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飽含著市場對專(zhuan) 業(ye) 機構投資者的種種期望,國內(nei) 首批基金管理公司誕生,拉開了公募基金行業(ye) 發展的大幕。再回首,公募基金行業(ye) 已形成以《基金法》為(wei) 核心的完善規則體(ti) 係,保證了行業(ye) 規範發展,迄今未出現重大係統性風險,並且“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行業(ye) 格局已經形成。同時,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達1.66萬(wan) 億(yi) 元,為(wei) 養(yang) 老金保值增值作出重要貢獻,並積極發揮機構投資者功能,助力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可以說,通過不斷自我提升,公募基金在資產(chan) 管理行業(ye) 中樹立了良好的標杆典範。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公募基金行業(ye) 更要不忘初心,以服務實體(ti) 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發展普惠金融為(wei) 目標,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中更為(wei) 全麵、主動地發揮機構投資者功能,邁上基業(ye) 長青新征程。
完善製度堅守本源
中國公募基金業(ye) 從(cong) 誕生至今,一直得到製度建設的“保駕護航”。1997年,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奠定了公募基金行業(ye) 規範發展的基礎。此後一年,國內(nei) 首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誕生。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公募基金行業(ye) 不斷完善各項法律法規、自律製度,已形成以《基金法》為(wei) 核心,涵蓋不同環節的規則體(ti) 係,從(cong) 法規層麵落實了基金管理人的忠誠義(yi) 務與(yu) 專(zhuan) 業(ye) 義(yi) 務。基金托管製度被理財行業(ye) 廣泛效仿;基金行業(ye) 內(nei) 控製度為(wei) 財富管理行業(ye) 樹立標杆;完善的信息披露規範體(ti) 係及XBRL商業(ye) 語言的運用令基金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便於(yu) 計算機處理,易於(yu) 市場監督;嚴(yan) 格的估值標準保證基金資產(chan) 的公允性;投資比例限製有效防範風險,保障投資者權益。在上述一係列製度體(ti) 係的保障下,公募基金行業(ye) 迄今沒有出現重大係統性風險,投資者權益得到有力保護。
“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是資產(chan) 管理行業(ye) 之本源。公募基金行業(ye) 自誕生之初,就堅守本源業(ye) 務,恪守“賣者盡責,買(mai) 者自負”原則,並率先推出銷售適當性製度,使尊重契約精神的委托理財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奠定了財富管理行業(ye) 理財文化的根基。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通過製度建設,公募基金業(ye) 既保證了行業(ye) 規範發展,又促進了行業(ye) 變革。例如,2013年,在“放鬆管製、加強監管”思路指導下,《證券投資基金法》完成修訂,放寬基金發行審核、放開專(zhuan) 業(ye) 人士持有基金公司股權等一係列製度瓶頸的突破,推動基金行業(ye) 向更為(wei) 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在產(chan) 品層麵,公募基金產(chan) 品體(ti) 係不斷豐(feng) 富,投資範圍逐步擴展,特別是近日首批公募FOF產(chan) 品開始發行,實現了底層資產(chan) 投資與(yu) 大類資產(chan) 配置的專(zhuan) 業(ye) 化分工;REITs產(chan) 品也在積極研究推進中。在公司治理層麵,公募基金公司控股股東(dong) 已呈多元化格局,並引入更為(wei) 靈活的激勵約束機製,股東(dong) 、核心員工與(yu) 投資者利益一致的公司治理體(ti) 係日臻完善。同時,相當一部分基金管理公司開始根據自身在產(chan) 品風格、渠道策略、人才資源等方麵的優(you) 勢選擇專(zhuan) 業(ye) 化、多元化發展路徑,行業(ye) 逐步形成差異化的戰略發展格局,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局麵。
普惠大眾(zhong) 踐行責任投資
正所謂“矩不正,不可為(wei) 方;規不正,不可為(wei) 圓”,與(yu) 時俱進的製度建設為(wei) 行業(ye) 發展保駕護航,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穩步增長,長期業(ye) 績表現良好。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e) 協會(hui) 統計,截至2017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為(wei) 123家,產(chan) 品數量4419隻,管理規模達10.07萬(wan) 億(yi) 元,分別較2012年末增長59.7%、277%、252%。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達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漲幅8.50個(ge) 百分點;債(zhai) 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達7.64%,超出目前三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89個(ge) 百分點。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達1.66萬(wan) 億(yi) 元,為(wei) 長期信任公募基金的投資者創造了可觀回報。
值得稱讚的是,相對其他資管產(chan) 品,公募基金投資門檻較低,以餘(yu) 額寶為(wei) 代表的貨幣市場基金率先實現金融理財與(yu) 金融支付的融合,推動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大發展,為(wei) 廣大消費者創造了收益和金融便利,成為(wei) 普惠金融之典範。
規範的運作管理、出色的管理業(ye) 績,也讓公募基金贏得了養(yang) 老資金和企業(ye) 年金的青睞。基金管理公司是全國社保基金最主要的委托投資資產(chan) 管理人,在18家管理人中占16席。企業(ye) 年金方麵,11家基金管理公司取得企業(ye) 年金管理資格。過去十年,公募基金分別助力社保基金、企業(ye) 年金實現年均投資收益率9.26%和7.57%的良好業(ye) 績,在機構投資者中樹立了良好聲譽。
近年來,公募基金積極參與(yu) 上市公司治理,在發揮買(mai) 方力量和機構投資者影響力方麵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實踐。例如,2016年度,76家基金管理公司共就12338項議題代表基金對外行使了投票表決(jue) 權。同時,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e) 協會(hui) 通過行業(ye) 發聲、國際交流等形式積極倡導長期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基金管理公司積極履行機構投資者責任,探索從(cong) 環境、社會(hui) 和公司治理出發,全麵考察選股對象的社會(hui) 責任履行情況,將責任投資納入投資決(jue) 策。
不忘初心力求基業(ye) 長青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公募基金已成為(wei) 資管業(ye) 典範。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公募基金行業(ye) 更要不忘初心,以服務實體(ti) 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發展普惠金融為(wei) 目標,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中更為(wei) 全麵、主動地發揮機構投資者功能,行穩致遠,力求基業(ye) 長青。
首先,公募基金行業(ye) 要進一步踐行長期投資和責任投資理念,服務實體(ti) 經濟。公募基金應當從(cong) 社會(hui) 利益和投資人利益出發,充分發揮買(mai) 方對賣方的約束作用,關(guan) 注在環境保護、社會(hui) 責任和公司治理等領域表現優(you) 秀的企業(ye) ,挖掘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能的優(you) 質投資標的,以長期理念進行投資,從(cong) 而實現服務實體(ti) 經濟、助推實體(t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目的。
其次,公募基金行業(ye) 要積極引入養(yang) 老金等大類資產(chan) 配置需求,實現行業(ye) 發展與(yu) 國民福祉的全麵提升。養(yang) 老金製度建設關(guan) 係我國養(yang) 老體(ti) 係可持續發展與(yu) 國民的養(yang) 老福祉,公募基金與(yu) 養(yang) 老金相輔相成。在資產(chan) 安全性、運作透明度及成本收益方麵,公募基金顯著優(you) 於(yu) 其他形態的資金管理服務。同時,養(yang) 老金進入公募基金也必將有力地推動資本市場買(mai) 方功能和長期資本形成。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發展養(yang) 老金第三支柱,鼓勵個(ge) 人開立延稅型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賬戶並自主投資於(yu) 公募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產(chan) 品便是可行路徑。
最後,公募基金行業(ye) 要進一步完善合規風控體(ti) 係,奠定穩健發展良好基礎。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提升合規風控水平是公募基金穩健發展的基礎。近年來,監管機構、行業(ye) 協會(hui) 一直在提升行業(ye) 的合規風控水平,相繼出台《基金管理公司風險管理指引(試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規範》等一係列製度,建立壓力測試製度體(ti) 係。下一步,公募基金行業(ye) 要將合規風控要求落到實處,搭建內(nei) 生性的合規風控體(ti) 係,以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