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一天,國家版權局發布的《關(guan) 於(yu) 責令網絡音樂(le) 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chuan) 播音樂(le) 作品的通知》正式落地,很多網友反應,正在使用的音樂(le) APP中很多歌曲不能聽了,包括蝦米音樂(le) 、天天動聽、酷狗、酷我、QQ音樂(le) 、網易雲(yun) 音樂(le) 、百度音樂(le) 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自今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guan) 於(yu) 責令網絡音樂(le) 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chuan) 播音樂(le) 作品的通知》後,16家服務商在通知要求的7月31日之前緊急下線了未經授權的220多萬(wan) 首音樂(le) 作品。[伯利茲(zi) 注冊(ce) 公司]此後,各家音樂(le) 平台之間達成協定:將10月31日作為(wei) 版權清查、侵權作品下線的最後限期,在此限期前各大平台必須全麵清理自家曲庫,不能以任何形式進行音樂(le) 侵權。
一直以來,版權問題都是各大音樂(le) 平台口水戰的誘因,如今,通知的落地規範了互聯網音樂(le) 平台市場,然而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由於(yu) 缺乏長遠的盈利模式和規範的版權定價(jia) 標準,全麵版權化之後,互聯網音樂(le) 市場口水戰或將繼續。
各平台下架未經授權音樂(le)
今天,新浪科技登陸嚐試登錄各音樂(le) 平台網頁版和手機端,發現大部分平台已經把未授權專(zhuan) 輯內(nei) 容標灰,無法點擊。
QQ音樂(le) 平台上的少量歌曲在搜索時會(hui) 顯示“唱片公司沒有把這首歌給我們(men) ,玩命爭(zheng) 取中”。酷狗音樂(le) 和酷我音樂(le) 采取的方式更為(wei) 幹脆——直接撤掉未授權專(zhuan) 輯。網易雲(yun) 音樂(le) 平台不久前剛剛與(yu) QQ音樂(le) 達成轉授權合作,雖然獨家版權歌曲有限,但可以收聽到來自QQ音樂(le) 的大量轉授權音樂(le) ,對於(yu) 沒有版權的音樂(le) ,平台提示此歌曲未經授權。
阿裏音樂(le) 董事長高曉鬆與(yu) CEO宋柯共同發布聲明稱,入職阿裏音樂(le) 以後,已帶領團隊梳理了蝦米與(yu) 天天動聽平台上的數百萬(wan) 歌曲版權。截至10月31日,已將版權不清晰的歌曲全部下架。接下來將會(hui) 精耕細作阿裏音樂(le) 擁有以及代理的環球、滾石、寰亞(ya) 、BMG、華研、相信等音樂(le) 公司的優(you) 質版權內(nei) 容。“版權隻代表過去的成績,音樂(le) 的未來在於(yu) 創新。”
酷狗音樂(le) 11月1日在官方微博發布版權聲明,一方麵表態積極響應國家版權局的全麵正版化要求,“已成功全麵清理未經授權的歌曲”,另一方麵申明自身目前擁有國內(nei) 最大的詞曲版權庫,酷狗音樂(le)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合作的音樂(le) 版權方超過60家,累計擁有近2000萬(wan) 首的正版曲庫授權,計劃未來在正版化音樂(le) 曲庫上每年將持續投入過億(yi) 元。
行業(ye) 內(nei) 較早推進正版化的QQ音樂(le) ,也於(yu) 11月1日通過官方微信發布版權聲明。QQ音樂(le) 除了對“梳理曲庫內(nei) 版權不明歌曲導致部分歌曲無法試聽”作出解釋外,還表示目前已與(yu) 全球200多家唱片公司達成版權合作。
截止至發稿,各大音樂(le) 平台均發布官方聲明表示下架未經授權歌曲,新浪科技發現,品嚐了多年網絡音樂(le) 免費大餐,很多網友對於(yu) 收費聽歌、下載模式還有些不適應。
版權費用成焦點
作為(wei) 音樂(le) 愛好者,關(guan) 心的是能否以更低廉的價(jia) 格獲得更優(you) 質的聽覺享受,而作為(wei) 從(cong) 事音樂(le) 行業(ye) 的內(nei) 容商和互聯網平台,更關(guan) 心的是在一個(ge) 新的商業(ye) 體(ti) 係內(nei) 、一個(ge) 遊戲環境中所能獲取的相關(guan) 份額和利益,能否在新的商業(ye) 規則和分成比例方麵得到足夠保護。
目前,對於(yu) 大部分唱片公司獲利方式主要由兩(liang) 部分:第一是將音樂(le) 版權一次性打包賣給音樂(le) 平台,或者將音樂(le) 授權給音樂(le) 平台方,按實際下載量分成收費。第二是舉(ju) 辦各種各樣的商業(ye) 活動,比如演唱會(hui) 等。
夢想當然CEO張勇對新浪科技表示,近期他收到了第一筆音樂(le) 平台支付給他的版權費用,雖然費用不菲,然而,他卻對未來表示擔憂。
“近幾年,內(nei) 容方和平台之間關(guan) 於(yu) 版權的定價(jia) 並沒有一個(ge) 標準,很多時候是互聯網平台提出一個(ge) 價(jia) 格,然後內(nei) 容放根據自己對自身的評判提出一個(ge) 價(jia) 格,雙方協商之後製定一個(ge) 價(jia) 格。”
張勇表示,缺乏一個(ge) 規則來規範音樂(le) 版權市場,而目前音樂(le) 平台缺少自己的長遠盈利模式,他很擔心是否還有下一筆版權費。
而作為(wei) 音樂(le) 平台的阿裏音樂(le) 也表示,[注冊(ce) 法國公司]近幾年音樂(le) 版權價(jia) 格越來越高,最近幾年的一些知名綜藝節目的版權費用有時候超過了市場規律,沒有相應的規範去評判。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數字作品版權登記部主任張建東(dong) 對新浪科技表示,版權問題的探討歸根到底就是希望音樂(le) 產(chan) 業(ye) 鏈條各個(ge) 環節拿到相對合理的利益,建立產(chan) 業(ye) 鏈條的利益分享機製。
“美國有一個(ge) 版權費用清算中心,做音樂(le) 的二次授權(原創是第一次)的版權費用清算,而中國也需要這樣一個(ge) 第三方中立、客觀的結算認證平台,這個(ge) 平台必須要讓產(chan) 業(ye) 鏈的主體(ti) 很容易、低廉、方便地得到這種透明、客觀的信用服務,給他們(men) 授權結算的解決(jue) 方案。”
平台需尋求盈利模式
麵對著巨大的版權費壓力,目前國內(nei) 音樂(le) 平台在商業(ye) 模式上主要還是依賴流量變現,周期長且被動。收入來源包括廣告、遊戲聯運、線上線下演出等增值服務,高音質版本付費,以及會(hui) 員收費等。但由於(yu) 數字音樂(le) 廣告轉化率低,版權及運營成本使多數音樂(le) 平台生存艱難,要麽(me) 持續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依賴外部投資,要麽(me) 依賴增值服務營收平衡。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針對目前數字音樂(le) 平台發展的現狀,平台們(men) 自身都在努力尋找新的盈利模式,在保障基礎用戶的權益上不斷嚐試。多米和中國聯通聯合推出了沃·多米“包流量暢聽”業(ye) 務,資費為(wei) 8元/月,旨在為(wei) 用戶節省流量,提升聽歌體(ti) 驗。QQ音樂(le) 就將音樂(le) VIP升級為(wei) QQ音樂(le) 綠鑽貴族,會(hui) 員定價(jia) 為(wei) 10元/月,以此獲取費用。
然目前各家都嚐試各種各樣的盈利模式,但是還是沒有一條清晰的道路,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收費將能帶來音樂(le) 行業(ye) 的規範化,真正開始收費後,大家在購買(mai) 音樂(le) 產(chan) 品及服務,消費者在購買(mai) 時會(hui) 通過比較價(jia) 格、比較服務、比較品牌、比較推廣等選擇最合適的數字音樂(le) 平台。這能對數字音樂(le) 平台形成新的刺激,刺激平台在市場競爭(zheng) 中尋求差異化,不斷強化自己的產(chan)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