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大事記(月度)”旨在幫助人們(men) 了解中國品牌發展動態,借鑒中國品牌發展經驗,分享中國品牌發展心得,分析中國品牌發展趨勢,幫助中國品牌更好更快地發展。
10大入選事件
1.廣東(dong) 汽車產(chan) 業(ye) 或排第一 優(you) 惠政策振興(xing) 區域品牌
2.中國製造點燃世界賽場 品牌商機盡顯南非綠蔭
3.人民網改製華麗(li) 再轉身 加大創新重塑品牌契機
4.長三角區域新規劃出台 一核九帶推動區域品牌
5. 解百納商標之爭(zheng) 終完結 張裕品牌守得雲(yun) 開霧散
6. 國產(chan) 速度最快芯片投產(chan) 中國芯品牌仍充滿坎坷
7.上海兩(liang) 大超市品牌整合 躍居中國最大連鎖企業(ye)
8.中國品牌廣告席卷英倫(lun) 形象宣傳(chuan) 攜手世界合作
9.TCL品牌再獲政府補貼 自主品牌深受地方扶持
10.激情傳(chuan) 唱中國自主品牌 六月綻放華夏未來希望
1、 廣東(dong) 汽車產(chan) 業(ye) 或排第一 優(you) 惠政策振興(xing) 區域品牌
事件性質:區域品牌
6月8日,廣東(dong) 省發改委發布了《關(guan) 於(yu) 印發廣東(dong) 省現代產(chan) 業(ye) 500強項目的通知》,在500強項目中,涉及汽車項目和新能源汽車項目共26個(ge) ,總投資金額為(wei) 630億(yi) 元,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廣東(dong) 約實現汽車工業(ye) 總產(chan) 值3000億(yi) 元,緊隨吉林和山東(dong) 居於(yu) 第三位,這新一輪的投資將助廣東(dong) 趕超前二者。在廣東(dong) 出台新一輪汽車產(chan) 業(ye) 投資計劃之前,在GDP的誘惑下,不少地方政府對汽車產(chan) 業(ye) 的爭(zheng) 搶已經進入白熱化,它們(men) 看中的正是汽車產(chan) 業(ye) 強力的帶動性。正因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的拉動效果巨大,不少地方政府為(wei) 了引入汽車產(chan) 業(ye) 都給出了非常良好的土地政策和稅收政策,有時候還給予一定補助來刺激廣東(dong) 區域經濟的品牌化發展。
2、中國製造點燃世界賽場 品牌商機盡顯南非綠蔭
事件性質:國家品牌
6月11日,第十九屆世界杯足球賽決(jue) 賽圈比賽在南非的九個(ge) 城市的十座球場舉(ju) 行。在2010南非世界杯賽場上,“世界杯與(yu) 中國無關(guan) ”之類的話已不再正確,除了足球,隨處可見的“中國元素”、“中國製造”也許正成為(wei) 國人心中最好的慰藉。中國企業(ye) 更在世界杯80年曆史上首次成為(wei) 官方讚助商,哈爾濱啤酒、英利集團相繼成為(wei) 2010FIFA南非世界杯官方合作夥(huo) 伴及讚助商。毋庸置疑,“中國製造”與(yu) 世界杯的關(guan) 係越來越緊密,“中國製造”在世界頂級賽事的頻頻亮相,中國企業(ye) 的發展之路還需以品牌建設、市場推廣為(wei) 目標,而不僅(jin) 僅(jin) 是隻製造遍地都是的低端商品。
3、人民網改製華麗(li) 再轉身 加大創新重塑品牌契機
事件性質:行業(ye) 品牌
6月20日,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完成股份改製,成為(wei) 首個(ge) 中央級新聞網站改製案例。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建設和運行人民網及其相關(guan) 業(ye) 務,進軍(jun) 新業(ye) 務領域,包括地方頻道、輿情監測、無線增值業(ye) 務、多媒體(ti) 視頻業(ye) 務以及全媒體(ti) 數據庫業(ye) 務,使人民網的盈利模式更為(wei) 多樣化。人民網在國家的支持下進行股份改製、實現上市,對於(yu) 新聞網站的發展將是一個(ge) 全新的起點。新聞網站向商業(ye) 化運作的轉變,在市場的曆練下實現自身品牌競爭(zheng) 力的不斷提升,新聞報道更加客觀,公信力更強,有利於(yu) 國外公眾(zhong) 改變對這些新聞網站是政府喉舌的印象,有利於(yu) 在國際舞台上提高中國媒體(ti) 的話語權。
4、長三角區域新規劃出台 “一核九帶”推動區域品牌
事件性質:區域品牌
6月22日,國家發改委批複印發了最新的長三角區域規劃,滬寧線將成“世界級城市群”主軸線,南京是輻射長江中上遊的主軸線門戶城市。在長三角區域範圍被明確為(wei) “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後,區域規劃將滬蘇浙25個(ge) 城市又劃分為(wei) 核心區和輻射區,其中原有的16個(ge) 市為(wei) 核心區,並明確了各個(ge) 城市的城市功能和定位。此項規劃進一步提升了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擴大輻射半徑,錯位發展,帶動區域整體(ti) 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空間布局,形成以上海為(wei) 核心,沿滬寧和滬杭甬線、沿江、沿灣、沿海、沿寧湖杭線、沿湖、沿東(dong) 隴海線、沿運河、沿溫麗(li) 金衢線為(wei) 發展帶的“一核九帶”空間格局,推動區域經濟品牌協調發展。
5、 解百納商標之爭(zheng) 終完結 張裕品牌守得雲(yun) 開霧散
事件性質:行業(ye) 品牌
6月24日,張裕收到控股股東(dong) ——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轉交的《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jue) 書(shu) 》,終審判決(jue) 解百納商標歸張裕公司所有。產(chan) 生商標糾紛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益之爭(zheng) 和規範缺失。解百納在葡萄酒市場已經占據了最高的利潤和市場份額,其市場份額高達30億(yi) ,它已經形成的品牌和市場已經非常大,若其他企業(ye) 被禁用的話,必定會(hui) 影響它們(men) 正常的經營。而張裕贏得這場商標爭(zheng) 奪案最終勝利的最重要原因在於(yu) 張裕對知識產(chan) 權的重視,連續70多年來的注冊(ce) 史證明了解百納這個(ge) 商標不可否認的連續性和商標顯著性特征,該公司的核心競爭(zheng) 力——股權結構、營銷渠道、產(chan) 品戰略及原料基地均構成其寬大的護城河。
6、 國產(chan) 速度最快芯片投產(chan) “中國芯”品牌仍充滿坎坷
事件性質:行業(ye) 品牌
6月25日,代表國內(nei) 最高水平的加密芯片近日在廣州宣布正式投產(chan) 。這個(ge) 由廣東(dong) 南方信息產(chan) 業(ye) 基地有限公司與(yu) 清華同方聯合打造32位高速流加密芯片是首款全麵支持我國主要國產(chan) 密碼算法,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安全芯片,速度是目前市麵上最快國產(chan) 芯片的5倍。 然而,中國芯片產(chan) 業(ye) 仍然難有實質突破,中國芯片產(chan) 業(ye) 無論是從(cong) 技術上還是從(cong) 市場上看,在國際巨頭麵前身影依舊渺小。計算機芯片大量進口,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沒有核心技術的更大痛楚在於(yu) 國家信息安全飽受威脅。在強大的競爭(zheng) 對手麵前,仍然無法看清我國芯片品牌產(chan) 業(ye) 的發展前景,中國芯的道路仍然充滿荊棘。
7、上海兩(liang) 大超市品牌整合 躍居中國最大連鎖企業(ye)
事件性質:行業(ye) 品牌
6月26日,上海著名的兩(liang) 大超市品牌“聯華超市”和“華聯超市”完成重組整合,躍居中國最大的連鎖標準化超市企業(ye) ,該公司旗下聯華、華聯兩(liang) 家企業(ye) 於(yu) 7月10日起合署辦公,至此聯華華聯並購案將劃上圓滿句號。聯華和華聯的標超業(ye) 務將全部納入上海聯華超級市場發展有限公司,實行雙品牌營運模式。這一業(ye) 務整合的重大改革,使兩(liang) 家企業(ye) 的供應商資源,商品組合資源,生鮮經營基地資源,包括信息技術和物流配送等整個(ge) 供應鏈資源優(you) 勢都將聚合在一起。合並後的聯華股份在上海地區的商品采購超過100億(yi) 元,采購規模位列行業(ye) 第一,並具有絕對的領先優(you) 勢。
8、中國品牌廣告席卷英倫(lun) 形象宣傳(chuan) 攜手世界合作
事件性質:國家品牌
6月28日,“中國製造”電視廣告片繼去年底在美國播放之後,將從(cong) 28日起至8月8日,將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再次播放,累計播放次數將達到約400次,覆蓋歐洲、亞(ya) 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該廣告片以“攜手中國製造”為(wei) 主題,以“合作和參與(yu) ”為(wei) 理念,強調中國與(yu) 世界各國一道,為(wei) 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品牌產(chan) 品。此次廣告片在歐洲主流媒體(ti) 的播放,體(ti) 現了中國企業(ye) 界不斷加強與(yu) 歐洲(亞(ya) 洲、大洋洲)各國的合作,為(wei) 各國消費者提供高質量商品的態度和意願,客觀公正地宣傳(chuan) “中國製造”,不斷提升“中國製造”的國際聲譽,進一步加強“中國製造”的海外宣傳(chuan) 力度。
9、TCL品牌再獲政府補貼 自主品牌深受地方扶持
事件性質:行業(ye) 品牌
6月28日,TCL集團及其子公司華星光電獲得深圳市政府共計5.52億(yi) 元的財政專(zhuan) 項補貼,這是液晶麵板項目收到的首筆政府資金支持款項。在深圳市相關(guan) 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最先進以及涵蓋未來家庭所有主流尺寸液晶電視的華星光電第8.5代液晶麵板生產(chan) 線對於(yu) 深圳彩電產(chan) 業(ye) 的持續發展具有決(jue) 定性作用,必須從(cong) 政策及資金等各方麵來大力支持。此次給予TCL集團及華星光電高額財政專(zhuan) 項補貼,再次表明市政府對高世代液晶麵板生產(chan) 線的積極扶持,加強深圳地區的上下遊配套能力以及打造深圳成為(wei) 新一代彩電世界之都的決(jue) 心,此舉(ju) 將有助於(yu) 中國彩電企業(ye) 品牌擺脫對國外液晶麵板的依賴。
10、激情傳(chuan) 唱中國自主品牌 六月綻放華夏未來希望
事件性質:品牌活動
6月28日,曆經46天的品牌中國巡講團凱旋回京。期間巡講團曾到訪長三角、華北、中西部、珠三角等地區,拜訪了各地政府、企業(ye) 、高校和媒體(ti) ,進一步推廣品牌中國的理念和目標,以濃厚的自主品牌情節深深感染了每一個(ge) 人。此次巡講是繼中國質量萬(wan) 裏行、商務部品牌萬(wan) 裏行之後,作為(wei) 民間推動中國自主品牌發展的中堅力量,品牌中國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的大規模推廣中國自主品牌活動,品牌中國211校企互動公益活動也隨之啟動。未來三個(ge) 月,品牌巡講將通過100個(ge) 自主品牌進100所高校,把自主品牌的意識傳(chuan) 遞給大學生,培養(yang) 年輕大學生對中國自主品牌的了解和喜愛,為(wei) 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培育土壤。
中國品牌月度觀察:世界杯萬(wan) 眾(zhong) 矚目,中國品牌任重道遠
觀察員:品牌中國產(chan) 業(ye) 聯盟秘書(shu) 長、全國青聯委員 王 永
對於(yu) 中國球迷而言,中國隊的滑鐵盧讓人扼腕歎息,但當國人驚喜地能看到賽場旁的漢字廣告——“中國英利”和“哈爾濱啤酒”時,人們(men) 似乎從(cong) 中找到了稍許的平衡。是的,他們(men) 是世界杯80多年曆史上首批中國讚助商。尤其是之前名不見經傳(chuan) 的“中國英利”還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讚助世界杯的新能源企業(ye) ,“中國英利”也因此一夜成名,當天更是成為(wei) 百度、穀歌的最熱門搜索詞之一。
此外,產(chan) 自浙江寧海吉盈塑料製品廠和廣東(dong) 廣達玩具廠生產(chan) 的“嗚嗚祖啦”、台資“思麥博運動器材有限公司”設在江西九江市星子縣的工廠製造的“普天同慶”足球、由江蘇富士邁半導體(ti) 精密有限公司出租的50個(ge) 大屏幕、由格力電器提供的球場暖氣、由浙江餘(yu) 姚的大豐(feng) 實業(ye) 生產(chan) 的球場座椅、由浙江杭州陌上花電腦針織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圍巾及浙江義(yi) 烏(wu) 市天程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假發等等都來自中國。其它的如“手機鏈、鑰匙扣、國旗、熒光棒、帽子、吉祥物、墨鏡、望遠鏡、避孕套”等一切印著“Made in China”的商品都是持續熱銷。除了商品之外,大量“Made in China”的球迷也紛紛湧向南非。所以說,此次南非世界杯上中國製造可謂熱鬧非凡。
然而,當我們(men) 冷靜地梳理一下世界杯上的中國製造,就會(hui) 發現這裏麵除了格裏空調依靠貨真價(jia) 實的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進入南非世界杯球館之外,其他中國元素大多都讓中國驕傲不起來,用虛假繁榮來形容似乎不算過分。
作為(wei) 首批讚助商的哈爾濱啤酒本是一家中國企業(ye) ,但現在早就被百威英博啤酒集團收購,其性質變為(wei) “外資品牌”。與(yu) 其說“哈啤”是中國品牌,還不如說是一名在外國球隊踢球的中國外援,踢進去的球自然不能算是中國隊的功勞。
南非獨有的樂(le) 器“嗚嗚祖啦”雖然在賽場上名聲大噪,但並未為(wei) 製造它的中國廠商帶來多少利潤。據生產(chan) 廠家透露,這種廉價(jia) 塑料產(chan) 品毛利僅(jin) 僅(jin) 為(wei) 0.2元,照這樣計算,即使製造200萬(wan) 個(ge) “嗚嗚祖啦”,利潤也隻有區區40萬(wan) 。至於(yu) 其它中國製造的小商品,絕大部分利潤都落入了國外的經銷商和進口商的腰包。在龐大的世界杯商機市場麵前,“中國製造”用嚴(yan) 重的汙染和低廉的勞工換來的往往隻是蠅頭小利。這對中國企業(ye) 而言,無異於(yu)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很難想象,這樣的中國製造能為(wei) 中國贏得什麽(me) 尊嚴(yan) 。
很顯然,我們(men) 不能僅(jin) 僅(jin) 依靠一家格力公司來改變世界對中國品牌的態度,單個(ge) 品牌並不能在世界上為(wei) 中國樹立起世界品牌強國的形象。中國需要的是一個(ge) 迅速崛起的品牌群,否則中國頭上這頂廉價(jia) 的“世界工廠”帽子就永遠摘不掉。
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再到中國品牌,這本來是中國企業(ye) 家的美好願望,然而這次世界杯的中國製造到底有多少是中國創造,又有多少是中國品牌呢?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多企業(ye) 甘於(yu) 接受如此不平等的買(mai) 賣,因為(wei) 我們(men) 缺乏討價(jia) 還價(jia) 的籌碼。除了低端廉價(jia) 、缺乏技術含量,沒有品牌、設計、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小商品,中國製造還需要更多的品牌!
其實,誰都知道,市場上品牌可見的魅力、價(jia) 值甚至霸權,都源於(yu) 他們(men) 在舞台下甚至在黑暗中不屈不撓的努力。但中國企業(ye) 家都有一個(ge) 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太聰明,聰明到每天都能發現新的機會(hui) 。但做品牌恰恰不能太聰明,一個(ge) 品牌的塑造缺乏的永遠不是機會(hui) ,而是如何拒絕誘惑。吃得苦中苦,方為(wei) 人上人,企業(ye) 家都不想吃苦,怎麽(me) 能要求自己的品牌受人尊敬呢?
富士康事件之後,郭台銘終於(yu) 決(jue) 定為(wei) 員工大幅加薪。他在回憶他的覺悟過程中說,“第五跳後,我重新思考,發現90年代的員工要的是更有尊嚴(yan) ,更有希望的工作。在想通這件事情後,鴻海決(jue) 定由從(cong) 前的跟隨者轉型成為(wei) ‘破壞性的創新者’,以後的薪水水位希望可以與(yu) 國際級的企業(ye) 媲美。”我想,需要媲美的不應該隻是薪水,那種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和發自內(nei) 心的尊嚴(yan) 不僅(jin) 僅(jin) 來自收入,更來自外界的認同和讚揚。就像蘋果公司一樣,這種認同是主動的,發自肺腑的。而這種認同顯然不能通過代工獲得,唯有強大的品牌才是為(wei) 富士康贏得更多的尊重,而不是一味的壓價(jia) 和壓工時。
品牌的建設,企業(ye) 家是主體(ti) 。唯有專(zhuan) 一,專(zhuan) 注,專(zhuan) 心的企業(ye) 家,才能成就專(zhuan) 業(ye) ,才能成為(wei) 專(zhuan) 家,隻有那些專(zhuan) 注於(yu) 自己夢想的人才能成為(wei) 真正的英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滴水穿石”,“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愚公移山”……說的其實都是一個(ge) 道理,就是做品牌需要專(zhuan) 注和持續!
中國品牌的整體(ti) 缺失,除了企業(ye) 家的意識之外,政府的責任也難辭其咎。首先是政府對品牌的重視嚴(yan) 重不足,不能說政府對品牌是葉公好龍,但目前確實沒有一個(ge) 專(zhuan) 門的部門來真正操心品牌建設的事情。每次的黨(dang) 代表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很難找到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ye) 家打造自主品牌的具體(ti) 闡述。質檢總局、工商總局、商務部和工信部都在為(wei) 品牌管理工作的主導權打得不可開交,政府也沒有對打造自主品牌應有的政策上的鼓勵和稅收上的優(you) 惠。中國甚至還沒有一部品牌方麵的法律和品牌建設的國家標準,而這些甚至隻能通過品牌中國產(chan) 業(ye) 聯盟這樣的中介機構來推動……這些和中國還沒有世界的品牌不能說沒有關(guan) 係。
此外,創新氛圍的缺失,規則的模糊,製度的不確定性,對知識產(chan) 權的漠視,企業(ye) 家普遍缺乏安全感等等因素都是造成相當一部分企業(ye) 家不願意投入大量的資源建設品牌,而隻願意賺快錢的原因所在。此外,消費者、媒體(ti) 對自主品牌的偏見,品牌經理人群體(ti) 的缺失以及社會(hui) 各屆對品牌中介機構的偏見也是中國品牌尚未崛起的眾(zhong) 多原因之一。
讓我們(men) 的政府、企業(ye) 家、品牌經理人、消費者、媒體(ti) 和品牌中介機構共同努力,拿出當年打造“兩(liang) 彈一星”的決(jue) 心和勇氣來建設屬於(yu) 中國自己的自主品牌!也隻有這樣,中國製造在有可能在下一屆或者下下一屆世界杯上挺起胸膛,為(wei) 中國和中國球迷贏得尊嚴(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