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官網發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APP)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下稱《暫行規定》),明確規定,APP不得調用與(yu) 所提供服務無關(guan) 的終端功能、強行捆綁推廣無關(guan) 應用軟件,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APP須可卸載。
移動終端的應用預裝,一直是不少手機廠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360奇虎董事長、奇酷創始人周鴻禕向南都記者表示:“不能因為(wei) 收入的問題傷(shang) 害用戶體(ti) 驗,[安圭拉公司注冊(ce) ]手機未來盈利模式將繼續向互聯網靠攏,比如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商業(ye) 模式”。而其他大部分廠商對此尚未回應。
預裝軟件一般有10-40款
預裝軟件早已是業(ye) 內(nei) 公開的秘密。手機安全專(zhuan) 家高禕瑋向南都記者解釋:“預裝軟件一般指手機出廠自帶、或第三方刷機渠道預裝到手機當中、且手機用戶無法自行刪除的應用或軟件。預裝軟件進入手機主要是通過預裝渠道,可以是手機廠商、中間商、街頭刷機店等”。
高禕瑋表示:“預裝軟件裏有很多推廣的應用,而這些應用大多數是用戶不需要的,如果在係統存在,不僅(jin) 占用手機本來就不多的存儲(chu) 空間,影響運行速度,還因為(wei) 某些應用有開機啟動等行為(wei) ,導致手機耗電增加,甚至偷跑手機流量,如果這些應用還有流氓或木馬行為(wei) 的話,對手機用戶的隱私、財產(chan) 安全的危害就更大了”。
艾媒谘詢張毅對南都記者解釋,市麵上超過96.2%的手機預裝軟件在10~40款不等,每款軟件的預裝價(jia) 格為(wei) 0.5~10元左右。有業(ye) 內(nei) 人士向南都記者推算,如果目前預裝軟件的平均費用大約3元,假設某廠商的年出貨量為(wei) 3000萬(wan) 台,手機廠商僅(jin) 從(cong) 這一款軟件上的獲利就接近1億(yi) 元,尤其是遊戲在預裝軟件中的分成,體(ti) 量非常大。
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此前在接受南都記者專(zhuan) 訪時,以“安全之名”痛批了安卓手機預裝軟件的通病。他曾向南都記者表示:“大部分安卓手機的‘清理大師’都沒有效果,它們(men) 沒有係統的權限,所以很多App是殺不死的,即使殺死了一些App,也無法防止這些程序滿血複活。有的App會(hui) 每隔幾分鍾自動喚醒,有的當手機連上WiFi或鎖屏時自動喚醒,有的家族型應用更神奇,其中一個(ge) 啟動後還會(hui) 聯動讓其他‘親(qin) 戚’一起啟動。”
手機廠商要當入口守門人
早在兩(liang) 年前,2013年工信部就發布了《關(guan) 於(yu) 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如果新增預置應用軟件,生產(chan) 企業(ye) 應向工信部報備。此前,上海消保委曾經因為(wei) 預裝問題對三星、OPPO等手機廠商提起訴訟。艾媒谘詢CEO張毅向南都記者表示:“雖然各地工商部門加大打擊力度,但市場的整體(ti) 體(ti) 量仍不能小看”。
對於(yu) 大多數廠商來說,放棄軟件預裝這塊蛋糕,則意味著放棄巨大商業(ye) 利益。昨日南都記者采訪了部分手機廠商,不少廠商都婉言拒絕采訪。[安圭拉注冊(ce) 公司]手機廠商未來該如何增加營收?一向敢於(yu) 挑戰行業(ye) 規則的周鴻禕向南都記者分析:“手機硬件免費化是大勢所趨,不能因為(wei) 收入的問題傷(shang) 害用戶體(ti) 驗,未來盈利模式將繼續向互聯網靠攏,即羊毛出在豬身上”。
通信行業(ye) 資深分析師曾韜對南都記者表示,預裝軟件是PC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但以後手機是未來萬(wan) 物互聯網的中心,作為(wei) 手機廠商需要從(cong) 軟硬件結合進行定製,擔起這個(ge) 入口守門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