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手機圈正在變成“屠宰場” 倒閉潮已開始

  智能手機行業(ye) 近一兩(liang) 年的喧囂與(yu) 浮躁,幾乎在最近一周推向了最高潮。

  一邊是上遊供應商破產(chan) 消息頻傳(chuan) ,另一邊終端廠商密集新品發布,並展開營銷大戰,整個(ge) 行業(ye) 的節奏正在“碎步式”加快。同時臨(lin) 近年尾,迎來了廠商業(ye) 績衝(chong) 刺高峰期,而即將到來的“雙十一”無疑是最大的誘餌,手機廠商更加賣力吆喝,準備迎接這場“硬戰”。手機廠商的“十月圍城”背後也迎來行業(ye) 的洗牌。[杭州香港公司財務審計報稅製度谘詢服務]360董事長周鴻禕將其形容為(wei) “收尾”。中國手機聯盟秘書(shu) 長王豔輝也表示:“發布會(hui) 如此密集,其實倒閉潮已經開始。”南都記者采訪獲悉,手機圈“虛火過旺”的背後,盈利能力才是檢驗廠商能否在這次洗牌中獲勝的不二標準。

  千元機混戰洗牌已開始

  如果說今年前兩(liang) 個(ge) 季度,智能手機態勢因飽和度等因素用“疲軟”來形容,那麽(me) 從(cong) 第三季度開始,銷量已經開始“回春”。

  IDC調查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7-9月)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6.8%,為(wei) 3.552億(yi) 部。其中銷量排在前五名的廠商依次是三星、蘋果、華為(wei) 、聯想、小米。這一銷量也僅(jin) 次於(yu) 2014年第四季度,為(wei) 史上第二高。

  賽諾手機事業(ye) 部總經理李睿以中國市場向南都記者分析:“過去在運營商主導時代,一年的市場銷量走向往往呈現”V“字型,即Q1(第一季度)以及Q4銷量較好。然而隨著渠道越來越開放,今年發生了明顯變化,前兩(liang) 季度平平,但從(cong) 8月份開始銷量逐步增多。”

  隨著這種市場節奏的變化,加之雙11逐漸臨(lin) 近,國內(nei) 各大智能手機品牌最近也趁勢迎來了新一波發機狂潮。

  從(cong) 小米4C開始,魅藍metal、樂(le) 視1s、一加X等手機新品層出不窮,而且價(jia) 格大部分都集中在千元檔位。以樂(le) 視為(wei) 例,其10月27日發布超級手機1s,把原本定位於(yu) 中高端品牌的聯發科HelioX10平台下拉至千元檔位。樂(le) 視CEO賈躍亭表示:“這款產(chan) 品的配置已經達到了旗艦機的標準,隻不過我們(men) 把價(jia) 格通過生態補貼硬件的模式拉下來。”同時包括奇酷在內(nei) 的手機品牌也不斷降價(jia) 。上周奇酷宣布將360奇酷手機青春版從(cong) 原定售價(jia) 降低200元,以999元在京東(dong) 現貨開售。奇酷總裁李旺更是放言:“在雙十一希望成為(wei) 千元機的銷量和銷售額第一。”

  事實上,“千元機走量”一直都是不少國產(chan) 手機廠商的生存法寶。同時,千元機最拚性價(jia) 比。小米從(cong) 創立之初,就一直把控著“性價(jia) 比”。在同樣高硬件配置的情況下,價(jia) 格越低,則性價(jia) 比越高。不過這一邏輯也導致廠商之間的廝殺從(cong) 未停止。尤其在雙十一時期,千元機更符合廠商追求銷量的訴求,以相對低廉的價(jia) 格買(mai) 到性價(jia) 比更高的產(chan) 品。

  千元機市場引發了無數廠商的覬覦。一加手機CEO劉作虎上周在發布一加X時表示:“手機市場也正在變成一個(ge) 屠宰場了。”針對這種情況,王豔輝則表示:“手機競爭(zheng) 進入殘酷淘汰期”。在他看來:“兩(liang) 年前風投認為(wei) 手機市場充滿機會(hui) ,於(yu) 是誕生了大可樂(le) 、錘子等眾(zhong) 多手機品牌;去年互聯網巨頭覺得有機會(hui) ,於(yu) 是樂(le) 視、360、阿裏巴巴都投入了手機;未來兩(liang) 年該清算了,大可樂(le) 倒閉未必是手機做得不夠好,[杭州國際公司注冊(ce) ,義(yi) 烏(wu) 注冊(ce) 國際商服務]而是不能盈利或者說看不到盈利前景讓VC失去了信心。”他認為(wei) ,發布會(hui) 如此密集,其實倒閉潮已經開始。

  “品牌”之爭(zheng) 門檻不低

  針對上述性價(jia) 比之爭(zheng) ,艾媒谘詢CEO張毅表示,簡單的降價(jia) 促銷已經無法吸引消費者,在存量時代到來之際如何黏住用戶才是關(guan) 鍵。同時,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國產(chan) 手機雖然配置不低,但品牌溢價(jia) 相對不高,目前國產(chan) 手機與(yu) 蘋果手機利潤相比差距較大。

  於(yu) 是,“品牌”也成了手機圈的關(guan) 注點。

  李睿向南都記者分析:“國產(chan) 手機中,真正能做品牌的並不多。不僅(jin) 需要將產(chan) 品線進行精簡,也要減少對運營商的依賴。現在除了華為(wei) 、OPPO、vivo之外,其實很難說有真正做品牌的。”

  的確如此。以OPPO為(wei) 例,根據賽諾市場最新零售監測數據,OPPOR7s上月底剛一發布便成為(wei) 該周份額上升最快的產(chan) 品,不僅(jin) 包括線下渠道,也包括京東(dong) 等線上渠道。除了渠道外,更是基於(yu) 品牌的優(you) 勢。

  不過這種模式卻難以複製。比如,日前vivo再次奪標快樂(le) 大本營2016年獨家冠名權,價(jia) 格令人咋舌,去年3.5億(yi) ,而今年則高達7億(yi) 。這種斥巨資的空氣式營銷隻能令其他手機廠商望而卻步。

  過去人們(men) 常常將廠商格局形容為(wei) “中華酷聯”,但現在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運營商重金補貼大幅下降,三大運營商對國內(nei) 手機產(chan) 業(ye) 的影響和控製力快速削減。傳(chuan) 統與(yu) 運營商捆綁力度較大的中興(xing) 、聯想、酷派受衝(chong) 擊最大。而華為(wei) 、小米、vivo、OPPO、魅族等企業(ye) 上升勢頭依舊非常明顯,成為(wei) 了新格局中重要組成力量。

  針對現在行業(ye) 格局,王豔輝表示:“中國手機從(cong) 諸侯林立、春秋爭(zheng) 霸剛剛準備進入戰國時代,距離三國演義(yi) 還得且等。”

  “小而美”想“大眾(zhong) ”有點難

  在千元機之爭(zheng) 的背後,除了大的手機品牌外,仍有一類品牌低調入場,包括羅永浩發布的新一代“錘子”手機———堅果U1以899元的低價(jia) 入市,以及一加手機。此前羅永浩表示隻做3000元以上的手機,而劉作虎表示誓死不做千元機,一加X手機的售價(jia) 則從(cong) 1499元起。不過,劉作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回歸到最基本的商業(ye) 的規定,做一個(ge) 不賺錢的生意是不可能的,但怎樣減少運營的成本是需要考慮的。”

  南都記者采訪獲悉,這類品牌麵臨(lin)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去拓寬用戶市場。

  李睿向南都記者分析:“比如錘子手機,其定位非常精準,但同時也將自己的用戶人群做了一定的限製,難以開拓更大的市場。相對來說,一加以技術出身,性價(jia) 比也相對均衡,但目前來說還是需要以實體(ti) 渠道起量。”

  不過劉作虎更加樂(le) 觀一些。他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一加仍然在堅持”小而美“的路線,但看到所有的(國產(chan) 手機)大戰的這些玩法,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後能活下來,但總有辦法。”


  手機圈“虛火過旺”

  過去的十月,或許會(hui) 是進入智能手機史冊(ce) 的一個(ge) 月。

  十幾家發布會(hui) 相繼召開,十幾款新品陸續發布。終於(yu) 有人看不過眼了,奇酷總裁李旺專(zhuan) 門召開了一場“射談會(hui) ”,射穿手機圈的四大謊言。雖然說到底也是為(wei) 奇酷備戰雙十一宣傳(chuan) 造勢,但他說的“四大謊言”卻是值得一聽。一是假旗艦橫行;二是換殼潮成風;三是偽(wei) 生態惑眾(zhong) ;四是零售價(jia) 虛高。是否謊言暫且不論,但智能手機圈的確“虛火過旺”。

  與(yu) 當下互聯網合並潮類似,在創新不足的情況下,行業(ye) 排名高並不能保證一定能活下去,因為(wei) 手機廠商的商業(ye) 模式越來越不明確。如果僅(jin) 有個(ge) 互聯網企業(ye) 的殼,沒有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以及增值落地的服務能力,其實很難活得很好,甚至活不下去。

  無論樂(le) 視、魅族還是奇酷,雖然銷量不錯而且影響不小,不過距離盈利還挺遠。回到商業(ye) 的基本邏輯———盈利,隻有盈利才說明有了自己固定的用戶群,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這兩(liang) 個(ge) 月不斷有手機供應鏈廠商倒閉,未來也一定不斷會(hui) 有手機品牌倒閉或歇業(ye) 。不過這是個(ge) 回歸理性、回歸邏輯的過程。任何領域的商業(ye) 本來就該如此。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