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0日新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第四次報價(jia) 出爐前,央行於(yu) 11月18日及11月19日連續兩(liang) 天分別進行了1800億(yi) 元、1200億(yi) 元的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較此前下降5個(ge) 基點至2.5%。此舉(ju) 在分析人士看來是為(wei) 了進一步壓低銀行資金成本,從(cong) 而順利引導1年期LPR報價(jia) 再次下行。
而這兩(liang) 次7天逆回購操作共計3000億(yi) 元資金也將於(yu) 本周到期,央行是否會(hui) 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來維護市場流動性?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wei) 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央行的逆回購主要是為(wei) 了對資金的期限和結構性失衡進行調節。目前銀行體(ti) 係的流動性處於(yu) 合理充裕的水平,理論上來講,月末增加的財政支出可以對衝(chong) 到期的逆回購,因此對市場流動性不會(hui) 產(chan) 生很大的影響,央行本周應該不會(hui) 有逆回購的動作。
時近年末,展望12月份資金麵,將有4735億(yi) 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同時,從(cong) 往年來看,臨(lin) 近跨年時,繳稅、繳準、政府債(zhai) 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疊加跨季資金需求上升,且年末財政集中支出與(yu) 流動性收緊時點存在錯位,銀行間市場資金麵往往呈現收緊態勢,尤其是跨年資金利率上行顯著。
“11月初有4035億(yi) 元的MLF到期,進一步考慮到即將到期的逆回購,目前在年內(nei) 應該還會(hui) 再開展MLF,達到穩定市場流動性和穩定匯率的目的。”盤和林認為(wei) ,在寬鬆的政策環境下,利率應該也會(hui) 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不過幅度應該有限。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央行下一階段將“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而在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則是表示“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市場利率水平合理穩定” 。可以看到,逆周期調節力度開始加大——由二季度的“適時適度”轉變為(wei) “加強”。
在盤和林看來,年末央行大概率會(hui) 執行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MLF和逆回購的利率應該會(hui) 進一步下調。一方麵考慮到實體(ti) 經濟需要一個(ge) 相對穩定的寬鬆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麵,目前我國正在開展LPR改革,LPR未來將會(hui) 和市場利率掛鉤,需要一些過渡性操作 。
川財證券研報認為(wei) ,逆周期調節多次提及,央行可能采取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排除央行12月份再度降準,以改善商業(ye) 銀行流動性指標的可能性。
中信證券研報中預計,2020年貨幣政策需要兼顧逆周期調節和穩定通脹預期的雙重目標,在長期轉型和短期增長的權衡中,重點在於(yu) 穩定市場預期。在數量工具上,短期以定向操作為(wei) 主,料全年仍有定向降準空間;中長期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機製,預計拉長期限、擴大範圍為(wei) 方向。在利率工具上,MLF可能多次小幅下調,空間關(guan) 注增長要求、節奏關(guan) 注通脹預期和LPR運用實際;利率傳(chuan) 導體(ti) 係繼續完善,MLF-LPR形成機製或將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