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lex Gibney的《史蒂夫·喬(qiao) 布斯:機器裏的男人》在三月份的西南偏南電影節上(SXSW)首映時,很多在場觀看的蘋果員工都憤而離席。
我對Gibney在此周的早些時候進行了采訪,[意大利公司注冊(ce) ]我了解到了他在創作這部紀錄片時的想法,也了解了蘋果的未來。
以下是作者Nilay Patel的提問以及導演Alex Gibney的回答。
Q:整部電影在更多的講述史蒂夫的前半生,對蘋果早期的和NeXT都有很細致的描寫(xie) 。那時,互聯網還沒有發展起來,喬(qiao) 布斯也還沒有能力左右自己的信息,所以當時還有很多關(guan) 於(yu) 他的新聞,大眾(zhong) 還可以媒體(ti) 來了解他。那時的他,看起來是更開放的。
當他再次回到蘋果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似乎變得封閉起來。我意識到這一點兒(er) 是因為(wei) ,即使是可以和喬(qiao) 布斯直接見麵的Isaacson(譯者注:Walter Isaacson,《喬(qiao) 布斯傳(chuan) 》的作者),也被喬(qiao) 布斯隔絕在了個(ge) 人之外。就算你去翻看蘋果或產(chan) 品的文化曆史,我們(men) 仍然難以看清這些產(chan) 品和曆史背後的喬(qiao) 布斯。那你創作時,有糾結於(yu) 此麽(me) ?你是怎樣跨過這個(ge) 障礙的?
A:我從(cong) 不認為(wei) 喬(qiao) 布斯在隔絕其他人,他隻不過是專(zhuan) 注於(yu) 自我建設罷了。另外關(guan) 於(yu) 喬(qiao) 布斯早期的問題,你說的對,他當時還不能控製社會(hui) 上對於(yu) 他的言論,但後來他有了一些能力,能夠對此進行幹預。對我來說,早期的喬(qiao) 布斯和後期的喬(qiao) 布斯有著巨大的不同。
Brent Schlender和Rick Tetzeli聯合創作的《成為(wei) 喬(qiao) 布斯》從(cong) 人性的角度對喬(qiao) 布斯進行了描寫(xie) 。我不確定我是否同意這本書(shu) 的觀點。我想喬(qiao) 布斯本人也是一樣的。(譯者注:喬(qiao) 布斯本人在該書(shu) 出版之前堅持不看書(shu) 稿,為(wei) 的給艾薩克森足夠的自由去寫(xie) 作,但直到喬(qiao) 布斯去世時,該書(shu) 仍未出版)當他後來有了權力,除了台上他想展示給你的,大家很難看到他更多的東(dong) 西。他開始左右外界對自己的描述,首當其衝(chong) 的就是Walter Isaacson用作當封麵的圖片(譯者注:指Walter Isaacson所著的《喬(qiao) 布斯傳(chuan) 》的封麵)。
喬(qiao) 布斯對於(yu) 自己的圖片一直控製得很謹慎,他一直認為(wei) 這是蘋果公司的一部分。他也從(cong) 不允許自己的得力左右手在公開場合討論他的私事。他總是很堅持。某種程度上,這確實與(yu) 外界建立起來了一道牆,但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做著這些。最終他成功塑造了一個(ge) 形象,好像他生來如此。
Q:之前這部電影首映時,Eddy Cue(譯者注:蘋果副總裁)發推表示“這不是我認識的史蒂夫。”你如何回應這種抨擊?
A:我不知道要如何回應它們(men) 。首先,我不確定Cue在西南偏南電影節(SXSW)上。我們(men) 真的確定他當時在麽(me) ?但我確定當時有一大批蘋果員工在那裏。但你知道,這隻是他的個(ge) 人觀點。我可以告訴你很多在場的蘋果高層都看了我的這部電影,還有那些不必顧忌蘋果口碑的蘋果前高層們(men) ,都認為(wei) 電影對喬(qiao) 布斯的描寫(xie) 十分準確。
Q:史蒂夫去世之後,他的形象管理似乎被持續了下去,幾乎沒有一個(ge) 關(guan) 於(yu) 他的真實故事問世。尤其是他對於(yu) 蘋果後期產(chan) 品的決(jue) 策過程至今仍未被披露,這也是我認為(wei) 喬(qiao) 布斯隔絕外界的原因。像喬(qiao) 布斯不付錢給Woz(譯者注:蘋果的聯合創始人Stephen Gary Wozniak)開發“Breakout(譯者注:Breakout是蘋果聯合創始人Stephen Gary Wozniak開發的一款遊戲)”和第一代Mac的故事都基本問世了。但是我們(men) 卻對iphoness知之甚少,而對於(yu) ipads和產(chan) 品的誕生過程根本是一無所知。你認為(wei) 蘋果為(wei) 何堅持這樣做?
A:我認為(wei) 他們(men) 之所以這樣堅持,是為(wei) 了延續喬(qiao) 布斯作為(wei) 產(chan) 品主要推動者的形象。因為(wei) 前期的喬(qiao) 布斯的確主導了蘋果的產(chan) 品,而後期的喬(qiao) 布斯不僅(jin) 除了是產(chan) 品主導人,更是講故事的人。他需要平衡兩(liang) 者。但蘋果除了他,還有很多其他人也為(wei) 此做了巨大努力。
我雖不在蘋果,但是聽那裏的人告訴我,史蒂夫不是那種每天來到辦公室然後列好每日工作清單的人。他更像是樂(le) 隊隊長,他知道召集最優(you) 秀的音樂(le) 家才是對樂(le) 隊最重要的。我認為(wei) 他之所以堅持不讓自己真是形象曝光,是為(wei) 了讓大眾(zhong) 認為(wei) 史蒂夫無所不能,這樣有利於(yu) 蘋果公司的業(ye) 績。希望大家認為(wei) 他就是大維齊爾(譯者注:表示蘇丹以下最高級的大臣,相當於(yu) 宰相的職務,擁有絕對的代理權),認為(wei) 他能夠預測未來,每晚回家後都在思考下一代產(chan) 品和新科技,思考如何將這些設想變為(wei) 現實。但我認為(wei) 他並不是那樣的。史蒂夫是個(ge) 會(hui) 講故事的人,但不是一個(ge) 真正的發明家。這是一個(ge) 史蒂夫不想讓所有人知道的事。
Q:在影片中,你有幾次回歸到有關(guan) 喬(qiao) 布斯“講故事”的這個(ge) 主題中來,但是我認為(wei) 你剛所說的“史蒂夫是個(ge) 會(hui) 講故事的人,但不是一個(ge) 真正的發明家”這一觀點,其實在影片中展現得無比清晰。但為(wei) 何沒有將此以一個(ge) 更加直白的方式呈現呢?
A:是這樣,有些時候我會(hui) 認為(wei) ,將內(nei) 容從(cong) 影片中抽離是件好事,但其實我想說的,想表達的都已經很自然地蘊含在其中了。當你聽到Jon Rubinstein(譯者注:曾為(wei) 蘋果硬件技術業(ye) 務高級副總裁,被稱為(wei) ipods之父)介紹說ipods這條產(chan) 品線是如何組建的,很顯然,他們(men) 當時是想要做一個(ge) 音樂(le) 播放器,但是又還沒有想明白具體(ti) 要怎麽(me) 來著手,直到Jon發現了那小型驅動裝置。這實際上隻是截取一個(ge) 小片段,表現了一個(ge) 側(ce) 麵。因為(wei) 這畢竟不是一部科技電影,並不是要真來跟大家說每一個(ge) 產(chan) 品時怎樣被創造出來。更多的,我覺得是關(guan) 於(yu) 價(jia) 值觀、理念這樣的東(dong) 西吧,我想。但是,影片中肯定會(hui) 有些許的片段來展示,這些虛的理念、價(jia) 值觀是如何被踐行的。
我認為(wei) ,人們(men) 應該仔細看看喬(qiao) 布斯重返蘋果的那個(ge) 片段。 那些力挽狂瀾,讓蘋果重歸王座的所謂“夢之隊”,其實在喬(qiao) 布斯回歸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就緒了。
我想這些都已經在電影中展示了,盡管作為(wei) 一個(ge) 講述者,我並不排斥直白地說: “這裏很重要,認真看這部分。”但我更想要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含蓄地表達出來。
Q:你說這不是一部講述科技的電影,是一部講述價(jia) 值觀的電影。你非常尖銳地強調了我們(men) 不必一定要把他早期的、善於(yu) 掌控全局的叛逆價(jia) 值觀和後來保護大局的價(jia) 值觀聯係到一起。作為(wei) 一個(ge) 經常報道蘋果公司新聞的人,我認為(wei) 這很有趣。
A:對於(yu) 我來說,這是關(guan) 於(yu) 他個(ge) 人和成長最顯著的一些事情。雖然他並不認為(wei) 自己有反主流文化,但我覺得他真的被反主流文化影響並留下了更加根深蒂固的價(jia) 值觀,這一方麵是由反主流文化造成的,一方麵是他在印度的尋求啟蒙之旅造成的。(譯者注:喬(qiao) 布斯1974年去印度尋求啟蒙,並在1976年創建蘋果公司)
喬(qiao) 布斯很擅長於(yu) 創造概念,其實我也認為(wei) 這樣才能達成我們(men) 更高的理想。也就是說,我們(men) 要“不走尋常路”。馬丁·路德·金、甘地、羅莎·帕克斯、愛因斯坦都是這樣做的。但說實在的,蘋果的脫俗方式又和他們(men) 的不太一樣。從(cong) 公司角度來說,蘋果和其他公司間並沒有任何不同。他們(men) 的運營方式都是非常常規的,但是他們(men) 的商品卻不是。當史蒂夫將禪的思想融入到他的產(chan) 品上之後,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因為(wei) 產(chan) 品將自己和人們(men) 連接起來,再加上很美的外觀設計,人們(men) 會(hui) 對自然對它趨之若鶩。這也就是ipods成為(wei) 顛覆性產(chan) 品的原因。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在日本度過了一段非常放鬆的日子,並因此變成了一個(ge) 更加慈悲的人。但最終即使蘋果的業(ye) 務已經鋪進了中國,他卻從(cong) 沒到過那裏,從(cong) 沒。
這很有趣。Tim Cook(譯者注:蘋果現任CEO)經常去中國,他也會(hui) 經常地聊到中國。
Tim Cook 和 Jon Rubinstein都是。Jon Rubinstein常去中國,以至於(yu) 飛機上的空姐都認識他了,一次他沒坐3B而是坐在3C時,空姐都會(hui) 問他:“等等,你不需要換回老位置麽(me) ?”
Q:影片中提到了Lisa,很明顯她在喬(qiao) 布斯早期生涯的描繪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你沒有提到他在蘋果工作之外的生活。沒有提到他的妻子,三個(ge) 孩子,甚至沒有提一下皮克斯。你為(wei) 什麽(me) 會(hui) 做這樣的處理?
A:我也曾很糾結這個(ge) 問題,特別是Lisa(譯者注:喬(qiao) 布斯的長女)和Chrisann Brennan(譯者注:喬(qiao) 布斯第一任女友)的處理。但我認為(wei) 現在的處理是合理的,因為(wei) Lisa有參與(yu) 到公司裏,但我沒有花很長時間拍Laurene和其他孩子們(men) 。畢竟,喬(qiao) 布斯還把一個(ge) 電腦命名為(wei) “Lisa”。而且根據電影其他情節,如果混淆了真實生活和機器會(hui) 是很心酸的事,電影的其他議題都是關(guan) 於(yu) 我們(men) 如何使用科技。
Q:在影片的片尾,你說其實你也是一個(ge) 蘋果粉,你對喬(qiao) 布斯的神話也十分買(mai) 賬。那你認為(wei) 在喬(qiao) 布斯去世之後,蘋果的神話還存在麽(me) ?下周我會(hui) 去蘋果的發布會(hui) ,我認為(wei) 一切都變了。從(cong) 很多方麵,我都感受到蘋果現在和別家公司越來越像。盡管他們(men) 的產(chan) 品依然很棒,但是...
A:他們(men) 的產(chan) 品真的很棒。但拍完這部電影之後,我不確定是否它們(men) 能永遠這樣。我曾經對蘋果表有很大的興(xing) 趣。
我的意思是當一個(ge) 人全權為(wei) 一家公司的銷售負責時,公司所有的紅利和未來發展都係於(yu) 一人,他會(hui) 告訴你公司接下來會(hui) 發生什麽(me) ,然後一旦這個(ge) 人離開時,我們(men) 就會(hui) 感到很失望。喬(qiao) 布斯有一係列的計劃,但這裏並不包括他要將自己和蘋果的秘密介紹給世界。所以,當喬(qiao) 布斯不在時,我們(men) 不可避免地會(hui) 覺得蘋果不一樣了。
Q:你覺得,沒有了喬(qiao) 布斯賦予蘋果的這些,他們(men) 還能成功嗎?
A:我認為(wei) 他們(men) 能成功。畢竟這是一家聚集著諸多優(you) 秀人才的大公司。但是他們(men) 需要想明白,該為(wei) 自己做哪些改變。
Q:但是公司中尚留有一絲(si) 喬(qiao) 布斯的冷酷專(zhuan) 製,這似乎不是什麽(me) 需要保留的好東(dong) 西。果粉們(men) 對於(yu) 他們(men) 不喜歡的東(dong) 西可是出了名的不留情麵,像它們(men) 對於(yu) 電影的批評,你都收到了什麽(me) 樣的反饋?
A:老實說,到目前為(wei) 止還不錯。也許果粉們(men) 在克製。我知道有一些蘋果的工作人員在放映現場直接暴走的,但是,這也是能料想得到的。我是說,如果你攻擊教皇或者說道些有關(guan) 教皇逆耳之言,那多數的天主教徒必然是不會(hui) 喜歡的。Mac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wei) 了一種邪教,而我想在我的影片中,保留一定質疑的空間,不僅(jin) 是針對史蒂夫,其實他本人的某些點我還是非常欣賞的,也提出了“我們(men) 是誰”,“我的價(jia) 值觀是是麽(me) ”的問題。這部影片不僅(jin) 涉及到商業(ye) ,同時也講述科技,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東(dong) 西,而不是我是否又對喬(qiao) 布斯有什麽(me) 大不敬。我希望蘋果員工來看這部電影,來麵對它,然後討論。我拍這部電影就是為(wei) 了引發討論,讓人們(men) 能夠在離開影院或者關(guan) 掉電腦後能靜靜地思考一些問題。
Q:你提到了教皇提到了邪教,你拍攝了電影撥開迷霧這樣一部講述科學教的影片。那麽(me) 我想,人們(men) 對於(yu) 蘋果的狂熱崇拜,對於(yu) 這家公司以及喬(qiao) 布斯本人的近乎宗教般的迷戀,這些東(dong) 西是否在敲打著你?他們(men) 是否有相似之處?
A:是的,其實是有某種程度上的類似。我並不想過分渲染這些,因為(wei) 科學教其實是在極力濫用人權並將其作為(wei) L. Ron Hubbard公平遊戲的教義(yi) 。而蘋果並非如此,它是一自己企業(ye) 獨特的方式,使批評者置身嚴(yan) 冬,一絲(si) 不苟地捍衛自身形象。我不認為(wei) 這是一件好事。從(cong) 某種角度上,[意大利注冊(ce) 公司]蘋果某些讓我感覺不舒服的地方與(yu) 之前所提及的東(dong) 西,是有相似的。
我是說,這其實也挺有趣,我有時候會(hui) 同時進行好幾個(ge) 項目,我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是如此,我拍James Brown、拍科學教,最後這兩(liang) 部影片中的某些特質都在我不經意間表達在了喬(qiao) 布斯的這部影片中來。
Q:你覺得喬(qiao) 布斯的貢獻是什麽(me) ?
A:喬(qiao) 布斯真正的貢獻在於(yu) 他在人與(yu) 計算機之間建立了一種深深的聯係。我真心覺得這是他的天賦,而他也確實借此獲得了成功。我認為(wei) ,問題在於(yu) 人們(men) 現在在開始看到這樣一種強關(guan) 係的不太好的一麵。諸如,人們(men) 會(hui) 不停的盯著iphoness看,而非專(zhuan) 注於(yu) 談話中,就像我一樣,這可能就會(hui) 是個(ge) 小問題。而我認為(wei) 這種強聯係也無知無覺地植入了喬(qiao) 布斯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