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日訊 日前,由《銀行家》雜誌社、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產(chan) 品中心、互聯網金融千人會(hui) 聯合主辦的“2015中國金融創新論壇”在京舉(ju) 辦。論壇上來自銀行業(ye) 的人士,他們(men) 探討並分享了“互聯網+”背景下的金融創新。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新西蘭(lan) 公司注冊(ce) ]在這些銀行業(ye) 人士看來,商業(ye) 銀行有著自己的特有優(you) 勢,他們(men) 將加速融入“互聯網+”,以促進銀行業(ye) 的轉型升級。
工行副行長穀澍:銀行網點不是包袱 用“互聯網+”思維改造
工行副行長穀澍認為(wei) ,銀行網點在辦理複雜業(ye) 務、支持客戶的個(ge) 性化差異化服務方麵,仍然有著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商業(ye) 銀行的網點不是銀行的包袱,而是銀行區別於(yu) 其它互聯網企業(ye) 的很大的優(you) 勢。“需要對這些網點用‘互聯網+’的思維進行改造和提升,有兩(liang) 點特別值得關(guan) 注:一個(ge) 是集成,另一個(ge) 是智慧化。”穀澍說。
在穀澍看來,商業(ye) 銀行具有客戶的數據優(you) 勢。“比起互聯網企業(ye) ,我們(men) 的數據規模並不少,甚至可以說更大,曆史更長,忠誠度更高,能夠更加全麵準確的反應客戶的金融行為(wei) 。消費模式和風險偏好是一座蘊藏無限價(jia) 值的富礦,工行從(cong) 07年開始建設數據倉(cang) 庫和集團的信息庫,實現了對全部客戶賬戶交易信息的集中管理。我們(men) 不斷增強數據分析,對這些海量數據進行多層次,多維度的分析應用,把客戶資源和數據優(you) 勢變成生產(chan) 力。”
建行首席經濟學家黃誌淩:跨界將成未來金融業(ye) 的發展趨勢
建行首席經濟學家黃誌淩指出,雖然金融的形態、金融產(chan) 品、金融服務方式一直在變化,但客戶對金融的需求是不變的。金融需求的本質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客戶對金融服務需求的要求越來越高,迫使金融行業(ye) 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在金融創新的過程當中,一般的來講有三個(ge) 主要驅動因素:盈利的驅動、同業(ye) 競爭(zheng) 的驅動、需求的驅動。黃誌淩認為(wei) ,商業(ye) 銀行也在一直努力去滿足“互聯網+”背景下出現的新的金融需求。跨界將會(hui) 成為(wei) 未來金融業(ye) 的發展趨勢。
因為(wei) “隨時”、“隨地”享受金融服務需求,這種需求是永恒的,是無止境的。為(wei) 了能夠更大限度地滿足隨時隨地的金融服務需求,未來金融服務的跨界將是不可避免的。“那麽(me) 未來金融行業(ye) 不僅(jin) 要在跨界的環境中發展,還會(hui) 在跨界的環境中不斷形成新的金融關(guan) 係和結構,這種未來金融關(guan) 係和結構不是我們(men) 人為(wei) 調整的結果,更多可能會(hui) 是在跨界環境中不斷變化、發展,最後形成一種全新的金融結構。” 黃誌淩說。
平安銀行副行長趙繼臣: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是風險管理
平安銀行副行長趙繼臣表示,互聯網金融的形態它是整個(ge) 經濟生活生態圈的一個(ge) 組成部分,它和經濟生活是一體(ti) 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是風險管理,如果風險管理跟不上這個(ge) 發展,那麽(me) 這一種金融模式也會(hui) 被淘汰。“它一定是基於(yu) 一定算法下的風險管理模型的支撐,就是互聯網金融需要一個(ge) 廣泛分布的領域的金融服務,它每一個(ge) 金融服務都需要海量的數據,通過一定的算法,建立的模型來支撐的這種基石,快速的進行風險判斷。” 趙繼臣說。
此外,趙繼臣認為(wei) ,互聯網金融讓銀行由過去的關(guan) 係型融資,變為(wei) 交易型融資。有了互聯網、大數據,有了這些數據的分析整合,為(wei) 銀行提供了一個(ge) 技術的支持。“那麽(me) 過去的這種關(guan) 係型融資,這種商業(ye) 模式,有可能被交易型融資這種商業(ye) 模式替代,就解決(jue) 了我們(men) 過去非互聯網行為(wei) 下的,金融不能解決(jue) 的問題。” 趙繼臣說
北京銀行副行長魏德勇:“互聯網+”加速銀行轉型升級
北京銀行副行長魏德勇指出,“互聯網+”為(wei) 商業(ye) 銀行創造了新模式,互聯網已經由外而內(nei) 的滲透到商業(ye) 銀行各個(ge) 環節,加速商業(ye) 銀行模式轉型升級。
那麽(me) ,“互聯網+”究竟是什麽(me) 呢?魏德勇表示,“互聯網+渠道”,構建線上線下一體(ti) 化網絡。“互聯網+產(chan) 品”,明確需求導向創新路徑。“互聯網+服務”,創造極致便利的客戶體(ti) 驗。“互聯網+組織”形成高效便民的管理架構。“互聯網+趨勢”,打造一體(ti) 化的恩創新機製。
建行產(chan) 品創新與(yu) 管理部副總經理趙誌宏:關(guan) 注四個(ge) 創新趨勢
建行產(chan) 品創新與(yu) 管理部副總經理趙誌宏表示,目前消費互聯網正向產(chan) 業(ye) 互聯網升級,使得價(jia) 值鏈更容易被解構和重組,從(cong) 單個(ge) 價(jia) 值鏈的關(guan) 聯形成生態圈,由關(guan) 聯的生態圈關(guan) 聯形成生態係統,使得創新機遇呈現指數級增長,但市場參與(yu) 者若想抓住生態係統新時代中類似於(yu) “荷塘效應”的價(jia) 值爆發點,就需要關(guan) 注四個(ge) 創新趨勢。
第一個(ge) 趨勢是創新的客戶化。第二個(ge) 趨勢是創新的協同化。第三個(ge) 趨勢是創新的智能化。第四個(ge) 趨勢是創新的敏捷化。
興(xing) 業(ye) 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裁陳世湧:銀行向互聯網企業(ye) 學習(xi) 什麽(me)
興(xing) 業(ye) 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裁陳世湧認為(wei) ,[注冊(ce) 塞舌爾公司]互聯網企業(ye) 也在做互聯網金融,有幾點值得傳(chuan) 統的商業(ye) 銀行學習(xi) 。第一個(ge) 是共享互動的一個(ge) 互聯網基礎。第二個(ge) 是它關(guan) 注用戶體(ti) 驗,而且是關(guan) 注到非常細致的用戶體(ti) 驗,這個(ge) 實際上就是在新的互聯網技術之下的真正實現了我們(men) 所說的以客戶為(wei) 中心,以客戶體(ti) 驗為(wei) 中心。
第三個(ge) 是它快速高效的迭代開發的模式,也就是說它並不追求大而全,一步到位,什麽(me) 都有,而是先把產(chan) 品、主要的功能推出來。在確保安全不出事的前提下不斷的開放、不斷的提升,這個(ge) 也是銀行的習(xi) 慣做法所不具備的。第四是薪酬和人才引進培養(yang) 的機製,從(cong) 用人到期權,到展示出來的創新精神,也是商業(ye) 銀行值得思考借鑒和學習(xi) 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