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各期貨公司在資管業(ye) 務上的投入重點在“人”,而這項投入似乎已開始顯效。
談及期貨公司的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多數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這是一項新的“老大難”業(ye) 務,多年投入未見成效。人才的缺失是期貨資管業(ye) 務難以打開局麵的主因。而近期,由於(yu) 經紀業(ye) 務收入下降趨勢已定,不少期貨公司開始加碼資管業(ye) 務,重點開發CTA產(chan) 品和FOF類產(chan) 品。不少公司重金邀請各方“民間高手”加盟,以彌補在人才和專(zhuan) 業(ye) 性上的不足。
中期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期貨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收入共計1.05億(yi) 元,而此前5個(ge) 月的資管業(ye) 務月均收入約為(wei) 5000萬(wan) 元。今年上半年,期貨資管業(ye) 務有3個(ge) 月的月度淨利潤為(wei) 負,至6月則一改此前頹勢,月度淨利潤達5352.25萬(wan) 元。
收入大增和業(ye) 績扭虧(kui) 的背後,支出情況也值得關(guan) 注。上證報統計發現,上半年,在期貨資管業(ye) 務支出構成中,人員薪資福利占比均在七成左右。也就是說,期貨資管業(ye) 務的支出大頭都用在了員工薪酬上。
“人才的缺失是期貨資管業(ye) 務發展中的主要問題。”華鑫期貨董事長何曉斌指出,期貨公司開展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其先天劣勢在於(yu) 缺乏期貨期權等衍生品投資交易的經驗,專(zhuan) 業(ye) 性不足。因此,人才的引進是業(ye) 務發展的必要條件,期貨公司可通過薪酬待遇、激勵機製、創業(ye) 文化等吸引到一些專(zhuan) 業(ye) 人才來做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在解決(jue) 了最關(guan) 鍵的專(zhuan) 業(ye) 性問題後,期貨資管就一定會(hui) 發展起來。
投入方麵,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期貨公司實施增資。7月31日,中信證券公告,董事會(hui) 同意對子公司中信期貨增資19.95億(yi) 元,將其注冊(ce) 資本由16.05億(yi) 元增至36億(yi) 元。此前,還有多家期貨公司完成了增資,如國泰君安期貨、海證期貨、晟鑫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等。
據了解,多數期貨公司將所獲增資投向了創新業(ye) 務,主要是擴大風險管理業(ye) 務和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的規模。
以期貨行業(ye) 龍頭為(wei) 例,今年上半年,永安期貨資管業(ye) 務呈上升態勢。公司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資管業(ye) 務收入1090.22萬(wan) 元,較去年同期幾乎翻倍。對於(yu) 在期貨資管領域所麵臨(lin) 的激烈競爭(zheng) ,永安期貨表示,公司正在向全資產(chan) 配置轉型,主要從(cong) 三方麵著手:一是抓好優(you) 質資產(chan) ,以統分結合的方式開發優(you) 秀投顧;二是加強與(yu) 大型機構的資金對接;三是做好FOF等自主品牌的產(chan) 品創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