
而券商方麵也已準備就緒。多家券商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發送的通知,表示同意開通公司的滬港通業(ye) 務交易權限。而至今為(wei) 止,券商已經進行了滬港通的多次測試演練。券商業(ye) 人士稱,無論是在技術層麵還是在規則層麵,滬港通已經完全準備就緒,隻待監管層放行。
滬港通從(cong) 公布到臨(lin) 近開通,在A股和港股市場上,投資者已經曆了幾番起伏。7月以來,滬深兩(liang) 市走出一波反彈行情,大盤藍籌股集體(ti) 躁動,A—H差價(jia) 股、稀缺股等主題更是備受關(guan) 注,券商股也隨著滬港通的臨(lin) 近迎來上漲行情。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wei) ,“已經實現的利好就是利空”,滬港通真正開通之後A股市場如何反應尚難預料。也有聲音認為(wei) ,盡管此輪累計流入中國股市的海外資金出現明顯上升,但並非為(wei) 備戰“滬港通”而來,市場熱衷的“套利說”與(yu) “估值修複說”尚不值得期待。那麽(me) ,下一步投資者應怎樣調整投資理念防範風險?
受滬港通消息的影響,上證180[0.26%]指數從(cong) 5月份以來,漲幅已經超過了10%,上證380[0.60%]指數漲幅已經超過了20%,對滬港通的良好預期全麵帶動了大部分滬股通標的證券。
市場對滬港通一片期待之時,也不乏投資者擔憂,“都看好滬港通,會(hui) 不會(hui) 利好出盡就是利空”?A股9月份再度收紅,滬指月線迎來5連陽,創下自2009年7月份以來的最好水平,投資者普遍預期10月A股將再創新高,而10月對A股市場影響最大的是滬港通。然而,滬港通開通後,市場是否仍將持續上漲行情?
事實上,截至目前,滬港通已經為(wei) 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滬股通標的總市值為(wei) 17.66萬(wan) 億(yi) 元,流通市值為(wei) 13.21萬(wan) 億(yi) 元,因此3000億(yi) 額度占比並不是很大,而從(cong) 交易量的角度來考慮,在過去一個(ge) 月內(nei) ,作為(wei) 滬股通標的568家公司日均成交總金額為(wei) 931.4億(yi) 元,以每日通過滬股通流入的資金總量130億(yi) 元計,那麽(me) 對於(yu) 滬港通標的來說在短期已經可以產(chan) 生較大影響。
那麽(me) ,在滬港通正式開通之後,這種影響將如何持續,又將如何進一步演繹?有券商人士認為(wei) ,滬港通作為(wei) 主題投資,需要劃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10月開通前的預期布局與(yu) 10月開通後的觀察應對。第一個(ge) 階段需要邏輯,第二個(ge) 階段依賴事實驗證。
券商人士認為(wei) ,投資者在滬港通開通後,可以采取應對式策略,根據剛開始滬港通總體(ti) 情況以及獲得追捧的標的去推演布局。市場目前主要討論開通前,A股投資者的布局投資策略,而當前流行的布局策略主要包括買(mai) 入A—H折價(jia) 較大的、股息率高的以及相對港股稀缺品種的A股,另外還包括投資於(yu) 實際受益於(yu) 市場開放的券商股等,這些策略可以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長期來看,“滬港通”同樣將吸引大量的A股投資者。機構分析認為(wei) ,由於(yu) “滬港通”迎合A股投資者分散化投資的需求,投資者有更多的機會(hui) 追逐稀缺行業(ye) 與(yu) 題材,對國內(nei) A股投資者同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從(cong) 另一方麵看,目前A股投資者確實有多元化的投資需求。根據OECD以及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相關(guan) 測算,目前中國居民的家庭非金融類資產(chan) 配置中,高達80%以上都是房產(chan) ,而同期美國僅(jin) 48%;而在金融類家庭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中,中國居民持有股票份額仍然相對較少,存款與(yu) 現金較多,超過70%,這是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中國居民的可投資種類過少,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chan) 所導致。而“滬港通”的開通,將為(wei) A股投資者提供持有以美元體(ti) 係標價(jia) 的資產(chan) 的新方式,並為(wei) 其資產(chan) 配置的帶來新選擇以及多元化的分散投資機會(hui) 。
廣發證券[0.00% 資金 研報]表示,[法國商標注冊(ce) 製度]滬港通未來演繹空間仍然巨大——滬港通的規模將會(hui) 進一步擴大。從(cong) 這一角度來看,未來滬港通帶來的賺錢效應所帶來外部資金的結構性流入,是帶來整個(ge) 投資理念變化,如未來還可能幫助A股納入新興(xing) 市場指數,帶來相關(guan) 板塊的整體(ti) 性估值修複機會(hui) 。這一切都仍是激動人心的尚待開啟的圖景。
滬港通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帶來大量資金湧入市場。但另一方麵,隨著行情深入,投資的風險也逐漸顯現。機構提醒,投資者在滬港通的不同時期應當關(guan) 注不同方向的投資策略。
就滬港通概念股當前進展來看,當前滬港通標的主要集中在大中型藍籌公司。主要滬股通的標的包括:上證180成份股,上證380成份股以及A+H股上市公司中,A股股票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ST股票不在交易範圍之內(nei) 。港股通的投資標的包括: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以及A+H股上市公司的H股。
廣發證券表示,滬港通正式開通後,投資者可能會(hui) 發現滬股通使用額度大幅低於(yu) 預期或者少於(yu) 港股通,或者QFII減倉(cang) 轉換用滬港通渠道等,現在雖不明晰,但這些也都是在滬港通開通後需要觀察的事項。
從(cong) 實際需求看來,當前市場流行的三種滬港通A股投資策略是:第一,在滬港通A股標的中,買(mai) 入A—H折價(jia) 較大的;第二,買(mai) 入股息率高的;第三,買(mai) 入相對港股稀缺品種的A股。廣發證券建議,持上述三種投資思路的投資者應該適當調整策略,因為(wei) 這些策略都存在風險,投資者若一味跟隨,難保不出意外。
H折價(jia) 股事實上一直是市場關(guan) 注的焦點,存在A—H股價(jia) 差的股票也都被此前的市場投資分析翻了個(ge) 底朝天。但事實上,廣發證券認為(wei) ,A—H股的折價(jia) 空間有限,港股更可能向A股靠攏。
然而,經過市場前幾輪滬港通概念股行情後,目前大多數A—H股折價(jia) 空間已經不大。“即使折價(jia) 率最大的海螺水泥[0.36% 資金 研報]A股折價(jia) 率也隻有20%左右。過去數年,中國資本[2.13%]市場一直在推進國際化進程,但A—H價(jia) 差並未出現收斂趨勢。可以推斷的是,即使在滬港通開通之後,由於(yu) 兩(liang) 個(ge) 市場的無風險利率、風險溢價(jia) 、風格偏好依然不同,A—H股定價(jia) 將依然存在差異,這樣A—H折價(jia) 收斂空間也就更為(wei) 有限。”業(ye) 內(nei) 分析師表示。
A—H股差價(jia) 投資邏輯麵臨(lin) 的另一個(ge) 風險在於(yu) ,即使兩(liang) 市定價(jia) 明顯收斂,也有可能是通過港股更大幅度下跌來完成。兩(liang) 地市場互聯互通也可能導致最終港股市場定價(jia) 逐漸向A股市場靠近。滬港通可能會(hui) 加速香港投資者拋出溢價(jia) 較高的H股,考慮換取對應的A股。而在H股下跌的過程中,A股價(jia) 格也未必能夠保持穩定。
對於(yu) 這種可能性,市場本身也已經提出了相關(guan) 警告。在宣布滬港通的第二天,4月11日,A—H價(jia) 差最大的標的股(A股折價(jia) 率25.9%)海螺水泥的A股與(yu) 港股雙雙下跌,港股海螺水泥H股下跌7.2%,在依然存在較大折價(jia) 的情況下,海螺水泥的A股也下跌了3.5%。
萬(wan) 科H股在香港市場也創出6月份上市以來最大跌幅,因為(wei) 部分投資者相信滬港通將縮窄萬(wan) 科H股相對於(yu) A股的溢價(jia) ,因而做空該股。8月7日收盤時,公司H股價(jia) 格相對於(yu) A股價(jia) 格溢價(jia) 37%。結果8日萬(wan) 科H股下跌6.1%,A股下跌1%。雖然萬(wan) 科A[0.75% 資金 研報]股在深圳上市,不在滬港通計劃的範疇之內(nei) ,但其作為(wei) A/H股折價(jia) 最大的股票,仍有很大的警示意義(yi) 。
除此之外,更有不少投資者把精力放在投資高股息率A股上。而高股息率A股是否真的適合A股市場投資者呢?業(ye) 內(nei) 分析師提醒,高股息率投資適合香港市場投資者,因為(wei) 其享有低資金成本與(yu) 高杠杆率,因此高股息投資者需要的是股價(jia) 平穩,並不預期從(cong) 股價(jia) 上漲獲得高回報率,但這種低預期收益率的投資不適合A股投資者,其麵臨(lin) 的是更高的資金成本與(yu) 預期收益率。如果A股投資者提前布局高股息率股票,短期較大的股價(jia) 波動很可能會(hui) 導致港股的高股息投資者放棄。
另外港股市場本身也有相當多的高分紅公司,高分紅本身對於(yu) 港股投資人來說,並不一定有特殊的吸引力。
此外,[注冊(ce) 香港商標問題]稀缺品種股票投資也吸引了部分投資者的注意。不過更難判斷的問題是,哪些類型的稀缺品種公司可以得到港股投資者的認可?在港股缺少的標的未必對港股投資者具有吸引力,業(ye) 內(nei) 人士提醒,投資者最好不要根據這一單一因素做出投資決(jue)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