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新加坡公司注冊(ce) 流程]對於(yu) 溫州7000多家社會(hui) 組織來說,無疑是振奮的。溫州將167項政府職能,向110家社會(hui) 組織轉移。這意味著社會(hui) 組織將獲得更大的施展空間。而政府部門簡政放權後,可以騰出精力,“把該管的事管好”。
目前,社會(hui) 組織遍布溫州城鄉(xiang) ,涉及經濟社會(hui) 生活各個(ge) 領域。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經市、縣(市、區)兩(liang) 級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hui) 組織達7159家,躍居全省首位,每萬(wan) 人擁有數7.8個(ge) ,高於(yu) 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備案的基層社會(hui) 組織有20828家,列全省第一。
2012年,民政部和省政府在溫州試點民政改革,把社會(hui) 組織培育作為(wei) 重點內(nei) 容,政府職能向社會(hui) 組織轉移工作正是其中一項。
2012年10月,溫州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社會(hui) 組織培育發展的意見》等一係列文件,公益慈善類、社會(hui) 福利類、社會(hui) 服務類和基層社區社會(hui) 組織申請成立登記時,資金門檻降為(wei) 零。
“準生”容易,還得嗬護好。溫州各縣市及相關(guan) 部門探索在資金、反饋、培訓等方麵給予扶持,讓社會(hui) 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一心一意誌願者協會(hui) ”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13年上半年,樂(le) 清市公益組織孵化園探索通過孵化的形式,幫助解決(jue) 社會(hui) 組織的工作場地、基本辦公設施、規範化建設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等問題,為(wei) 社會(hui) 組織提供孵化、項目運作、能力提升等全方位服務。“一心一意”與(yu) 其他9家公益組織同時入駐孵化園。
接受培訓、不定期舉(ju) 行公益論壇、與(yu) 其他社會(hui) 組織交流……“一心一意”慢慢成長起來,安老、扶幼、援殘、助學、濟困等各種公益項目贏得社會(hui) 肯定。
對於(yu) 不少社會(hui) 組織來說,[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優(you) 勢]真正能大顯身手的是參與(yu) 到社會(hui) 治理中去,成為(wei) 社會(hui) 治理的主體(ti) 之一。在“五水共治”中,溫州市綠色水網環保公益中心與(yu) 市環保局等有關(guan) 部門合作,發起“小魚治水”公益行動,與(yu) 家長、孩子一起放生10萬(wan) 尾食藻魚魚苗;龍灣4家社會(hui) 組織獲得政府創投公益金,為(wei) 全市15所農(nong) 民工子弟學校近1萬(wan) 名新居民子女,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援助服務。
截至今年9月,溫州共有20家政府職能部門向100多家社會(hui) 組織購買(mai) 了20項公共服務,涉及“五水共治”、教育、司法、養(yang) 老、醫療衛生等公共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