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糯米飯開到香港了,是溫州人就頂起……”這幾天,網上的這則溫州人在香港賣糯米飯的消息迅速傳(chuan) 播,引起不少市民的關(guan) 注。據悉,這是四名80後溫州青年開的店,店名叫StickyHouse,經過前期一係列的籌備活動,於(yu) 2月3日正式對外營業(ye) ,這也是溫州人在香港開出的首家專(zhuan) 賣糯米飯的店。如果這幾天你正好去香港,那不妨前去位於(yu) 地鐵太子站附近太子柏樹街17A地鋪的StickyHouse,捧捧老鄉(xiang) 的場,也親(qin) 自體(ti) 驗一下“土生土長”的糯米飯來到各國美食匯聚的香港後,會(hui) 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緣起:一份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家鄉(xiang) 味道的執著
“我的故鄉(xiang) 是在人傑地靈,盛產(chan) 土豪的溫州,然而並非人人都有土豪命。內(nei) 心最深處的回憶就是上學時每天六點起早為(wei) 了追一碗糯米飯加豆漿,那程度絕不亞(ya) 於(yu) 當代追星,追棒子,追日劇……”在StickyHouse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上,首篇推送文章《在香港的朋友注意了!一大波糯米飯正在來襲》道出了四名80後溫州青年在異地他鄉(xiang) 對家鄉(xiang) 味道的深深惦念,也宣告著“溫州糯米飯”正式進軍(jun) 香港。
朱彤、劉宇豐(feng) 、朱可夫、吳怡芳,三個(ge) 男生一個(ge) 女生,都是從(cong) 香港高校畢業(ye) 的高材生,之後一直留港發展,原本有在國企工作的,有做工程師的,也有金融精英,為(wei) 了開這樣一家糯米飯的店,放棄了原先的職業(ye) 組成了一個(ge) 全新的團隊。劉宇豐(feng) 告訴記者,大家來港時間不同,但都已待了好些年,他們(men) 相識於(yu) 香港溫州同鄉(xiang) 會(hui) ,對於(yu) 賣糯米飯一事一拍即合,並發揮了各自的特長,助推StickyHouse更順利地開張。
告別高薪職業(ye) 去賣糯米飯,這是很多人看來“相當瘋狂”的舉(ju) 動,不過他們(men) 卻得到了家裏人的一致支持。“我們(men) 大概一年隻回溫州兩(liang) 次,所以很多人在網上發溫州哪裏的糯米飯好吃,我們(men) 都覺得他們(men) 好幸福,每天都可以吃上溫州的糯米飯。”朱可夫的妻子李芝告訴記者,他們(men) 在香港已有八年,很是想念家鄉(xiang) 的糯米飯,所以她特別支持丈夫和他的小夥(huo) 伴們(men) 在香港開這樣一家店。
行動:專(zhuan) 程回溫學習(xi) 最傳(chuan) 統的糯米飯做法
“很多人想做,但是沒人踏出第一步,我們(men) 就付諸實踐了。”據合夥(huo) 人之一朱可夫介紹,為(wei) 了呈現最地道的口味,他們(men) 特意回到溫州尋求糯米飯最傳(chuan) 統的製法,淩晨四點起床學習(xi) 也是醉了。“溫州與(yu) 香港的取材不同,學到的手藝隻是一個(ge) 基礎,很多還要自己摸索,比如米質的不同,所用的方法都不同,炊的時間也會(hui) 有所不同。”說起糯米飯的做法,經過半年時間學習(xi) 的工程係碩士劉宇豐(feng) ,已頗有溫州街頭早餐店老板的架勢。不過至於(yu) 是在哪裏“學的藝”,他表示不方便透露。
為(wei) 了將每一分錢用到刀刃上,小夥(huo) 伴們(men) 還充分發揮各自的優(you) 勢特長,從(cong) 用料、裝修,到店內(nei) 的每個(ge) 細節設計,甚至產(chan) 品拍攝都親(qin) 自操刀。為(wei) 了一個(ge) LOGO或者招牌設計,可以展開無數次的討論與(yu) 研究,開會(hui) 開到淩晨一點,更是常有的事情。而在外賣保溫杯的選擇上,因為(wei) 要兼顧外觀、環保、耐熱性以及保溫時長,他們(men) 先後嚐試了十幾種材質、型號,做到每一口都有最佳的體(ti) 驗。
克難:供電不足、租金高昂等難題一個(ge) 接一個(ge)
說的、想的,總是要比做得容易,從(cong) 半年前有了開店的念頭到現在的付諸行動,四個(ge) 人都付出了很多。事實上,開這樣一家店所得到的收入,很可能還不夠一位金融界精英的年終獎金,但年輕任性的他們(men) 就是想把地道的家鄉(xiang) 美食搬到香港來。
在四個(ge) 合夥(huo) 人看來,比起餐飲業(ye) 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們(men) 感到“頭疼”的還有用電問題、店鋪租金等一係列瑣碎的事情。克服一個(ge) 又一個(ge) 困難前行的時候,新的麻煩也總是不斷出現。
“電力公司給予不了店鋪內(nei) 所需電量,對我們(men) 來說可謂是致命的,因為(wei) 這樣就會(hui) 造成設備供電不足,隨時跳閘。最後在我們(men) 挨家挨戶的再三走訪下,終於(yu) 疏通了大廈的電力供應,簽下了‘借電’請求。而當我們(men) 好不容易解決(jue) 了電的問題,香港高昂的租金又擺在了眼前……”
在小夥(huo) 伴們(men) 看來,最難的地方還是在於(yu) 開餐飲店麵臨(lin) 的挑戰。在香港這個(ge) 美食匯聚的地方,開餐飲店絕對是一個(ge) 大膽的嚐試,加之四個(ge) 人之前沒有任何餐飲經營經驗,對他們(men) 來說壓力巨大。“再說也是個(ge) 全新的理念進入香港,接受程度和結果如何沒人知道,純粹憑借對家鄉(xiang) 美食的一種執著。還有我們(men) 四個(ge) 人始終齊心合作、堅忍不拔的精神。”劉宇豐(feng) 說道,糯米飯店終於(yu) 成功開張。
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在香港已經有糯米飯店的存在,其中一家名叫“強記生炒糯米飯”的店還出現在美食攻略裏。對於(yu) 這樣的競爭(zheng) ,四個(ge) 溫州人肯定地表示沒有多大壓力,溫州人與(yu) 生俱來的創業(ye) 精神讓他們(men) 堅信,因為(wei) 做法不同,口味也就不同,所以會(hui) 形成各自固定的受眾(zhong) 。
認可:試吃活動後獲讚有人想加盟
和溫州隻能在早餐店吃到糯米飯相比,StickyHouse的營業(ye) 時間會(hui) 一直持續到晚上八點半。據悉,除了基本的鹹、甜糯米飯,他們(men) 還自己“研發”了溫香糯米漢堡和臘味糯米團,讓糯米飯更接“地氣”。在店鋪裝修上,定位新時尚快餐店形象,選擇了明快的橙色相間白色,幹淨清爽。
為(wei) 了試水香港市場,在正式開業(ye) 前幾天,他們(men) 特地推出了300碗糯米飯的免費試吃活動。活動對他們(men) 來說很重要,因為(wei) 糯米飯在問世的同時,也需要結合香港本地人的口味。也正是這次試吃活動,更加堅定了四個(ge) 人的信心。
據悉,前來試吃的人大大超出了預期,也一度超出了店鋪接待能力範圍。這其中有溫州老鄉(xiang) ,也有香港本地人。“大部分人都說挺好吃的,有家鄉(xiang) 的味道,讓我們(men) 的辛苦沒有白費。最重要的是香港人都覺得一級棒,覺得這個(ge) 事情可以做。”他們(men) 告訴記者,已經有很多人想要找他們(men) 加盟。
問及店鋪的具體(ti) 事項及未來的計劃,他們(men) 紛紛表示,會(hui) 先把重心放在保證糯米飯的品質上,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當然他們(men) 也強調,他們(men) 是創立了一家餐飲投資管理公司,而不僅(jin) 僅(jin) 是開店這麽(me) 簡單,目前隻是第一家而已,以後還會(hui) 發展更多。
“一直堅信味道是能承載記憶與(yu) 情感的,這樣的味道需要被傳(chuan) 承,我們(men) 的目標是將溫州的糯米飯推上國際化的舞台。”事實上,不管未來到底怎麽(me) 樣,至少朱可夫、劉宇豐(feng) 和他的小夥(huo) 伴們(men) 已經造福了在香港的溫州人。正如李芝期待的那樣:“每天都可以嚐到家鄉(xiang) 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