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開放時間:
上島免費。日光岩、菽莊花園、刻字館、風琴館聯票80元。海天堂構60元。全天開放
交通概況:
在廈門輪渡碼頭坐船擺渡,去程免費,回程8元。20:00以後4元。廈門站首航班05:45,鼓浪嶼站首航班05:30 、06:00。07:00---19:00,每十分鍾一班。21:00-24:00,約20分鍾一班。 輪渡全程約7分鍾,上二層觀景需另付1元。
景點簡介:
碧海環抱中的鼓浪嶼,麵積1.87平方公裏,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li) 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均為(wei) 廈門名景。鼓浪嶼屬亞(ya)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溫和,島上90多科4000餘(yu) 種植物常年鬱鬱蔥蔥,珍貴樹種有國內(nei) 僅(jin) 有的大果紅心木、國內(nei) 最粗的印度紫檀、從(cong) 新西蘭(lan) 等國引種的各類珍稀果樹,島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亞(ya)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下的頂級群落。鼓浪嶼周邊海域為(wei) 廈門港主要部分,瀕臨(lin) 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yu) 金門列島隔海相望。 從(cong) 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chuan) 播,西方音樂(le) 開始湧進鼓浪嶼,與(yu) 鼓浪嶼優(you) 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le) 傳(chuan) 統,培養(yang) 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le) 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wei) 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ge) 音樂(le) 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le) 家協會(hui) 命名為(wei) “音樂(le) 之島”。 鼓浪嶼名人史跡眾(zhong) 多。這裏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保存最為(wei) 完整的區域之一,島上大批珍貴的摩崖石刻,雖曆經長年風雨洗禮,依舊保存完好。中國現代婦產(chan) 科醫學奠基人林巧稚、中國語文現代化先驅盧戇章、中國現代體(ti) 育啟蒙家馬約翰等60多位鼓浪嶼籍名人故居、陵墓都在鼓浪嶼島上。鼓浪嶼以其婀娜多姿的自然風光和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wei)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35個(ge) 王牌風景區之一,在福建省居十佳風景區之首。
鼓浪嶼景點
日光岩
日光岩日光岩又名晃岩,為(wei) 鼓浪嶼最高點,頂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疊成洞壑。樹木蔥鬱,亭台掩映。拾級而登,先至蓮花庵,“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殿堂,庵旁巨石鐫刻“鼓浪洞天”、“鷺江第一”;庵後有“鷺江龍窟”、“古避暑洞”諸勝,中間即鄭成功龍頭山寨和水操台遺址,有蔡廷鍇、蔡元培讚鄭題詠。登臨(lin) 絕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底。
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在日光岩南麓海濱。台灣富商林爾嘉於(yu)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攜眷內(nei) 渡,寓居鼓浪嶼,1913年始建此園,以寄托對台北板橋故園的懷念,並以其號“叔臧”諧音為(wei) 園名。園主銅像,現屹立園中。全園借山藏海,巧為(wei) 布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令人流連忘返。有壬秋閣、四十四橋、疊石、假山、談瀛軒、頑石山房諸景,為(wei) 廈門名園之最。左側(ce) 港仔後海濱浴場,沙清水淨,可容數千人遊泳。附近有延平公園,為(wei) 紀念鄭成功而建,其中有指淨泉,俗稱“國姓井”,相傳(chuan) 是鄭氏屯軍(jun) 時開設的水井。
皓月園
皓月園位於(yu) 鼓浪嶼東(dong) 部的覆鼎岩海濱,占地3萬(wan) 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yu) 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nei) 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ti) 量略大外,其餘(yu) 各路兵馬都朝兩(liang) 側(ce) 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園內(nei) 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這個(ge) 巨像於(yu) 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古避暑洞
古避暑洞是個(ge) 很有特色的山洞,兩(liang) 旁石壁支起從(cong) 天而降的花崗岩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麵“古避暑洞”四個(ge) 字是清末台灣文人施士潔題寫(xie) 的。石洞明亮幹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岩石當作涼台,名叫“傘(san) 亭”可供遊客遮陽避雨。旁邊的岩石頂,有一個(ge) 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盛著水,一旁還有仙人的腳印。其實,“仙人印”、“洗腳盆”都是海浪衝(chong) 蝕而成的海蝕地貌,在遙遠的地質年代,這裏還處於(yu) 海浪的衝(chong) 蝕下,後來由於(yu) 地殼上升,於(yu) 是這些海蝕地貌就出現在山頂上了。
龍頭山寨
日光岩又稱龍頭山,與(yu) 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毀坦。台灣石國球寫(xie) 一篇《旭亭記》,描寫(xie) 日光岩“山羅海繞,極目東(dong) 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wei) 梵刹呈奇”。蹬道巨石夾峙,森嚴(yan) 壁立,海風穿弄,頓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九夏”即夏季,“龍窟”乃龍住的地方,因鼓浪嶼傳(chuan) 說中曾住五條龍。這個(ge) 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岩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國民黨(dang) 十九路軍(jun) 軍(jun) 長蔡廷錯將軍(jun) 見景生情,命筆寫(xie) 下了七律:“心存隻手補天工,八閩屯維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對鄭成功讚美異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律:“叱吒大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yun) 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斌斌不可淘。”“蟲沙猿鶴”指從(cong) 軍(jun) 戰死者。
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1962年1月28日為(wei) 紀念鄭成功收複台灣300周年而創設。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 1624年出生於(yu) 日本平戶海濱。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見他忠心朝廷,賜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間叫他“鄭國姓”,永曆皇帝封他為(wei) 延平王。其父鄭芝龍暗中降清,鄭成功出走金門,誓死抗清。他以金門、廈門為(wei) 根據地,與(yu) 清軍(jun) 厚戰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致敗。1661年4月煌日,鄭成功經過充分準備,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000人,從(cong) 金門科羅灣出發,收複被荷蘭(lan) 侵占38年的台灣,並曆奮開發台灣。鄭成功於(yu) 1662年7月病逝於(yu) 台灣,年僅(jin) 39歲。300多年來,閩台人民十分敬仰鄭成功,尊他為(wei) 民族英雄,台灣人民尊他為(wei) “開台聖王”。鄭成功紀念館共分七個(ge) 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餘(yu) 件。其中,關(guan) 防、漳州軍(jun) 鋼等係當年原物,頗為(wei) 珍貴。進館參觀,可比較係統地了解鄭成功不平凡的一生。
水操台
水操台是鄭成功為(wei) 收複台灣,操練水師的遺址。巨崖上“閩海雄風”四個(ge) 字,圓潤飽滿,酣暢剛健。右前側(ce) 另一巨石上,刻著鄭成功手書(shu) 的一首五絕:“禮樂(le) 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城,東(dong) 海釀流霞。”據說,這首詩是臨(lin) 摹鄭成功的筆跡而刻的,底下還刻著“鄭森私印”和“成功”兩(liang) 方印章,站在水操台,總會(hui) 令人聯想當年鄭成功在此處指揮若定,受江上掛旗獵獵,百舸爭(zheng) 遊,壯士們(men) 為(wei) 祖國的統一而摩拳擦掌的壯觀的場麵。
鼓浪洞天
日光岩勝景聞名四方,古往今來,一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他們(men) 陶醉於(yu) 這天風海濤中,吟詩作賦,留下不少珍貴的手跡。走過日光岩寺山門,抬頭可以仰望到一個(ge) 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題刻——“鼓浪洞天”為(wei) 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萬(wan) 曆元年了一中所寫(xie) 的;“鷺江第一”則點出日光岩是廈門第一勝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誠所書(shu) ;“天風海濤”恰到好處指出日光岩的特點,是民國四年許世英所寫(xie) 。
英雄園
英雄園是為(wei) 了紀念解放廈門、攻打鼓浪嶼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紀念廣場、紀念雕塑和紀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十兵團解放了閩南大陸,形成對金門、廈門國民黨(dang) 軍(jun) 三麵包圍的態勢。10月15日,該兵團三十一軍(jun) 、二十九軍(jun) 開始對廈門發動越海作戰,當日18時,三十一軍(jun) 二七一團、二七七團各兩(liang) 個(ge) 營的船隊率先分別由海滄等地分兩(liang) 路向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軍(jun) 指戰員搏風擊浪,冒著守敵猛烈的炮火,奮勇前進,在此山下搶灘登陸。一時炮火紛飛,勢崩雷電;軍(jun) 聲肅殺,氣奪海山。二七一團團長王興(xing) 芳等數百位指戰員和張水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戰鬥中光榮殉國。經兩(liang) 晝夜的浴血戰鬥,我軍(jun) 終於(yu) 解放了廈、鼓全島,取得最後的勝利。青山疾忠骨,史冊(ce) 耀丹心。廈、鼓解放後,人民群眾(zhong) 將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稱為(wei) 英雄山。從(cong) 而寄托著人們(men) 對革命先烈的無限緬懷!公元2000年,鼓浪嶼人民政府在山上辟建“英雄園”,讓這光輝的革命史跡與(yu) 南國秀麗(li) 的景色交融在一起,使人們(men) 在大風海濤的淋浴之中,永遠勿忘往昔血與(yu) 火的洗禮。
鋼琴博物館
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yu) 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450平方米,分上下兩(liang) 層,博物館裏陳列了愛國華僑(qiao) 胡友義(yi) 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chan) 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ge) 腳踏的古鋼琴等。無論是普通的遊客還是音樂(le) 家、藝術家,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帶給他們(men) 的藝術熏陶和音樂(le) 的啟迪都是無盡的。澳大利亞(ya) 著名鋼琴演奏家傑佛利·托薩是胡友義(yi) 先生的莫逆之交,他說,"我以我的朋友為(wei) 榮,他把一份最特殊的禮物獻給了中國。"為(wei) 慶祝開館,傑佛利·托薩還在鼓浪嶼音樂(le) 廳舉(ju) 辦了專(zhuan) 場演奏會(hui) 。法國鋼琴大師米歇爾·布爾敦克勒參觀了博物館後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在此舉(ju) 辦一個(ge) 國際性的鋼琴藝術節。"我國著名指揮家韓中傑、鄭小瑛,旅美鋼琴家殷承宗等也深深被鋼琴博物館音樂(le) 魅力所折服。
港仔後海濱浴場
港仔後寬闊沙灘上,砂質細軟、坡緩浪平、海水流速小,沒有鯊魚出沒,每年有5個(ge) 半月海水溫在20℃以上,泳季可達半年之久,每日有兩(liang) 次潮水,宜泳時間六個(ge) 多小時,是景好、砂好、水質好、氣候好的理想天然海濱浴場。各種服務設施齊備,並設有遊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娛樂(le) 項目。98年在此舉(ju) 辦過全國OP級帆船錦標賽。
百米高台
百米高台為(wei) 日光岩頂峰,這海拔92.7米,加上圓台,號稱“百米高台”。淋浴天風,傾(qing) 聽海濤,眺望遠處,水天一色,令人忘卻人世間的諸多煩惱,全身心地融入這優(you) 美和諧的世界中去。到日光岩旅遊,妙就妙在;不單單用肉眼看景,而應該用心靈去感受,做一番徹底的神遊。看腳下的鼓浪嶼,各種風格的建築錯落有致,好象從(cong) 這鋼琴之島上彈奏出來音符,凝固成一曲最浪漫的旋律。這是一座神奇的島嶼,在這裏的每一棟典雅的樓房裏都有一段精彩的傳(chuan) 奇故事。往北看,紅色、圓穹頂部的建築十分明顯,那就是鼓浪嶼最有名的“八卦樓”稍離我們(men) 近點的,這豎著十字架的建築,就是閩南最有名的大教堂“三一堂”。再往前看,鼓浪嶼隔鷺江與(yu) 廈門相望,這裏的特色建築與(yu) 廈門的現代化高樓大廈截然不同,仿佛時間在這裏停滯了,將我們(men) 留在東(dong) 西文化強烈撞擊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曆史中。舉(ju) 目西望嵩嶼電廠的煙囪高高聳起,著名的海滄開發區就在眼前,通過新建的海滄大橋與(yu) 廈門連成一體(ti) 。朝南看,對麵就是漳州的中銀開發區,南太武群山起伏。朝東(dong) 望,遠處有吳嶼、青嶼、大擔 小擔、大金門、小金門諸島,越過海峽,就是台灣。
日光岩寺
日光岩寺,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ge) 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wei) 頂,後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ti) 時間是明朝正德年間萬(wan) 曆十四年。有關(guan) 日光岩名稱的來曆有兩(liang) 種傳(chuan) 說:一是自然地理傳(chuan) 說,因每天淩晨,朝陽從(cong) 廈門五老峰後升起,日光岩最先淋浴在陽光中,故得名為(wei) 日光岩,寺廟稱日光岩寺;一是曆史傳(chuan) 說,當年鄭成功來到晃岩(日光岩別名),見這裏的景色遠勝於(yu) 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就成了日光岩。日光岩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殿,祀彌勒,並在廟前建一八角亭,上掛“日光寺”匾。解放後,圓明殿改為(wei) 念佛堂,大雄寶殿是1917年建的。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岩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nei) 外十方信善的捐贈,大興(xing) 土木,翻建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鍾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岩寺是一座精巧玲瓏的寺廟,大雄寶殿、彌勒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日光岩寺環境優(you) 美,曆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於(yu) 1936年6月曾在此閉關(guan) 8個(ge) 月。
風琴博物館
2005年1月28日晚,受矚目的國內(nei) 惟一、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開始向市民開放,並舉(ju) 行一場管風琴音樂(le) 會(hui) 。風琴博物館的第一台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向遊客和市民“亮相”。150多名市民獲得第一批觀賞百年古風琴的美妙琴聲的機會(hui) ,來自澳大利亞(ya) 的管風琴演奏家瑞思.博克(男)和瑞爾克.莫裏夫婦給鷺島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音樂(le) 享受。
三一堂
七十多年前,由於(yu) 廈門中華基督教新街堂、竹樹堂、廈港堂一百左右位信徒陸續遷居鼓浪嶼,遇到台風、陰雨等天氣欲渡海回廈門本島禮拜深感不便,於(yu) 是三個(ge) 堂會(hui) 的信徒聯合在鼓浪嶼建立教會(hui) ,故取名為(wei) “三一堂”,更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ti) 的教義(yi) 。起初主日崇拜借用當時毓德女中禮拜堂(現廈門音樂(le) 學校),隨後於(yu) 1934年籌建教堂(可容納一千多人),1992年續建牧師樓(現改為(wei) 辦公樓),2000年擴建教堂正門以及附屬建築並圍牆欄杆等未了工程,整體(ti) 工程先後共曆時六十六年之久方得全部竣工。現總占地麵積為(wei) 2138.62㎡,總建築麵積為(wei) 1368㎡。三一堂的建築獨具一格,呈十字立體(ti) 式的罕見造型,四方八麵排水的黃瓦屋頂上,居中矗立著八角鍾樓,頂尖的十字架高聳雲(yun) 天。紅牆裝飾著流暢的三角形線條,四麵敞開十二道大門、十六扇窗戶極為(wei) 寬大,具有通風、采光、疏散的實用特點。堂內(nei) 長寬同等的十三米跨度牆體(ti) 上,巧用無柱鋼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頂,顯得高大堂皇又帶來極其科學理想的音響效果,成為(wei) 本堂建築最具特色的一絕。無論從(cong) 任何一個(ge) 角度觀賞,其雄偉(wei) 非凡氣勢,都無不令人歎為(wei) 觀止。2006年被確定為(wei) 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天堂構
海天堂構位於(yu) 鼓浪嶼福建路38號,始建於(yu) 1921年,2002年4月被廈門市政府列為(wei) 重點曆史風貌建築。目前修複後開放的“海天堂構”老別墅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範之作。門樓是典型中國傳(chuan) 統式樣,重簷鬥拱、飛簷翹角。前後兩(liang) 側(ce) 的樓宇,普遍采用古希臘柱式,窗飾大都為(wei) 西洋風格,但牆麵與(yu) 轉角又是中國雕飾。中樓原有一家外國人的俱樂(le) 部,黃秀烺購得後,將其建成一幢仿古大屋頂宮殿式建築,由莆田工匠建造。它采用重簷歇山頂,四角纏枝高高翹起。樓頂前部別具匠心,設計了一個(ge) 外表看似重簷鑽尖的“亭子”,亭尖還安了一個(ge) 寶葫蘆;從(cong) 內(nei) 部看卻是個(ge) 條木拚成的八邊形藻井,從(cong) 二樓直達井頂,井壁上畫有中國花鳥畫。這“亭子”純屬裝飾。門、窗、廊、廳的楣上均飾掛水泥透雕飛罩,所有簷角均裝飾纏枝花卉或吸水蚊龍,挑粱雀替均塑龍鳳掛落,把別墅點綴得十分民族化。其廊柱為(wei) 方形,紅磚砌成,色調自然和諧;而正廳則由四個(ge) 垂柱花籃與(yu) 欄杆上的花盆上下對應,特別是以鬥拱裝飾走廊外沿,顯得格外穩重。海天堂構的建築風格在洋派建築比比皆是的鼓浪嶼,是不多見的。
購物
到鼓浪嶼旅遊,不僅(jin) 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風光,而且還有許多當地的特產(chan) 讓你購買(mai) 。
如果遊客想要購物,可以去鼓浪嶼龍頭路,在這裏隨處可見的小店裏都可以買(mai) 到當地的特產(chan) 。如:工藝品店、字畫店、珠繡、漆線雕、彩紮、彩塑、彩瓷 等。
鼓浪嶼特產(chan) : 鼓浪嶼餡餅 係閩南傳(chuan) 統產(chan) 品之一,已有80多年生產(chan) 曆史。它的迷人之處在於(yu) :其外觀小巧玲瓏,色澤金黃,味香皮酥,餡甜適口,並具有爽喉之冰涼感。該產(chan) 品既是茶點、點心的可口佳點,也是饋贈親(qin) 朋好友的家鄉(xiang) 特產(chan) 。每逢春秋旅遊季節、傳(chuan) 統節日或家庭喜慶佳日,更受消費者喜愛。
綠豆糕生產(chan) 始於(yu) 1922年,最早是大同路“肖瑞薑餅家”經營的,抗戰時遷到鼓浪嶼,之後由劉靜傑繼承其傳(chuan) 統製作工藝,並逐漸加以改進和提高。現在,鼓浪嶼綠豆糕已成為(wei) 茶點和旅行攜帶或饋贈親(qin) 友的佳品。
別忘了還有黃金香肉鬆和肉幹,痰罐螺和河豚貝殼。我最喜歡的是購物街裏的掌中寶玩偶,三隻指頭可以演活一個(ge) 玩偶人物。
鼓浪嶼餡餅 係閩南傳(chuan) 統產(chan) 品之一 已有80多年生產(chan) 曆史 它的迷人之處在於(yu) :其外觀小巧玲瓏 色澤金黃 味香皮酥 餡甜適口 並具有爽喉之冰涼感 該產(chan) 品既是茶點 點心的可口佳點 每逢春秋旅遊季節 傳(chuan) 統節日或家庭喜慶佳日 更受消費者喜愛 綠豆糕生產(chan) 始於(yu) 1922年 最早是大同路“肖瑞薑餅家”經營的 抗戰時遷到鼓浪嶼 之後由劉靜傑繼承其傳(chuan) 統製作工藝 並逐漸加以改進和提高 現在 鼓浪嶼綠豆糕已成為(wei) 茶點和旅行攜帶或饋贈親(qin) 友的佳品
特色活動
中秋博餅是每年中秋節廈門要舉(ju) 行的傳(chuan) 統活動。
據說在 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鄭的部將洪旭為(wei) 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yu) 驅逐荷蘭(lan) 殖民者收複台灣,於(yu) 是與(yu) 當年駐紮在今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中秋會(hui) 餅,讓全體(ti) 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拚搏。
戲餅以“會(hui) ”計算,一般一“會(hui) ”以四五人為(wei) 宜。“會(hui) ”餅模仿科舉(ju) 製,設狀元餅(最大的)一個(ge) 、對堂(榜眼)餅二個(ge) 、三紅(探花)餅四個(ge) 、四進(進士)餅八個(ge) 、二舉(ju) (舉(ju) 人)餅16個(ge) 、一秀(秀才)餅32個(ge) 。這是象征古代四級科舉(ju) 考試。古代府級考試及第的童生稱秀才;鄉(xiang) 試(省級)考中者稱舉(ju) 人;在京師禮部會(hui) 度及第者稱貢生;由皇帝親(qin) 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稱進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額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點狀元,既看才,又看貌,還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樂(le) 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試,狀元為(wei) 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將他降為(wei) 第三名,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wei) 狀元。這說明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鬥,貌若潘安”之輩,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實學,所以廈門會(hui) 餅中的“三紅”質量特別好,寓意在此。一套會(hui) 餅共63塊,是根據“三多九如”而來的,三和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
源於(yu) 廈門的“博餅”,隨鄭成功收複台灣, 300年多來台灣也很盛行。
當地旅遊注意事項
廈門是國家衛生城市,每個(ge) 市民包括遊客都有責任保持市容整潔。市政府為(wei) 此專(zhuan) 門頒布了有關(guan) 規定,亂(luan) 丟(diu) 垃圾、破壞市容整潔的,將依據情節輕重受到處罰。市政府頒布規定,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違者將可能受到處罰。凡是規定禁煙的場所,均有張貼“禁止吸煙”的標誌。對於(yu) 自助遊可自行購買(mai) 短期出遊意外保險,找保險公司或者網上購買(mai) ,一份20元左右。
最佳旅遊時間
除了8月份台風季節,海邊的船隻全部停開,不能欣賞到優(you) 美的海景,其他時間去廈門旅遊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