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已過去兩(liang) 個(ge) 交易日,係列救市舉(ju) 措逐步實施。拉升兩(liang) 桶油,封停中國平安等金融股,無論有效與(yu) 否,被認為(wei) 是本次救市主體(ti) 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證金公司”)首次被推向了資本市場前台,“操盤”1200億(yi) 元券商救市資金、央行背書(shu) 增資擴股到1000億(yi) ,證金公司一時間成為(wei) 市場聚焦的中心。
證金公司究竟是“何方神聖”?[盧森堡公司注冊(ce) ]規則賦予它能做什麽(me) 、以前靠何盈利、未來救市的作用等等,投資者多知之甚少。
壟斷轉融通業(ye) 務
公開資料顯示,證金公司誕生於(yu) 2011年10月28日,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hui) 批準設立的全國性證券類金融機構,是中國境內(nei) 唯一有資質從(cong) 事轉融通業(ye) 務的金融機構,設立的直接目的是為(wei) 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ye) 務提供配套服務。
除了主營業(ye) 務轉融通之外,證金公司的其他經營業(ye) 務則顯出了更多類似政府部門的監管職能。具體(ti) 看,證金公司的其他經營業(ye) 務還包括:運用市場化手段調節證券市場資金和證券的供給;管理證券公司提交的轉融通擔保品;統計監控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ye) 務運行情況,監測分析融資融券交易情況,防控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經中國證監會(hui) 批準同意的其他業(ye) 務。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也認為(wei) ,雖然機構名稱中含有明顯的“公司”二字,且自稱並不以盈利為(wei) 主要目的,但它更多的是一個(ge) 政府壟斷組織。
一位熟悉證金公司的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稱:“證金公司的基本定位不應該是‘公司’這一概念所代表的營利性實體(ti) ,而是為(wei) 了完成融資這一資本功能而設置的政府性壟斷組織。”
“證金公司壟斷了中國的轉融通業(ye) 務。”該人士稱,“事實上是一種製度安排,把融資融券集中起來管理。和交易所性質差不多,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為(wei) 了經營,而是為(wei) 了完成資本功能。”
另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所披露的經營範圍內(nei) 還包括“運用市場化手段調節證券市場資金和證券的供給”。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這一表述或早已暗示著證金公司在極端市場情況下,具有直接參與(yu) 二級市場股票買(mai) 賣的資質。
救市前幹過什麽(me) ?
雖然證金公司自稱不以盈利為(wei) 目的,但是該賺的錢一分沒放過。成立至今,證金公司一直獨家經營轉融通業(ye) 務,而轉融通業(ye) 務的利差也成為(wei) 其最為(wei) 重要的利潤來源。
所謂轉融通業(ye) 務,是指證券金融公司將自有或者依法籌集的資金和證券出借給證券公司,以供其辦理融資融券業(ye) 務的經營活動。
通俗來講,轉融資即證券公司在自有資金不夠的情況下可以向證金公司借錢。而一大型券商兩(liang) 融負責人透露,證金公司的錢一種是來自身資本金;另一種是則可以向商業(ye) 銀行發債(zhai) ,由此籌集資金借錢給券商。
借錢必然存在利息,《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獲悉,證金公司借錢給券商,利息收到4.5%~5.5%之間,而券商再貸出來利息最高則是8.5%。
“證金自己手裏的券並不多,但也是很便宜拿來的,從(cong) 滬深300ETF的成份股借過來,或者找券商自營盤的借過來,付一個(ge) 固定的低利息。券商的客戶再去借券的時候,就有了差價(jia) 。”熟悉證金公司業(ye) 務的人士如是介紹。
受訪人士多稱,證金公司轉融通業(ye) 務的利差實際很高,但資金成本又很低。有人士透露,證金公司不斷進行著七天或者一個(ge) 月的滾期合作,綜合成本大概在2.5%。
臨(lin) 危受命買(mai) 股票
7月4日,以上市券商為(wei) 主的21家證券公司在證監會(hui) 召開閉門會(hui) 議後聯合發出聯合公告,將以2015年6月底淨資產(chan) 15%出資,合計不低於(yu) 1200億(yi) 元,用於(yu) 投資藍籌股ETF。而從(cong) 目前多家券商發布的公告來看,這1200億(yi) 元確實直接由證金公司“操盤”。
不過,相比一直以來的轉融通老業(ye) 務,直接買(mai) 賣二級市場股票救市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對於(yu) 證金公司更多的隻是“臨(lin) 危受命”。“以後這樣的直接購買(mai) 股票的形式還是會(hui) 淡化的。它隻是一個(ge) 短期、應急的動作,轉融通還是證金的主要業(ye) 務。”上述機構人士這樣認為(wei) 。
值得一提的是,7月3日,證監會(hui) 宣布證金公司注冊(ce) 資本將從(cong) 現在的240億(yi) 元,增至約1000億(yi) 元。而7月5日,央行又趕來為(wei) 證金公司背書(shu) ,稱將給予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持。
這一筆錢被認為(wei) 更多將用到轉融通業(ye) 務上,[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用以力保2萬(wan) 億(yi) 兩(liang) 融。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就有指出,央行為(wei) 證金公司流動性背書(shu) ,一方麵傳(chuan) 達出就是升級,另一方麵也意味著,2萬(wan) 億(yi) 兩(liang) 融平倉(cang) 壓力未來將得到緩解。
不過,按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兩(liang) 融負責人所稱,現在券商更多的不是缺錢,而是錢借不出去。所以,增資擴股後的證金公司究竟會(hui) 繼續專(zhuan) 注於(yu) 轉融通還是轉戰參與(yu) 二級市場的直接買(mai) 賣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