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汽車反壟斷指南啟動 涉事各方“有話要說”

  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今年6月宣布,正式啟動汽車業反壟斷指南研究起草工作。這個事關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國的反壟斷文件,牽扯著行業、車企和消費者每個人的神經。[中國企業在開曼注冊公司]在指南出台之前,利益各方都明確表示“有話要說”。
  車企:期待零部件等汽車“後市場”成反壟斷重點
  居高不下的汽車零整比,是汽車修理行業最為詬病的頑疾。有消息稱,某知名汽車品牌的某款車型如果零散購買該車所有配件,所花費的費用可以購買近6輛整車。
  零整比高的根源,是汽車廠家對零部件等汽車“後市場”的壟斷。首先,同樣的零部件,4S店的定價遠遠高於市場價。其次,一些核心零部件的提供和維修服務,隻有品牌4S店可以提供。其實,許多經銷商從廠家的配件暴利中獲利並不多,還要和整車一樣接受廠家強行對配件品種和數量壓庫,且無法向授權體係以外的渠道轉售配件。
  業內人士指出,整車廠要求旗下授權經銷商隻能從整車廠或整車廠指定渠道購買配件,而不得外采配件的排他購買、排他供應行為,屬於典型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利於市場的公平競爭。業內人士呼籲,指南應對這種行為加以限製,同時允許原廠配件進入4S店之外的其他渠道,允許授權經銷商在配件環節進行外采。指南的出台能否改善零部件的銷售依然被通過價格等手段控製,能否解決市場環境公開、透明和誠信,備受期待。
  行業:讓汽車產業互聯網化的風暴來得更猛烈些吧
  業內人士預測,指南的出台,對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等而產生的汽車修理行業新概念新模式,必將起到催化劑、助產婆的作用。
  傳統汽車廠商在互聯網化,互聯網企業也在進入汽車行業,跨界融合趨勢愈加明顯。在大數據的指引與衝擊之下,從汽車設計與製造生產到銷售終端、售前售後服務模式都麵臨著全新的挑戰。有專家指出,電商平台現階段無法直接進行汽車交易,僅能起到收取定金的作用,具體銷售過程還是要在經銷商處完成。[開曼公司法規]也就是說,汽車生產廠家仍有機會通過控製經營商操縱汽車網售價格,從而實現壟斷。
  近日,一個集“大數據+修車”為一體的“愛馬社修車寶”服務型品牌,在汽車後市場“吹皺一池春水”。愛馬社通過多年的維修大數據測算、汽車零部件性能數據分析及經驗數據匯總提煉,精確測算出汽車每一個零部件的生命周期,最終形成了三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件:《汽車零部件生命周期概率表》、《汽車零部件BOM表》、《工具、設備、技術標準關聯表》。這些表中的數據,能精準計算出每個零部件的生命周期,從而鎖定每輛車合理的收費價格。以往汽車維修保養時,客戶需要麵對一堆需要更換的零部件和高額賬單,而使用修車寶後,客戶汽車的每個零部件的生命周期,都在修車寶的掌握之中。
  愛馬社的客戶按不同公裏數一次性繳納一千多元至幾千元不等的費用,在不同公裏數期間享受愛馬社修車寶的承包式服務。當客戶簽訂了“包修協議”並一次性交費之後,愛馬社的團隊就要全權負責後續事務,要把包修期內車的維修率降到最低。在這種“先繳費後服務”的約定下,隻有當客戶的車健康了,不出問題,不來維修,他們的團隊才能賺錢,所以每一次維修服務必須精益求精。
  消費者:呼喚真金白銀的實惠
  不管是生產,銷售,還是售後服務,不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接觸消費者,隻要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受到損失的必定有消費者。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年來深入開展的汽車業反壟斷調查與執法,涉及為數眾多的中外汽車製造商、上遊供應商、授權經銷商。目前已依法做出係列處罰決定。這些處罰對行業規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似乎這些處罰和消費者沒有太大關係,相關利益並沒有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業內人士認為,反壟斷的成效在哪裏,行業不斷催生的互聯網模式究竟能不能從本質上為消費者帶來利益,最終要看能不能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真金白銀的好處和實惠。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