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1月7日公布,截止去年12月31日,共收到21份數碼銀行牌照的申請,其中包括7份全數碼銀行牌照(digital full bank licences)申請,以及14份數碼批發銀行執照(digital wholesale bank license)申請。
MAS表示,不同申請者對此表達了強烈的興(xing) 趣,“包括電商公司、科技公司、電信企業(ye) 、金融科技公司(比如網上融資平台以及支付服務提供者)以及金融機構。大部分的申請者為(wei) 財團,他們(men) 試圖集合各自的優(you) 勢。”
同時,MAS表示,將會(hui) 根據不同申請者提出的申請進行評估,包括如何使用創新科技滿足客戶需要,穩健、持續管理數碼銀行的能力以及對新加坡作為(wei) 金融中心的地位作出的貢獻等。據悉,MAS將於(yu) 6月公布評估結果,獲得牌照的申請者將於(yu) 2021年年中開始營運。
今年將發五張數字銀行牌照
該局去年宣布,將於(yu) 今年中發出5張數字銀行牌照,分別為(wei) 2張零售數字銀行牌照,及3張批發數字銀行牌照。其中,全數碼銀行將可以吸收零售存款,而數碼批發數字銀行則主要服務中小企業(ye) 以及非零售客戶。
“全數碼銀行銀行”牌照,將授予企業(ye) 為(wei) 零售、非零售銀行客戶提供存款等金融服務的權利,對申請公司的要求也相對嚴(yan) 格,公司總部必須設在新加坡,並由新加坡人控股。而“數碼批發銀行”牌照,對申請人的條件相對寬鬆,公司可由外國公司控股。
尚乘集團與(yu) 小米金融、新能源集團及 Funding Societies則於(yu) 同日宣布,已於(yu) 去年底向新加坡MAS,正式申請設立新加坡數碼批發銀行。小米去年與(yu) 尚乘的合資公司已在香港獲得虛擬銀行牌照,取名為(wei) “天星銀行”。
小米表示,在新加坡與(yu) 香港兩(liang) 地申請銀行牌照,期望為(wei) 東(dong) 南亞(ya) 和大灣區的中小企業(ye) 提供顛覆性的金融平台銀行方案,滿足不同企業(ye) 用戶全周期的發展需求,也會(hui) 發揮“5G+AIoT(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優(you) 勢,與(yu) 多方共同提供優(you) 質服務。
本地三大銀行麵臨(lin) 顛覆?
據了解,其他申請者包括阿裏巴巴旗下螞蟻金服、網約車平台“Grab”與(yu) 新加坡電信公司(Singtel)組成的財團,以及OSIM母公司V3 Group的財團等。在港上市的新加坡電競公司雷蛇(01337) 此前宣布旗下金融科技分支“Razer Fintech”牽頭的財團亦已提交申請全麵數碼銀行牌照,設立“Razer Youth Bank”。
截止2018年,新加坡擁有3家本地銀行和117家外資銀行,本地銀行為(wei) 星展銀行DBS、華僑(qiao) 銀行OCBC和大華銀行UOB。這三家本地銀行占有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銀行業(ye) 近乎飽和。
“虛擬銀行可能對新加坡三大銀行構成巨大威脅。新持牌機構很可能有資金雄厚的後台。他們(men) 可能製定‘超越銀行’的重大戰略,掀起顛覆大潮。”IBM 全球市場部銀行與(yu) 金融市場全球行業(ye) 總經理Likhit Wagle表示。
事實上,亞(ya) 洲虛擬銀行浪潮早已來勢洶洶。自去年3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已向八家虛擬銀行頒發牌照,韓國早在2017年已有兩(liang) 家虛擬銀行開業(ye) ,分別為(wei) K-Bank和Kakao Bank,K-Bank在開業(ye) 15小時內(nei) ,獲1.5萬(wan) 人開戶,而Kakao Bank則在開業(ye) 五日內(nei) 新開戶口數目達100萬(wan) 。然而,這兩(liang) 家虛擬銀行仍然未能實現盈利,2018年共計虧(kui) 損 7800 萬(wan)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