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結婚率下降:基於經濟維度的考量

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wan) 對,比上年下降4.6%,結婚率為(wei) 7.3%。創下近10年來的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報告中提到的結婚率應當包括再婚率,如果除去這一部分結婚人群,適婚青年的初次結婚率一定更低。另外,與(yu) 創10年新低的結婚率相對應,目前國內(nei) 有超過2億(yi) 的單身成年人,同時超過7700萬(wan) 的成年人選擇了獨居。

家庭與(yu) 婚姻都具有非常鮮明的社會(hui) 屬性,結婚率的下降自然首先應當有一定的社會(hui) 歸因,一方麵,女性社會(hui) 地位的改善,勞動參與(yu) 率顯著提高,不少女性獲得了超過男性的成就與(yu) 尊重,使得女性依附於(yu) 男性的傳(chuan) 統婚姻模式走向解體(ti) ,也意味著依靠婚姻抵抗經濟風險的作用愈來愈式微,相應地,對於(yu) 許多職場女性來說選擇不婚的基礎也日益充實;另一方麵,最近15年來離婚率不斷走高,去年達到了3.2%的破紀錄水平,這種結果無疑衝(chong) 淡了未婚青年對婚姻的美好預期。

與(yu) 社會(hui) 因素相比,導致結婚率下降的經濟因素更值得關(guan) 注,甚至可以說結婚率下降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邏輯產(chan) 物。一方麵,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許多農(nong) 村青年脫離了原來的地緣與(yu) 親(qin) 緣,而這些正好是促使農(nong) 村青年人群婚配的重要傳(chuan) 統力量,雖然新的地緣與(yu) 業(ye) 緣為(wei) 青年人群的相識提供了機會(hui) ,但也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並且客觀上也延長了適婚人口的婚配時間;同時,人口流動也造成了適婚男女的不匹配,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人口的流動性更大,使得在某一範圍內(nei) 更容易出現適婚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情況,如廣州、深圳、東(dong) 莞以及佛山四城的未婚男性就顯著超過未婚女性。另一方麵,經濟結構的升級尤其是服務業(ye) 的健全也日益淡化了家庭的承載功能,洗衣有幹洗店上門攬收,吃飯有外賣送到手中,室內(nei) 清潔有保潔人員打理,即便是一個(ge) 小小的燈泡壞了,打個(ge) 電話就有專(zhuan) 業(ye) 人士登門搞掂。服務業(ye) 的繁榮與(yu) 功能延伸已經讓不少青年男女對“另一半”的需求變得並不十分強烈。

作為(wei) 產(chan) 業(ye) 升級的標誌性成果,信息化與(yu) 智能化工具盡管提高了人機交互甚至是人人交互的效率,但對婚姻甚至家庭的顛覆與(yu) 肢解卻是有目共睹。手機不離手,遊戲玩個(ge) 夠,微信遍交友。許多青年人沉浸在虛擬世界中,流連於(yu) 屏幕上的那個(ge) 精彩世界,表麵看線上交際圈風光無限,但背後卻是線下宅男宅女的不斷叢(cong) 生,現實場景中的溝通表達能力日漸匱乏。手機綁架了青年群體(ti) ,也實際隔離了他們(men) 與(yu) 異性交往的緣分。還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日本發明了一款美女智能機器人,上市一小時便搶售一空,試想,如果機器人既能解決(jue) 人類的生理需求,還能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可以和你熱情聊天,也能懂你的所思所想,乃至幫你承攬一切家務活兒(er) ,人類還會(hui) 把婚姻作為(wei) 唯一的選擇嗎?AI正在迅速切入婚姻與(yu) 家庭,並對傳(chuan) 統的婚姻模式與(yu) 家庭倫(lun) 理釋放出強大的重組能量。

從(cong) 經濟學來看,婚姻應當是收益與(yu) 成本原理驅動下人類的一次比較選擇行為(wei) 。人們(men) 憧憬與(yu) 選擇婚姻,是因為(wei) 相信婚姻一定會(hui) 帶來更多的幸福生活體(ti) 驗以及情感和物質的滿足,然而,這種趨利避害的心理追求在現實世界可以落地的難度係數卻越來越高。一方麵,不認同自己的父母先結婚後戀愛的婚姻模式以及能將就則將就的生活態度,現在的年輕人在伴侶(lv) 選擇上有著更高的清晰化訴求,不僅(jin) 彼此看著舒服,而且“三觀”須一致,生活習(xi) 慣要趨同,還可以聊得來等等,可這種近乎完美的追求無疑意味著發現成本與(yu) 搜索成本會(hui) 越來越大,成功的概率也越來越小,更多的青年男女也由此落單。另一方麵,選擇結婚還會(hui) 發生不小的機會(hui) 成本,包括會(hui) 放棄與(yu) 異性交往的頻次,犧牲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甚至還會(hui) 舍棄職業(ye) 選擇以及升遷機會(hui) 等等,做出這些割舍對於(yu) 獨立意識很強的當下青年來說都是非常痛苦而極不情願的事情,於(yu) 是在極具自由的單身與(yu) 帶有很強約束的婚姻之間,更多人選擇了前者。概言之,在發現與(yu) 搜索成本增大的前提下,年輕人覺得結婚所支付的成本要大於(yu) 帶來的收益時,他們(men) 中絕大多數可能做出不結婚的抉擇。

當然,在所有的成本支出中,婚姻的建安成本無疑是最敏感的因素。民政部的數據顯示,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其中最低的是上海,隻有4.4%。,緊跟其後的是浙江、廣東(dong) 以及北京等地,而這些省市恰恰是房價(jia) 高得令人瞠目結舌的地區,作為(wei) 新婚的標配,多則千萬(wan) 、少則百萬(wan) 的城市商品房成為(wei) 壓垮許多青年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jin) 如此,婚姻還與(yu) 汽車、彩禮甚至“三金”(養(yang) 老、保險與(yu) 醫療)緊密捆綁起來,一次性結婚,輕則掏空父母的一輩子積蓄,重則讓家庭背上巨額債(zhai) 務。更為(wei) 重要的是,成婚以後還將麵臨(lin) 著子女教育、老人贍養(yang) 等問題, 而在沒有足夠強大的承受能力以及充分思想準備的前提下,許多年輕人最終無奈地選擇了“佛係”婚姻觀。

正在年輕人中蔓延開來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行為(wei) 也已成為(wei) 他們(men) 走向婚姻的重要阻力。按照《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我國消費金融的使用者主要是年輕群體(ti) ,其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群體(ti) 占70%,由於(yu) 自身收入難以支持消費需求,許多年輕人在運用信用卡持續透支的同時,還通過花唄、白條等互聯網金融平台頻繁借貸,最終,“90後”和“00後”的負債(zhai) 率高達1850%,在消費貸款群體(ti) 中占比高達43.48%。另據《2018中國養(yang) 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35歲以下的中國年輕人中有56%沒有開始為(wei) 養(yang) 老儲(chu) 蓄,44%群體(ti) 中平均每人每月儲(chu) 蓄隻有1339元,部分年輕人處於(yu) “零儲(chu) 蓄、高負債(zhai) ”狀態。對於(yu) 年輕人來說,這樣的個(ge) 人資產(chan) 結構與(yu) 消費傾(qing) 向,不僅(jin) 讓他們(men) 時刻處於(yu) 生活的焦慮狀態之中,也削弱他們(men) 對未來婚姻的能力承擔預期以及擁有與(yu) 建設未來家庭的必要信心。

當然,結不結婚都是個(ge) 人行為(wei) ,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但婚姻很大程度上又必然帶有親(qin) 社會(hui) 的性質,不結婚對社會(hui) 尤其是經濟的影響卻是不言而喻的。我們(men) 很難說隻要結婚就能提高生育率,但卻可以肯定地指出不結婚一定會(hui) 降低生育率。數據顯示,去年國內(nei) 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新出生人口環比減少200萬(wan) ,創下196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按照這樣的人口增速,以2018年13.95億(yi) 人為(wei) 基數,到2026年我國人口將降到11.7億(yi) ,2036年繼續減少到9.8億(yi) ,至2046年隻有6.9億(yi) 。問題的關(guan) 鍵是,新生人口大幅減少的同時,老年人口卻在逐年增多,人口結構朝著劣態方向演變與(yu) 惡化。最終的結果是,勞動年齡人口的供給嚴(yan) 重不足,“人口紅利”蕩然無存,消費動能停滯與(yu) 衰竭,經濟結構升級程序斷裂,甚至還會(hui) 出現可怕的倒退。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結婚率的下降並不等於(yu) 不結婚。有調查數據顯示,60.4%的單身人士還是期待美好愛情, 40.04%的人打算在31~35歲之間結婚,看得出,結婚年齡的推遲已經成為(wei) 一種趨勢。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