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小型P2P加速離場:獲客成本高 壞賬率攀升

倒閉、跑路、清盤……在P2P行業野蠻生長的過程中,不少平台采取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由於經營不善、監管收緊等多重壓力,不少小型P2P平台開始加速離場,他們並沒有倒閉跑路,而是停止發行新標“平穩”關停。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一年半時間,成千網貸平台將麵臨淘汰,[注冊美國公司常見問題]而平台更應選擇良性退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人損失。

加速離場

網貸平台大王理財日前發布公告稱,平台網站將於今日正式關閉,此後將不會再有新的業務提供。北京商報記者向該平台客服人員證實了此消息。

事實上,近期宣布停業的平台並不在少數。據網貸天眼統計,2015年12月底,上海平台微美金融、湖北平台金馬財富相繼主動宣布停業,投資人的回款仍可以提現。而P2P平台大麥理財也於今年2月19日發公告宣布與P2P平台電網貸合並經營。另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為2519家,環比下降1.83%。隨著多地限製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注冊登記,新上線平台數量大幅下降,2月新上線平台數量僅為27家,而新增問題平台高達74家,其中主動停業平台數量達32家。

越來越多的平台開始撤離這一行業,雖然大王理財相關人士表示關停的原因是集團內部業務調整,但在分析人士看來,不少P2P平台相繼關停主要還是因為經營不善,難以持續。

去年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出台,設定了網貸行業的12條“紅線”,同時給了平台18個月的過渡期。如今,《征求意見稿》還沒有正式落地,18個月期限足夠整改,但不少平台已開始加速離場。網貸之家首席分析師馬駿表示,目前一些小平台確實有加速離場之勢。盡管正式的網貸監管細則還未出台,但行業已經開始加速淘汰。

翻不過的存管門檻

其實,不僅是小平台在加速撤離這一行業,不少大平台也感受到了壓力,獲客成本攀升、優質資產難尋、行業負麵消息纏身,不少平台甚至想要摘掉P2P的帽子,轉型為其他類型互聯網金融公司。“去年,上市公司恨不得人手收購一家P2P企業,今年可能就無人問津了。”一位P2P行業高管感歎道。

究竟為何眾多P2P行業會加速離場?如P2P平台大麥理財與電網貸合並經營,[注冊紐約州公司]公告稱雙方合並是為了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和經營的合理優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時代逐漸結束。

《征求意見稿》設置了很多具體條款,如銀行資金存管、關閉線下理財門店等。投之家CEO黃詩樵認為,監管趨嚴,行業門檻變高,投入加大,運營成本走高,並且伴隨經濟下行,導致行業不良率增高。這種較惡劣的行業環境導致一些實力較弱的平台加速離場。“很多平台團隊的金融專業性不足,非金融人士做金融行業是很多平台出問題的根源。同時,目前整體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放緩階段。企業的壞賬率有一定的提高,這意味著投資環節的風險提升了,對金融平台的風控要求也更高。”惠金所總經理楊冀川認為。

不僅如此,P2P行業的燒錢時代已經逐漸過去,而盈利能力也遭遇考驗。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不少平台在大肆燒錢後卻收效甚微,最後長期不盈利隻能關停。

而愛錢進CEO楊帆認為,P2P平台最大的障礙就是銀行資金存管。《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要求P2P平台要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合作,而銀行對於P2P平台資金存管資質要求嚴格。楊帆表示,除去資質要求,銀行本身的對接能力有限,對接成本較高。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銀行存管成為P2P行業的隱形門檻。所以經濟不景氣、優質資產難尋、借款企業資金鏈緊張、壞賬飆升收益難以覆蓋風險等,都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平台撤離。而不少平台進來時也是頭腦發熱想撈一桶金。

未來或僅剩幾十家

實力較弱的中小平台加速離場的態勢仍將持續。馬駿表示,在一年半時間內,預計將有一半平台離場。而楊帆認為,從銀行存管的要求來講,未來可能僅有幾十家平台可以完成對接,這意味著剩下的平台都有可能會被淘汰。

如何退出才是比較穩妥的方式?黃詩樵表示,其實網貸平台退出的選擇並不多,有一些網貸平台選擇轉型做互聯網金融的其他業務,如基金、保險等的銷售。而對於一些不得不離場的平台,如果屬於經營穩健的,應該逐漸地縮小規模業務,按時還款,把資金陸續地還給投資人,最後進行清盤。

對於即將退場的大王理財,其客服表示,投資人的資金已全部償還。楊帆表示,如果大王理財的說法屬實,該平台屬於平穩關閉,這樣至少保障了投資人的資金安全,未來希望看到準備退場的平台平穩關閉而不是跑路。

馬駿認為,一些自身實力較弱、團隊一般、沒有很好運營能力和風控能力的平台,今年會被淘汰或主動離場。而平台良性地退出,可以保障投資人減少損失。對於一些違規經營的問題平台,黃詩樵認為,應該加速處置資產,盡快變現,減少投資者的損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