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吳文學在會(hui) 議上提出,[德國公司注冊(ce) ]各級旅遊管理部門要及時總結開展文明旅遊工作的成效,將文明旅遊工作列入考核重點,建立文明旅遊宣傳(chuan) 引導工作的檢查考核機製,對旅行社和導遊領隊的相關(guan) 工作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和考核;建立導遊領隊文明旅遊宣傳(chuan) 引導責任製,追究未能有效履行文明旅遊宣傳(chuan) 引導職責、造成不良影響的導遊、領隊和旅行社責任。省級旅遊管理部門要重點抓好出境領隊的集中培訓工作,並督促指導市、縣級旅遊管理部門及旅行社等用人單位具體(ti) 做好導遊領隊的培訓工作。進一步落實導遊領隊業(ye) 務工作與(yu) 文明督導一崗雙責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導遊領隊文明引導的責任和意識。
對文明旅遊宣傳(chuan) 工作進行檢查考核,表明國家對引導文明旅遊工作的重視程度。但如何進行考核?是否以派發宣傳(chuan) 單張數量,或是舉(ju) 辦宣傳(chuan) 講座為(wei) 考核重點,現在尚未可知。顯然,文明與(yu) 否,很難用硬性量化的指標進行衡量,但是如果沒有經曆合理的引導疏導和教育過程,離實現全民文明出遊的目標更是遙遙無期。
如何正確引導遊客文明旅遊?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wei) ,旅遊不文明行為(wei) 的發生,有文化影響的因素,比如刻字、塗鴉等行為(wei) 是表達存在感和炫耀欲的方式。旅遊消費是比較高級的需求,外出旅遊自然而然成為(wei) 了人們(men) 炫耀的資本。通過炫耀來引起關(guan) 注,獲得尊重的需求。特別是出國旅遊,有錢有閑有衝(chong) 動,三者條件的缺一不可決(jue) 定了炫耀感在無形中會(hui) 被加強。炫耀的心理是人類共有的,但國家、國民的文明程度越高,克製得就越好,隱蔽得也越好。在一些發達國家,有著良好的法製環境,國民對無論公有還是私有財產(chan) 不可侵犯的觀念更強烈,法律監管也更到位,亂(luan) 寫(xie) 亂(luan) 畫行為(wei) 就相對較少。同時,不文明行為(wei) 具有示範效應。人們(men) 離開自身常居地,在陌生的環境中缺少公眾(zhong) 監督,自我約束力下降,並且往往對某些行為(wei) 有從(cong) 眾(zhong) 心理。
所謂的不文明旅遊,確實是人的不文明,是日常生活不文明在旅途中的反映而已,旅遊的不文明是一個(ge) 表象。劉思敏認為(wei) ,“殺一儆百”的處罰模式不適用於(yu) 遊客文明意識的養(yang) 成,需要文明教化、合理疏導和樹立文化自信。
對於(yu) 遊客在出遊過程中表現的不文明行為(wei) ,如亂(luan) 刻亂(luan) 畫,他主張科學運用監管手段。但同時靠行為(wei) 自覺,文明進化,遊客能認識到文物的重要性,能有效克製自己的行為(wei) ,然後習(xi) 慣成自然。當然,這與(yu) 社會(hui) 的整體(ti) 文明程度有關(guan) ,文明不能隻是口號,要想改觀,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除了監管之外,疏導也極為(wei) 重要。劉思敏舉(ju) 例大家所熟知的非常流行蓋章本的廈門鼓浪嶼。遊客進入一家店麵,就蓋一個(ge) 章,以此證明自己來過,這和刻字行為(wei) 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卻又屬於(yu) 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私人行為(wei) ,不失為(wei) 一個(ge) 好辦法。在國外,不少景點都專(zhuan) 門設有塗鴉牆、簽名牆,為(wei) 愛好題字的人準備了地方。近日,位於(yu) 河南平頂山一家景區,開始在指定區域內(nei) 為(wei) 遊客提供留言板、留名石及筆墨等工具,供遊客寫(xie) 畫“到此一遊”。遊客調侃道,以前想在景區留點痕跡總是偷偷摸摸的,今天在這兒(er) 倒是可以隨意寫(xie) 畫了。
以上案例說明,[注冊(ce) 百慕大公司]其實景點也能積極提供一些渠道供遊客寫(xie) 字畫畫,畢竟曆年來文人騷客留字的故事都是千古佳話,不管字是作者留的,還是工作人員刻的,最後的結果是看起來很美,給人想象空間。事實上,遊客表現欲的紓解之道,也是景區營銷之道,相對於(yu) 法律和道德的“堵”,這種景區的“疏”,市場反響或許更大,因為(wei) 它既能招徠遊客,又能解決(jue)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