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yu) 去年的緩慢發行不同,2015年,商業(ye) 銀行同業(ye) 存單發行數量進入高潮期。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同業(ye) 存單的發行量達到去年同期的25倍,推動同業(ye) 存單發行量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利潤增速放緩和不良壓力凸顯的情況下,利用同業(ye) 存單補充商業(ye) 銀行的流動性,同時降低銀行負債(zhai) 成本。
與(yu) 發行井噴相伴的是,[盧森堡公司注冊(ce) ]同業(ye) 存單的發行主體(ti) 也逐漸豐(feng) 富,目前包括國有大型銀行、股份製銀行、城市商業(ye) 銀行、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等近百家商業(ye) 銀行均發行過同業(ye) 存單。
前4月發行量是去年同期近25倍
據統計,截至4月末,今年以來,商業(ye) 銀行同業(ye) 存單發行量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近25倍。今年前4個(ge) 月,銀行間市場新發行的同業(ye) 存單累計約10400億(yi) 元,而去年同期僅(jin) 為(wei) 約430億(yi) 元。2014年,近百家銀行全年同業(ye) 存單發行額約為(wei) 9000億(yi) 元。
2014年下半年,同業(ye) 存單的發行主體(ti) 迅速擴圍,發行也明顯提速。2014年年初,同業(ye) 存單的首批試點銀行多為(wei) 股份製銀行和國有大行,去年年中,同業(ye) 存單的發行主體(ti) 拓展至城商行、農(nong) 商行和農(nong) 村合作銀行。
據《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了解,目前,同業(ye) 存單發行主體(ti) 主要為(wei) 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和城商行,兩(liang) 者發行規模占比超過80%,發行期限主要以1個(ge) 月、3個(ge) 月和6個(ge) 月為(wei) 主,發行利率走勢基本與(yu) 銀行間同期限同業(ye) 拆借利率走勢相同,但絕對水平低於(yu) 同期限同業(ye) 拆借利率。
2012年底,央行製定《同業(ye) 存單管理暫行辦法》,並從(cong) 2013年12月9日起施行,主要目的在於(yu) 規範同業(ye) 存單業(ye) 務,拓展銀行業(ye) 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
同業(ye) 存單投資和交易主體(ti) 均為(wei) 銀行間市場成員,同業(ye) 存單的發行主體(ti) 為(wei) 銀行業(ye) 存款類金融機構,投資和交易對象為(wei) 銀行間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chan) 品。
2014年5月,“一行三會(hui) ”和外管局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規範金融機構同業(ye) 業(ye) 務的通知》(下稱“127號文”),提出加快推進資產(chan) 證券化業(ye) 務常規發展及積極參與(yu) 銀行間市場同業(ye) 存單業(ye) 務試點。
此外,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去年以來,監管層多次警示銀行間同業(ye) 業(ye) 務期限錯配風險,同業(ye) 監管政策也逐漸收緊。推出同業(ye) 存單後,增強了銀行同業(ye) 業(ye) 務的透明度和規範性,而同業(ye) 存單較好的流動性也可以降低銀行短期流動性風險。
利用同業(ye) 存單降低負債(zhai) 成本
目前,國內(nei) 銀行業(ye) 麵臨(lin) 的增長困境促使商業(ye) 銀行有很大的動力降低綜合負債(zhai) 成本。2015年一季度以來,實體(ti) 經濟繼續下行,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增加趨勢並未緩解,淨利潤增速出現明顯回落跡象,而“不良”生成率則較去年繼續擴大。
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銀行中絕大多數利潤增速出現下滑,息差收窄、手續費收入下滑以及資產(chan) 減值損失吞噬銀行利潤。以國有五大行為(wei) 例,數據顯示,五大行一季度淨利潤增速均不足2%,同時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超過500億(yi) 元,幾乎是去年一季度256億(yi) 元的兩(liang) 倍。
華創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齊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認為(wei) ,大型商業(ye) 銀行2014年來負債(zhai) 成本並未下降,從(cong) 2%繼續上行6bp至2.06%,股份製商業(ye) 銀行與(yu) 城商行負債(zhai) 成本目前仍維持在3%和3.07%的水平,且較去年四季度進一步上升。以上隻是表內(nei) 負債(zhai) 成本,此外,4月份平均1個(ge) 月以上期限理財仍有5%~5.5%的水平,高於(yu) 去年年末水平。
與(yu) 其他工具相比,同業(ye) 存單的發行更具備主動性,商業(ye) 銀行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流動性補充,且同業(ye) 存單的招標競價(jia) 模式,理論上可以降低吸收負債(zhai) 的成本,特別是對負債(zhai) 成本較高的股份製銀行和城商行而言,這也解釋了為(wei) 何同業(ye) 存單的發行主體(ti) 以股份製銀行和城商行為(wei) 主。
申萬(wan) 宏源此前的研報認為(wei) ,未來同業(ye) 存單對降低銀行負債(zhai) 成本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按目前同業(ye) 負債(zhai) 在商業(ye) 銀行整體(ti) 負債(zhai) 中占比20%左右,而同業(ye) 存單在同業(ye) 負債(zhai) 中占比4%左右的規模計算,同業(ye) 存單幫助商業(ye) 銀行降低負債(zhai) 成本1bp左右;而若同業(ye) 存單在同業(ye) 負債(zhai) 中占比近50%時,則可以幫助降低銀行綜合負債(zhai) 成本3bp左右。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質疑,理論上,[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同業(ye) 存單對於(yu) 銀行負債(zhai) 起到替代作用,但實際上效果並不明顯。
此外,同業(ye) 存單受到青睞的原因之一還可能是存單質押能夠規避銀監會(hui) 此前發布的“127號文”。
至於(yu) 操作手法,有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理論上講,首先B銀行購買(mai) A銀行的同業(ye) 存單,A銀行利用該筆資金投資,利用通道方進行受益權投資業(ye) 務;B銀行利用A銀行的存單為(wei) 資產(chan) 管理方的信托貸款或委托貸款提供存單質押,同時簽署存單質押合同的抽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