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抓住“事件營銷”這隻殺手鐧,樂(le) 此不疲地製造各種新鮮事件,試圖在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同時,擴大企業(ye) 及產(chan) 品的知名度,進而讓消費者為(wei) 企業(ye) 買(mai) 單。
與(yu) 廣告和其他傳(chuan) 播活動相比,事件營銷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創造最大化的影響力。所以,長期以來事件營銷被世界上許多知名企業(ye) 所推崇,作為(wei) 品牌推廣傳(chuan) 播的先鋒手段。例如我們(men) 在調查中提到的IBM的“人機大戰”,那台神奇的機器到底通過什麽(me) 方法贏得這場比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IBM贏得了世界的目光,IBM的品牌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其實,中國企業(ye) 早就知道運用事件營銷的手段來推廣產(chan) 品,流傳(chuan) 的關(guan) 於(yu) “茅台酒在世界博覽會(hui) 上故意打破”的傳(chuan) 說,也證明了早在80年前我們(men) 的前輩就已經懂得了這個(ge) 道理。在今天,我們(men) 的企業(ye) 更是身體(ti) 力行,讓事件營銷在中國大地全麵開花。
事件營銷各顯奇招
在我們(men) 調查中的10個(ge) 事件中,有中國企業(ye) 也有外國企業(ye) ,有大企業(ye) 也有小企業(ye) ,可以說涉及麵非常廣泛。但這些事件營銷都有一個(ge) 核心的技巧,就是作別人沒有做過的,說別人沒有說過的,這就是打破人們(men) 記憶密集,標新立異強行入侵顧客和公眾(zhong) 腦海的一種方法。於(yu) 是,我們(men) 看到為(wei) 了搶占這個(ge) 獨特性,企業(ye) 們(men) 的招數很多,有利用美女效應的,有讚助體(ti) 育運動的,有自揭家醜(chou) 的,有互相謾罵的。
當然,要說標新立異,我們(men) 認為(wei) 還是“武漢野生動物園--砸奔馳事件”和“富亞(ya) 塗料-老總喝塗料”這兩(liang) 個(ge) 案例有代表性。
武漢野生動物園一錘子砸出個(ge) 全國轟動,因為(wei) 被砸的可不是一般的車,而是車中典範的“奔馳”,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奔馳”就是“高檔車”的代表,現在有人向我們(men) 的“典範”揮動鐵錘,這種熱鬧那不得仔細瞧瞧?仔細瞧砸車的時候,把武漢野生動物園這幾個(ge) 字也就深刻地給記住了,從(cong) 這以後遊人絡繹不絕。而富亞(ya) 公司本來是要給小貓小狗喝塗料的,來顯示它的健康環保,後來由於(yu) 動物保護協會(hui) 的阻攔,老總一急就自己把塗料給喝了,這下比原來的創意更加轟動。“老總喝塗料”後訂單不斷,業(ye) 務猛增。
事件營銷,本來就是利用熱點話題、事件為(wei) 企業(ye) 揚名,隻有事件具有轟動性,才有可能獲得媒體(ti) 爭(zheng) 相報道,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上麵兩(liang) 個(ge) 事件的確由於(yu) 本身的怪異而獲得了注目。但一件稀罕事,如果反複上演的話,那它就不具有引入矚目的效應了。當不久以後,沈陽正昌環保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經理殷慶武和美國人宋格瑞,把一杯經環保公廁處理後的“糞便水”一飲而盡,成為(wei) 世界上“第一個(ge) 喝糞尿水的人”時,就已沒有這樣的轟動效應了,這也解釋了柯受良又一次拿生命冒險時,“吉利飛車布達拉宮”卻無多少人關(guan) 注的結果。
在上麵的兩(liang) 個(ge) 案例中,我們(men) 看到事件營銷的主體(ti) 都是相對弱勢的一方,麵對奔馳、立邦這樣的強勢品牌,使用常規的營銷手段基本沒有取勝的可能,這時利用“四量撥千斤”的事件營銷,借助傳(chuan) 媒和相關(guan) 力量快速達成目標應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奧克斯、吉利和當年的樂(le) 華都是處於(yu) 這樣的境地,人微言輕又沒有足夠的資金,選擇事件展開營銷是正確的。
其實,在以前網絡狂潮中類似這般的“秀”更為(wei) 普遍,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僅(jin) 有眼球是遠遠不夠的。
切合品牌個(ge) 性更重要
在我們(men) 的調查中,我們(men) 也確實也發現了這樣的案例。當事件營銷可以與(yu) 品牌形象、品牌個(ge) 性相吻合時,它所發揮的威力和持續的程度遠遠勝於(yu) 單單的事件炒作。
農(nong) 夫山泉對於(yu) 體(ti) 育事件的讚助不是一時興(xing) 起,而是一種理性分析和長久的堅持。甚至可以說,農(nong) 夫山泉對於(yu) 體(ti) 育的讚助已經成為(wei) 公司文化和信念的部分,正如養(yang) 生堂總裁在一次活動發言中談到:我們(men) 的夢想是與(yu) 體(ti) 育精神完全一致:金牌與(yu) 健康。對體(ti) 育的長期大手筆的投入,橫跨8個(ge) 年度的陽光工程,與(yu) 品牌個(ge) 性的巧妙對接使得“一分錢活動”得到高票毫不奇怪。
另外一個(ge) 值得讚揚的就是海爾。海爾在砸冰箱事件這麽(me) 多年以後,還擁有如此高的關(guan) 注率,是因為(wei) 此次事件早已與(yu) 海爾文化、海爾精神相吻合,海爾通過“砸冰箱”使得海爾全員的質量意識大大地提高,並通過持續不斷的新聞宣傳(chuan) 將這次事件描繪成為(wei) 海爾曆史性的事件。事件與(yu) 品牌的高度融合使得在18年後的海爾依舊擁有高關(guan) 注率。
當然,事件行銷不僅(jin) 是小企業(ye) 企圖扳回弱勢的一種選擇,更多的大企業(ye) 甚至跨國企業(ye) 也采用事件營銷,如調查事件中的寶潔、IBM。其原因是由於(yu) 各種商業(ye) 廣告及其他的宣傳(chuan) 行為(wei) 過熱而造成。在當今媒體(ti) 爆炸,信息量高度密集的時代,人們(men) 每天直接和間接接受的產(chan) 品品牌信息多達數千條,大型超市裏陳列的貨品的種類也是成千上萬(wan) ,可是能夠記住的確實寥寥無幾,因而事件營銷也就愈演愈熱,成為(wei) 一種相當流行的營銷手段。
但是,在我們(men) 開展事件營銷時,我們(men) 真得隻考慮事件的轟動效應,而不顧企業(ye) 的其他了嘛?除了要多少人知道,要多少媒體(ti) 報道後,我們(men) 還要注意些什麽(me) ?
炒作事件不等於(yu) 品牌塑造
當然,讓大家關(guan) 注是事件營銷的重要目標,這是毫無疑問的。包括我們(men) 這次在網上的調查,也是詢問被訪者對於(yu) 此次事件的“關(guan) 注程度”。
不少企業(ye) 都希望利用事件營銷讓新聞界爆炒自己的產(chan) 品,以達到產(chan) 品知名度的迅速擴大,應當說廣告、促銷和事件炒作都是一種短期的營銷行為(wei) ,是為(wei) 迅速擴大企業(ye) 知名度和拉動銷量服務的,本身無可厚非,但問題的關(guan) 鍵是企業(ye) 必須注意短期行為(wei) 與(yu) 長期行為(wei) 的關(guan) 係,不要隻注意短期的促銷和炒作,而忽略了市場的長期建設,比如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組織結構調整、產(chan) 品研發、管理變革、人才培養(yang) 等。
比如說奧克斯,奧克斯空調對於(yu) 炒作事件已經駕輕就熟,甚至有一篇關(guan) 於(yu) 奧克斯文章的標題就是《非事件不營銷》。除了我們(men) 在調查中提到的“成本白皮書(shu) ”之外,還有掀起一分錢空調套餐、米盧作秀、爹娘運動、空調技術白皮書(shu) 等等,使在前六、七年還默默無聞的奧克斯從(cong) 2001年到現在名聲大噪,銷售額直線上升。2002年又借“吳士宏”炒作了一把,但我們(men) 不得不說,奧克斯的事件營銷有些片麵的過火,過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到了事件炒作上,會(hui) 在消費者心目中產(chan) 生邊際遞減的作用,對長期的品牌建設會(hui) 有一定的負麵影響。
要知道事件營銷與(yu) 企業(ye) 的長期的品牌塑造不是一回事,盡管借勢出擊樹立品牌有時是相當有效的,但怎麽(me) 利用必須謹慎。富亞(ya) 塗料在喝塗料之後還有過後續的炒作:例如請貓狗做該企業(ye) 形象大使,讓貓狗做廣告,讓媒體(ti) 關(guan) 注喝塗料老總的健康等等。在富亞(ya) 公司的網站的宣傳(chuan) 頁或者終端POP上,我們(men) 至今依然能看到“喝”的場景。但是,富亞(ya) 塗料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還是沒有提升,甚至許多人隻知道“老總喝塗料”而不知道塗料的品牌,這樣的事件營銷的效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更有一些企業(ye) 認為(wei) 事件營銷就是大造新聞或社會(hui) 輿論之勢,從(cong) 而達到炒作自己的目的,有一個(ge) “思薇爾”內(nei) 衣,耍弄“玩”與(yu) “完”諧音的文字把戲,將本來好端端的一句廣告語“完美女人”生弄成“玩美女人”,招搖於(yu) 上海鬧市,意圖造成新聞效應,並借機打響品牌。其“玩弄女人”的文字暗示之意的確引起了轟動的新聞效應,但事與(yu) 願違的是,這次“事件營銷”沒有為(wei) “思薇爾”帶來銷售上的拉動力,反而招來上海有關(guan) 部門的勒令懲罰,倒賠了20多萬(wan) !
其實,在以前網絡狂潮中類似這般的“秀”更為(wei) 普遍,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僅(jin) 有眼球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