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大亞第一城”遭維權 大亞聖象大股東危機升級

在證券時報報道公司麵臨(lin) 8億(yi) 元債(zhai) 務危機後,鎮江丹陽市政府次日即召集大亞(ya) 集團、地方金融監管局以及相關(guan) 銀行舉(ju) 行專(zhuan) 題協調會(hui) 。記者獲取的會(hui) 議紀要顯示,“訴訟及股權凍結對公司形象和正常融資、轉續貸造成了一定影響”。會(hui) 議上要求“各銀行要積極配合屬地政府,采取一致行動,不因為(wei) 江蘇晶工工具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ye) 擔保出險而采取進一步的法律措施”。就在不久前,招商銀行鎮江分行宣布合計1.5億(yi) 元貸款提前到期。

大亞(ya) 集團遇到的危機不止於(yu) 此,該公司在當地開發的高端樓盤“大亞(ya) 第一城”,因遲遲沒有辦理房產(chan) 證而遭業(ye) 主維權。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大亞(ya) 集團已將土地證抵押給江蘇銀行,導致沒辦法用土地證辦理房產(chan) 證。

銀行催債(zhai)

記者獲悉,丹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亞(ya) 集團因股權之爭(zheng) 而引發銀行貸款逾期的問題。此前在7月30日,丹陽市政府、鎮江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guan) 領導就曾召開大亞(ya) 集團專(zhuan) 題協調會(hui) 。參會(hui) 者包括工商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丹陽農(nong) 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相關(guan) 人員,會(hui) 議對大亞(ya) 集團目前到期銀行貸款無法正常續貸等事項進行了研究討論。

會(hui) 議上指出,由於(yu) 大亞(ya) 集團股東(dong) 之間發生股權糾紛,企業(ye) 銀行貸款到期,在轉續貸銀行授信過程中,缺乏股東(dong) 一致意見及簽字,今年7月至今已引發3.6億(yi) 元銀行貸款逾期。

會(hui) 議指出,各銀行要積極配合屬地政府,采取一致行動,加強銀企溝通,主動向上級行爭(zheng) 取政策,不因大亞(ya) 集團此次人為(wei) 造成的逾期欠息而單方麵采取法律措施或提前宣布貸款到期。各銀行要加快審批流程,不擅自壓降大亞(ya) 集團的授信額度,大亞(ya) 集團後續到期的貸款應正常審批。加快辦理相關(guan) 手續,對協調的資金封閉運行,各銀行應積極向上級行溝通協調,盡快完成貸款續轉,且不因此而下調大亞(ya) 集團的信用等級。

但有銀行已經坐不住了。招商銀行鎮江分行宣布合計1.5億(yi) 元貸款提前到期,並要求大亞(ya) 集團立即履行擔保責任,歸還借款人所欠全部貸款本息,而建設銀行已追加凍結大亞(ya) 集團所持有的江蘇銀行1000萬(wan) 股股權。

開會(hui) 協調

在證券時報報道大亞(ya) 集團麵臨(lin) 8億(yi) 債(zhai) 務危機後,鎮江丹陽市政府於(yu) 8月20日再次召集大亞(ya) 集團、金融監管局以及相關(guan) 銀行舉(ju) 行專(zhuan) 題協調會(hui) 。會(hui) 議紀要顯示:大亞(ya) 集團為(wei) 江蘇晶工工具有限公司、江蘇精工特種材料有限公司、江蘇晶穀米機有限公司融資提供擔保,近期上述3家企業(ye) 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導致銀行貸款出現逾期,大亞(ya) 集團承擔連帶責任,訴訟及股權凍結對公司形象和正常融資、轉續貸造成了一定影響。

會(hui) 議紀要提供的《大亞(ya) 集團提供擔保情況匯總表》顯示,大亞(ya) 集團為(wei) 上述三家公司擔保金額為(wei) 3.38億(yi) 元,貸款銀行共計11家銀行。其中2家銀行合計3400萬(wan) 元已起訴並代償(chang) ,3家銀行合計1.55億(yi) 元已起訴並執行,3家銀行合計9890萬(wan) 元已起訴未執行,另外還有3家銀行合計5000萬(wan) 元未起訴。

會(hui) 議指出,各銀行要積極配合屬地政府,采取一致行動,不因為(wei) 江蘇晶工工具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ye) 擔保出險而采取進一步的法律措施。大亞(ya) 集團應與(yu) 各銀行積極溝通,針對擔保問題,談好方案後,各銀行以最快的速度解除法律措施,有效化解擔保風險。會(hui) 議同時要求大亞(ya) 內(nei) 部加強溝通,緩和矛盾,齊心協力解決(jue) 金融問題。

業(ye) 主維權

前述協調會(hui) 中指出,近期公司內(nei) 部股權糾紛已經得到有效解決(jue) ,轉續貸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目前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穩定,發展勢頭良好。

“這次協調會(hui) 說到底,還是為(wei) 了安撫銀行。”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大亞(ya) 集團作為(wei) 一家家族企業(ye) ,創始人陳興(xing) 康的遺霜戴品哎將股權轉讓給大兒(er) 子陳建軍(jun) 的做法“不合情理”,結果隻能是導致家庭矛盾的爆發,最終影響大亞(ya) 集團的平穩發展。另外兩(liang) 名子女的核心訴求,就是希望母親(qin) 能平等對待子女,他們(men) 希望拿到屬於(yu) 自己的股份,並且讓所有子女都參與(yu) 大亞(ya) 集團的管理,“總要有個(ge) 交代,不能一言堂。”據了解,關(guan) 於(yu) 大亞(ya) 集團控製權紛爭(zheng) 目前並未終結,雙方仍有尚未結案的訴訟。

大亞(ya) 集團遇到的危機,不止影響到了銀行,還影響到了公司不少業(ye) 主。該公司在當地開發的高端樓盤“大亞(ya) 第一城”,因遲遲沒有辦理房產(chan) 證而遭業(ye) 主維權。早在兩(liang) 個(ge) 月前,就曾有大亞(ya) 第一城業(ye) 主向證券時報記者反映相關(guan) 問題。

據了解,該樓盤開發商由大亞(ya) 集團子公司大亞(ya) 置業(ye) 開發,涉事樓盤2018年12月份交付,合同寫(xie) 明90天內(nei) 辦理房產(chan) 證,如今半年過去了,大亞(ya) 方麵仍未辦理房產(chan) 證,此後業(ye) 主多次向相關(guan) 部門投訴。今年7月14日,有業(ye) 主在大亞(ya) 第一城門口拉橫幅維權,並與(yu) 保安發生肢體(ti) 接觸。

事實上,大亞(ya) 第一城違約背後,與(yu) 其債(zhai) 務危機有著直接關(guan) 係。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大亞(ya) 集團因債(zhai) 務問題已將小區土地證抵押給江蘇銀行,但因為(wei) 如今出現債(zhai) 務危機,導致土地證遲遲沒能拿回,因此無法為(wei) 業(ye) 主辦理房產(chan) 證,而業(ye) 主就這樣尷尬變身“背鍋俠(xia) ”。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