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認為(wei) ,中國目前有接近700家公司正等候上市,若改革順利實施,A股IPO市場必將迎來新一輪爆發
“來自金融服務業(ye) 的企業(ye) ,如銀行、資產(chan) 管理、證券經紀、保險和小額信貸等,在2015年持續支撐著中國香港IPO市場的增長。雖然117家新上市公司當中隻有15家來自金融服務業(ye) ,[香港注冊(ce) 公司]但它們(men) 貢獻了超過50%的募資金額。”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主管合夥(huo) 人(香港)李令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將在今年重新奪回2011年之後失去的全球第一IPO市場的寶座,2015年的IPO募資金額有望達到2600億(yi) 港元。
畢馬威估計,今年香港將有117家新公司上市,共募集資金2600億(yi) 港元,超過去年109家新上市公司募集的2320億(yi) 港元。強勁的表現主要是因為(wei) 有15宗規模超過50億(yi) 港元的大型IPO,它們(men) 主要來自金融服務行業(ye) ,相比之下,2014年隻有10家公司的集資金額超過50億(yi) 港元。
A股IPO市場在2015年上半年見證了多宗大型IPO項目。即使A股IPO市場暫停了4個(ge) 月,上海證券交易所今年的集資金額將由去年的310億(yi) 元人民幣增長至1080億(yi) 元人民幣,IPO數量則比去年的43宗翻倍至89宗,憑借這一成績,上證所將成為(wei) 全球募資規模第四大的IPO市場。與(yu) 香港類似,金融服務業(ye) 在上交所的IPO數量僅(jin) 占總數的一小部分(3%),但貢獻了總募資金額的42%。
另外,深圳證券交易所今年的IPO數量有望達到131宗,總募資金額490億(yi) 元人民幣,相比2014年的82宗IPO和360億(yi) 元人民幣集資金額都有增長。
“中國證監會(hui) 於(yu) 11月初宣布重啟IPO,並提出了一套改革新股認購的草案,重點圍繞解決(jue) 巨額資金打新、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事項。這些措施還有待落實和執行,但我們(men) 認為(wei) 這些措施將進一步推動A股市場的發展。”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谘詢組合夥(huo) 人劉大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畢馬威預計2016年香港將有大約100宗IPO,募集資金超過2500億(yi) 港元,但即將到來的美聯儲(chu) 加息將對股市產(chan) 生不利影響。展望未來,香港市場還將迎來多宗大型IPO項目,中國的保險公司、地方銀行和大型銀行旗下的租賃子公司都在籌備赴港上市。此外,來自醫療保健和環保行業(ye) 的IPO也將非常活躍。
李令德強調,內(nei) 地重啟IPO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更多上市地點的選擇,也為(wei) 香港帶來了更多挑戰。與(yu) 此同時,滬港通和即將開啟的深港通將讓兩(liang) 地市場聯係得更加緊密,同時還會(hui) 提升兩(liang) 地市場的流動性。
中國目前有接近700家公司正等候上市,若改革順利實施,[注冊(ce) 美國公司]中國的IPO市場必將迎來新一輪爆發。這些改革措施包括新股發行從(cong) 核準製轉變成注冊(ce) 製、進一步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如:全國中小企業(ye) 股份轉讓係統的細分,以及在上交所建立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板等。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主管合夥(huo) 人(華北)溫梓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將是關(guan) 鍵的一年,有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將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未來5年的發展步伐和規模,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改革措施的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與(yu) 專(zhuan) 業(ye) 人才的積累,加上內(nei) 地與(yu) 香港IPO市場更良性的結合,中國的資本市場必將在未來全球資本市場中占據更為(wei) 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