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做客北大國發院首期“BiMBA商學院·智匯”活動。她分享了格力變身全球500強的曆程,以及中國實體(ti) 經濟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思路。
在互聯網的時代,實體(ti) 經濟應該怎樣發展?董明珠認為(wei) 互聯網就是一個(ge) 工具。“沒有實體(ti) 經濟,你工具幹什麽(me) 用?我說馬雲(yun) ,沒有實體(ti) 經濟,馬雲(yun) 就是死路一條。我們(men) 可能沒有互聯網,跟不上這個(ge) 時代,因為(wei) 互聯網是工具。我們(men) 作為(wei) 1400億(yi) ,甚至以後越來越多的時候,[杭州香港公司注冊(ce) 處]我們(men) 沒有互聯網工具我們(men) 依然能活下來。但是互聯網沒有實體(ti) 經濟你能活下去嗎?”
對於(yu) 實體(ti) 經濟來說,要堅持原則,走技術創新的道路,要改變別人。“隻有你領先別人,隻有用你的技術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給他帶來生活的改變,這就是我們(men) 的價(jia) 值。”
“你用材料堆出來的所謂的產(chan) 品質量,你依然沒有競爭(zheng) 力,你依然不會(hui) 得到世界上對你的尊重,因為(wei) 你沒有創造技術。”
她不忘提及雷軍(jun) 的小米手機。“小米的雷軍(jun) ,他就是一個(ge) 做手機的,他還讓別人給他加工,你有什麽(me) 含金量?你跟誰挑戰?”
即使小米依賴的粉絲(si) 經濟,她也不以為(wei) 然。“所謂現在的粉絲(si) 時代。我記得張天一就是個(ge) 賣米粉的,他說董姐,格力不好我也買(mai) 你的空調,因為(wei) 我對你這個(ge) 人,我相信你,不管你的空調好不好。但是用到不好的時候你還會(hui) 相信我嗎?不會(hui) 。所以我們(men) 不能欺騙別人對你的信任,所以製造業(ye) 應該堅持做得更好。”
董明珠多次強調了技術研發的重要性。“我們(men) 買(mai) 別人(的技術)就能買(mai) 來嗎?是買(mai) 不來的。需要自己突破,自己研究。”
但隨之而來的代價(jia) 就是法務費用提高,“因為(wei) 我們(men) 的官司太多了,別人都偷我的專(zhuan) 利。我講雷軍(jun) 的小米是小偷,我怎麽(me) 會(hui) 講錯呢?他不敢說。真的碰到我的人偷了我的專(zhuan) 利,那我就打他,被打的人都不告我,你旁邊急什麽(me) 。如果小偷我放過他,我們(men) 的中國創造遠不可能成立起來。”
她對目前專(zhuan) 利保護的現狀也表達了不滿,“現在我們(men) 國家經常說保護專(zhuan) 利,怎麽(me) 保護?每天拿我的專(zhuan) 利賣幾百萬(wan) 台,最後隻給我兩(liang) 百萬(wan) ,他賺了多少?他還會(hui) 偷。因為(wei) 付出的代價(jia) 太小了。那在我們(men) 一個(ge) 企業(ye) 創新,投入一個(ge) 研發技術,申請上億(yi) 資金投入一個(ge) 專(zhuan) 利研發,我們(men) 搞出來,輕而易舉(ju) 被別人偷了,那你氣憤不氣憤?所以我說打他還是輕的。”
她表示,中國今天真正成為(wei) 一個(ge) 大國、強國,實際上要靠實體(ti) 企業(ye) 創新。“網上有人在罵我,要不就是他競爭(zheng) 不過我,要不就是他看著我很難受,自己不想創新,還急。”
董明珠也分析了“智能化”的概念,她認為(wei) “要從(cong) 根上研究,才是真正為(wei) 我們(men) 國家在做技術創新,而不是簡單的所謂的智能化,組裝一下。現在我們(men) 很多都是買(mai) 外國的技術,在某個(ge) 時間內(nei) 買(mai) 外國的技術是對的,但是你最終還是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
她將小米手機與(yu) 自家的格力手機進行對比。“什麽(me) 叫智能產(chan) 品?我告訴大家我們(men) 格力手機已經出來了,我等會(hui) 兒(er) 可以給大家看一下。[杭州注冊(ce) 香港公司]但是我告訴大家一定比小米的手機好。我們(men) 的消費者手機半年就壞了,我們(men) 可以換。這就是我的企業(ye) 機會(hui) ,我就可以賺錢。你錯了,大部分的人三天兩(liang) 天就壞了去買(mai) 一個(ge) ,他拿多少錢一個(ge) 月呢?”
這恰與(yu) 演講之初她對哈佛大學中國案例的看法互相呼應:“沒有售後服務是最好的服務。作為(wei) 製造業(ye) 來講,要強調的是消費者內(nei) 心真正的需求就是你企業(ye) 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要將消費者需求作為(wei) 你利用的一個(ge) 概念來放大和欺騙消費者。”
以下為(wei) 董明珠部分演講實錄:
在哈佛大學有一個(ge) 案例,我們(men) 中國的,說他的售後服務好,我想中國製造需要售後服務嗎?如果中國製造把社會(hui) 服務作為(wei) 自己的支撐點和發展,你還有市場嗎?因為(wei) 我們(men) 中國從(cong) 物資匱乏的時代走向物資豐(feng) 富的時候,我們(men) 最怕的是買(mai) 一個(ge) 空調壞了怎麽(me) 辦?但是內(nei) 心不是需要單純的買(mai) 了壞了人家給我修,我覺得最期盼的不要修。但是我們(men) 在哈佛大學的案例裏麵,隻有這個(ge) 案例,就是中國。別人認為(wei) 你中國的產(chan) 品好嗎?別人講的是質量、技術案例,而我們(men) 講的是什麽(me) 案例?
所以我剛才講說,沒有售後服務是最好的服務。作為(wei) 製造業(ye) 來講,要強調的是消費者內(nei) 心真正的需求就是你企業(ye) 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要將消費者需求作為(wei) 你利用的一個(ge) 概念來放大和欺騙消費者。
所以在互聯網的時代,大家都講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什麽(me) ?我認為(wei) 互聯網就是一個(ge) 工具,沒有實體(ti) 經濟,你工具幹什麽(me) 用?我說馬雲(yun) ,沒有實體(ti) 經濟,馬雲(yun) 就是死路一條。我們(men) 可能沒有互聯網,跟不上這個(ge) 時代,因為(wei) 互聯網是工具。我們(men) 作為(wei) 1400億(yi) ,甚至以後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men) 沒有互聯網工具我們(men) 依然能活下來。但是互聯網沒有實體(ti) 經濟你能活下去嗎?
前天我在上海的時候聽一個(ge) 老師在講,美國把互聯網用到科技裏去了,德國把互聯網用到實體(ti) 經濟裏去,用到製造業(ye) 裏去了。我們(men) 中國把互聯網用到運輸領域,都是網上買(mai) 東(dong) 西。
究竟我們(men) 在互聯網時代該幹什麽(me) ?同樣給實體(ti) 經濟提出了一個(ge) 問題,我們(men) 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要走技術創新的道路,要改變別人。我們(men) 要走的是世界上領先的技術,隻有你領先別人,隻有用你的技術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給他帶來生活的改變,這就是我們(men) 的價(jia) 值。
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men) 的實體(ti) 經濟來了,我們(men) 也是經曆過不同的時期。我們(men) 從(cong) 1995年進行營銷改革以後,緊接著我們(men) 開始注重質量。你格力憑什麽(me) 說比別人好?就是一個(ge) 最好的辦法,格力空調裏麵重視鼓風機。因為(wei) 保證比別人係數高一點。所以你用材料堆出來的所謂的產(chan) 品質量,你依然沒有競爭(zheng) 力,你依然不會(hui) 得到世界上對你的尊重,因為(wei) 你沒有創造技術。
那麽(me) 2005年,我記得有一個(ge) 人跟我講,這時候同樣出現了幾大機會(hui) 。當時外國極力的推薦變頻技術,但是我們(men) 中國沒有。所以我們(men) 的國家的標準是什麽(me) 呢?是以這個(ge) 生產(chan) 廠家能不能生產(chan) 為(wei) 標準。那就是製造業(ye) ,隻有這樣我們(men) 中國的製造業(ye) 才能強大起來。
所以我們(men) 到了2001年的時候,我們(men) 遇到了最大的問題,就是管理的問題。當時我們(men) 管理最大的問題在哪裏?我們(men) 在開辦公會(hui) 的時候,我是2001年了總經理。我們(men) 討論的是現在的員工不聽話了,現在的年輕人不行了,不能吃苦,都是這些年輕人不好。但是後來我經過調查以後,我就說怎麽(me) 樣了解到市場真實的情況,我們(men) 的員工經常會(hui) 集體(ti) 罷工,集體(ti) 停線,當時我就設計了最笨的辦法,我說我們(men) 怎麽(me) 聽到他們(men) 的聲音?他們(men) 說有,我有總經理形象,設置一個(ge) 廠長辦公室,你認為(wei) 員工還敢罷工嗎?你就是形同虛設的所謂的監工。我們(men) 把總經理設在衛生間、食堂。我們(men) 最多一個(ge) 星期收到700多封信,大部分都是提出的是我們(men) 幹部隊伍的問題,管理者出問題的。因為(wei) 我們(men) 管理者手上有權利,哪個(ge) 員工對我好一點我就給他工資多。完全不講話的人,不討好的人你的工資就最低。但恰恰90%以上的員工都是默默無聞的,隻要一小部分做投機取巧的事。而我們(men) 的幹部隻給最小的部分帶來了利益,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反饋。我們(men) 在這個(ge) 過程中進行了改革,我們(men) 那年抓了一批幹部,把自己的權利為(wei) 自己所用。我們(men) 大家講腐敗是政府的問題,但是我告訴大家,腐敗無處不在,隻要有交易的地方都可能發生腐敗。
今天在座的有一部分企業(ye) 家,民營的有腐敗。我講個(ge) 腐敗的例子給你們(men) 聽。搬運工,你們(men) 認為(wei) 有學曆嗎?沒有。他怎麽(me) 可能腐敗?我告訴你隻要有交易,有需求就有腐敗。他什麽(me) 時候腐敗?他旺季的時候來搶貨就腐敗了。我塞一箱水給你,你就先給我發貨。我給你錢,我給你先發貨。這些是搬運工辦的事情,但是格力電器不行,因為(wei) 格力電器是交易。你的渠道裏麵,別人對你的企業(ye) 沒有信心的時候,你的企業(ye) 怎麽(me) 能做好?所以誠信,誠信不是說得好,是要做得好才行。所以我們(men) 當時可以講,對幹部整個(ge) 來講,我們(men) 強化了製度建設。所以格力電器有一整套的自己管理的模式。我們(men) 在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
我記得我做得好的時候,別人很多人到我的企業(ye) 來看,說董明珠你們(men) 是學的哪個(ge) 國家的經驗?我說學的是我自己的經驗。外國人來了,他無非是兩(liang) 個(ge) 眼睛一個(ge) 鼻子,如果他長了三個(ge) 眼睛,那我覺得他厲害。我們(men) 缺的是我們(men) 自己願意去挑戰自己,如果我們(men) 不願意挑戰自己,我們(men) 墨守成規,就不能賺錢。所以這樣的思維就決(jue) 定了你不能成為(wei) 創新的企業(ye) 。所以我講的是管理的重要性是核心,一個(ge) 企業(ye) 的文化很重要,如果沒有好的文化,這個(ge) 企業(ye) 沒辦法可持續發展。你今天做得好,不等於(yu) 明天做得好。
小米的雷軍(jun) ,他就是一個(ge) 做手機的,他還讓別人給他加工,你有什麽(me) 含金量?你跟誰挑戰?就是所謂現在的粉絲(si) 時代。我記得張天易就是個(ge) 賣米粉的,他說董姐,格力不好我也買(mai) 你的空調,因為(wei) 我對你這個(ge) 人,我相信你,不管你的空調好不好。但是用到不好的時候你還會(hui) 相信我嗎?不會(hui) 。所以我們(men) 不能欺騙別人對你的信任,所以製造業(ye) 應該堅持做得更好。
所以一個(ge) 企業(ye) 是不是能做得很好,並不是買(mai) 一個(ge) 技術回來,我們(men) 現在在哪裏買(mai) 技術呢?我們(men) 現在有競爭(zheng) 點。因為(wei) 技術永遠是在發展的,今天他賣給你的時候,意味著他可能有新的技術在儲(chu) 備。就像我們(men) 格力電器一樣,現在雙擊壓縮機中國最高級的是我們(men) 發明的,現在我更高級的出來了,我才能賣雙擊的。格力空調要比外麵的其他空調節能一半,什麽(me) 概念?他用100塊錢,我們(men) 就要50塊錢。我們(men) 前段時間在人民大會(hui) 堂終於(yu) 用上了格力的空調,2003年我當人大代表,我是做空調的,不用我的空調,我就很生氣。你沒有大機器,乖乖的隻能用別人的。我就發誓以後一定用格力的,十年以後用上了。那就是因為(wei) 我們(men) 自己研發出來的。
我們(men) 國家的工業(ye) 的產(chan) 品出不去,出不了國家,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冷卻技術必須是進口的。我們(men) 中國沒有人造,所以一旦工業(ye) 產(chan) 品出國的時候,走出國門到別人國家的時候,那個(ge) 配套的缺失,他就卡著你的脖子,走不出去。但現在我們(men) 的工業(ye) 產(chan) 品可以走出去的,因為(wei) 你們(men) 用的冷卻設備是我的。
我們(men) 買(mai) 別人就能買(mai) 來嗎?是買(mai) 不來的。需要自己突破,自己研究。所以當時人民大會(hui) 堂我覺得更自豪的第二件事情。他們(men) 用的空調是格力,空調必須有聲音,但是我們(men) 的空調裝到人民大會(hui) 堂之後說,原來還有這樣沒有聲音的空調。現在全部換上是我們(men) 中國製造的,這就是我講的技術創新是多麽(me) 重要。你說互聯網沒有這個(ge) 它行嗎?肯定不行。
但是互聯網究竟有什麽(me) 好處呢?我覺得好處很多。除了這點以外我們(men) 還在不斷的研究。我現在不僅(jin) 發明了無風空調,這是我的專(zhuan) 利。我們(men) 格力電器開股東(dong) 會(hui) 的時候大家說,因為(wei) 我們(men) 的財務審批製度要加費用,好像是100多萬(wan) ,1000多個(ge) 項目100萬(wan) 的審計費大家說很低。我要看他的速度,你做不就做,不做就拉倒。但是有一條,我的法務費用提高,因為(wei) 我們(men) 的官司太多了,別人都偷我的專(zhuan) 利。我講雷軍(jun) 的小米是小偷,我怎麽(me) 且會(hui) 講錯呢?他不敢說。真的碰到我的人偷了我的專(zhuan) 利,那我就打他,被打的人都不告我,你旁邊急什麽(me) 。如果小偷我放過他,我們(men) 的中國創造遠不可能成立起來。所以現在我們(men) 國家經常說保護專(zhuan) 利,怎麽(me) 保護?每天拿我的專(zhuan) 利賣幾百萬(wan) 台,最後隻給我兩(liang) 百萬(wan) ,他賺了多少?他還會(hui) 偷。因為(wei) 付出的代價(jia) 太小了。那在我們(men) 一個(ge) 企業(ye) 創新,投入一個(ge) 研發技術,申請上億(yi) 資金投入一個(ge) 專(zhuan) 利研發,我們(men) 搞出來,輕而易舉(ju) 被別人偷了,那你氣憤不氣憤?所以我說打他還是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