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信用卡P2P”平台套現調查:手續費率在0.1%以下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並沒有針對P2P平台與(yu) 其他商家進行分類,因此利用信用卡透過第三方支付端口劃撥的資金難辨是正常商家消費還是用於(yu) P2P平台充值,從(cong) 技術層麵上講,並不能遏製這種情況

  充值端口被叫停的僅(jin) 是直接通過銀行支付的渠道,且是幾家大型國有銀行,其他股份製銀行並沒有暫停。此外,目前多家平台用信用卡支付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轉賬,這一操作也並未被叫停

  信用卡和P2P投資,[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一個(ge) 是傳(chuan) 統金融的產(chan) 物,另一個(ge) 則是互聯網金融的產(chan) 物,原本看上去差異挺大的兩(liang) 個(ge) 事物近年來卻“結合”到了一起,衍生出一種新的投資模式—信用卡P2P。對於(yu) 大部分人來說,“信用卡P2P”這個(ge) 詞很陌生,不過對那些熱衷於(yu) 互聯網理財的投資者來說,P2P平台已經成為(wei) 他們(men) “借雞生蛋”的不二之選。

  按照字麵意思來理解,信用卡P2P就是使用信用卡可用的額度資金,利用信用卡還款時間的空檔期,將資金通過某種手段充值到P2P平台,從(cong) 而實現P2P的投資理財,獲取收益。這種“空手套白狼”的行為(wei)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眼中無疑是投資者為(wei) 自己埋下了一顆你不知道何時會(hui) 爆炸的炸彈,其中蘊含的諸多風險不可小覷。

  實際上,信用卡持卡人用信用卡投資P2P平台這一現象一直存在,且投資者損失慘重的案例也頻發。此前有媒體(ti) 曝出深圳一些信用卡套現用戶投資P2P,遭遇平台跑路,30萬(wan) 投資打水漂。

  這一模式的操作原理是,信用卡一般有50天左右的免息期,使用信用卡通過第三方支付向P2P理財賬戶充值後,選擇期限低於(yu) 50天的項目投資,項目借款期限到了之後不僅(jin) 可以拿回本金還信用卡,還能獲取一部分利息,就這樣“賺到點收入”。

  使用信用卡投資P2P,實質說就是投資者借銀行的錢投資。央行曾下發文件明確表示“利用信用卡套現是違法行為(wei)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一旦被查出,投資者是要負相應法律責任的。

  正規的P2P平台不僅(jin) 對借款人有著嚴(yan) 格的審核,對投資人信用卡套現之類的行為(wei) 也同樣有所控製。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P2P行業(ye) 正走向規範,行業(ye) 的規範和健康對平台和投資者都無疑是有利的;反過來,行業(ye) 的健康發展需要平台和投資者的共同嗬護。

  信用卡充值“禁而不止”

  利用信用卡免息期透支,然後充值到P2P平台投資短期的高息標的,是不少人在玩的空手套白狼手法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央行明文禁止非法套現,亦於(yu) 近期禁止使用信用卡在P2P網貸平台上充值,但借道第三方支付利用信用卡套現投資理財的行為(wei) 仍然難以杜絕,而這正是信用卡壞賬增加的主因。

  日前,有消息稱,作為(wei) P2P平台資金流入通道的第三方支付在春節前後收到央行的“一口禁令”,目前已經暫停信用卡充值業(ye) 務。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這一禁令的背後,一方麵可以看出行業(ye) 嫁接信用卡累積的風險已經達到一定程度;而另一方麵則代表著隨著行業(ye) 不斷發展,多方利益主體(ti) 在這一模式中的盈利占比已經發生變化,各方動力不足,業(ye) 務暫停也是未來趨勢。可是,記者就此向各方了解發現,目前部分國有大行確實禁止了直接對接P2P平台,但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並沒有對相關(guan) 通道進行限製,因此借道擦邊的現象並沒有完全杜絕。比如,隻要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可以用信用卡充值的P2P平台”,就能輕鬆找到網友的推薦。

  專(zhuan) 家分析稱,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並沒有針對P2P平台與(yu) 其他商家進行分類,因此利用信用卡透過第三方支付端口劃撥的資金難辨是正常商家消費還是用於(yu) P2P平台充值,從(cong) 技術層麵上講,並不能遏製這種情況。這是由於(yu) 充值端口被叫停的僅(jin) 是直接通過銀行支付的渠道,且是幾家大型國有銀行,其他股份製銀行並沒有暫停。此外,目前多家平台用信用卡支付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轉賬,這一操作也並未被叫停。

  早在2012年初,央行發布《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ye) 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支付機構提醒客戶“不得利用信用卡透支為(wei) 支付賬戶充值”。但是,有些投資者利用第三方平台漏洞套取資金投資。此外,還有些平台接入支持信用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而持卡人直接用信用卡P2P平台充值。

  一位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向記者明確指出,一旦使用信用卡投資的P2P平台發生風險事件,投資人將麵臨(lin) 巨大的信用卡償(chang) 付風險,損失本金和利息,償(chang) 還信用卡、法律風險等問題,“套現、惡意透支等都屬違法”。該信用卡中心負責人表示,時下確實有一些人利用信用卡的賬期,采取套現、惡意透支手段進行投資,獲取高額收益。這名負責人稱,信用卡的主要功能是消費透支,還有銀行特約商戶的消費優(you) 惠、信用卡積分等。

  然而,上述信用卡中心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隻要客戶沒有明顯違法犯罪行為(wei) ,未損害銀行利益,銀行實則很少去追究。“信用卡違規問題,其實銀行心知肚明,隻是出於(yu) 各種考慮而睜隻眼閉隻眼。”該人士略顯無奈地表示,前幾年為(wei) 了搶占市場,銀行在信用卡大力推行之時,確曾有一些亂(luan) 象,如今,各家銀行都已經意識到問題,並開始加強管理。“不過,諸如利用信用卡賬期進行投資獲利等情況,銀行不好掌控,而一些網點個(ge) 別銀行工作人員出於(yu) 某種原因幫助‘掩飾’,導致監管難度提高。”

  此外,接受采訪的多家銀行人士均表示,隨著監管加強,一旦發現客戶違法違規,銀行肯定會(hui) 采取降低信用額度、封卡等措施以維護銀行利益,不會(hui) 姑息。

  三種信用卡P2P模式

  網貸平台可以通過設置虛擬消費交易,投資人用第三方支付賬戶選擇信用卡支付,由網貸平台將錢轉入貸款人賬戶

  用信用卡投資P2P是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wei) ,但是這方麵法律還不健全,存在一些監管空白的灰色地帶,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和P2P平台為(wei) 了謀取利益會(hui) 默認投資人的這種行為(wei) 。

  一些投資人向P2P網貸平台賬戶充值時,選擇支持信用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或是利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漏洞套取資金進行P2P投資。如今比較常見的是申請POS機刷信用卡,先將信用卡額度充值到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賬號中,然後再進行P2P投資。

  據記者了解,多數可以利用信用卡額度理財的網貸平台都是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其他套現方式來實現。網貸平台可以通過設置虛擬消費交易,投資人用第三方支付賬戶選擇信用卡支付,再由網貸平台將錢轉入貸款人賬戶。這種方式下,信用卡資金走的是消費渠道,而非取現渠道,因此無需繳納手續費。投資者便可利用50天左右的免息期,幾乎零成本獲得相對高額的投資收益。

  例如,你有一張5萬(wan) 元額度的信用卡,在支持信用卡投資的P2P平台上直接用於(yu) 短期債(zhai) 權或者可轉讓債(zhai) 權的投資(流動性高,可在短期內(nei) 及時變現),假設這家P2P平台的收益為(wei) 18%(行業(ye) 平均收益),在信用卡大約50天的免息期到時,把5萬(wan) 元本金還進信用卡,你共可獲得利息收益1250元,並且可以循環操作。

  信用卡P2P和一般P2P最大的區別在於(yu) 使用信用卡額度,最關(guan) 鍵的一步是將信用卡資金轉到銀行賬戶上,然後用相關(guan) 賬戶進行P2P投資。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十分發達,POS機申請便捷的情況下,信用卡P2P越來越普遍,主要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直接在P2P網貸平台操作,[注冊(ce) 盧森堡公司]向P2P網貸平台賬戶充值時,選擇支持信用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比如浙江某P2P平台充值,支持五六種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信用卡充值,除了一家不需要手續費,其餘(yu) 幾家手續費費率為(wei) 0.025%-0.35%,主流的手續費費率在0.1%以下,遠低於(yu) 信用卡正常取現的手續費。

  第二種模式是利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漏洞套取資金進行P2P。某基金手機網站過去一年多時間裏都可以使用銀行信用卡向其賬戶充值,再提現到借記卡,進行P2P投資,每次最多充值5000元,每天最多50000元,不少投資者采用這一通道信用卡套現。由於(yu) 這種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信用卡P2P投資者采用,該基金也注意到了其中的漏洞,因此3月1日起關(guan) 閉了其手機網站,投資者隻能另尋其他有類似漏洞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第三種模式是申請POS機刷信用卡,將信用卡額度充值到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賬號中,然後進行P2P投資。據悉,POS機主流價(jia) 格1000元左右,刷卡手續費也有很大不同,一般用POS機刷卡手續費為(wei) 0.3%-2%,進行信用卡P2P,一般采用費率較低的POS機,手續費費率一般為(wei) 0.3%-0.6%。

  其中,第一種模式是時下被使用最多的。這種投資,主流P2P平台的手續費率在0.1%以下,遠低於(yu) 信用卡正常取現的手續費。

  信用卡P2P風險巨大

  當P2P平台因種種原因出現倒閉或提現困難,投資者也麵臨(lin) 借款者無法按時償(chang) 還本金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對於(yu) 利用信用卡投資的用戶來說,則是一個(ge) 很大的風險

  實際上,信用卡套現投資P2P本身就是想利用40到50天的免息期來一場空手套白狼,因此這樣的投資用戶多會(hui) 選擇“秒標”或“天標”等短期標。而據記者了解,一些規範的大平台很少發放這種“秒標”或“天標”,反而是一些小平台多發放這類標。

  一家國內(nei) 較有知名度的網貸平台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像一些國資背景或者經營時間比較久的,知名度比較大的品牌平台,目前還沒有出現問題,出問題的大多是新出現的平台。“小平台的風控能力、規範程度、專(zhuan) 業(ye) 操作能力等都有待考驗,還有一些平台涉嫌秒標詐騙、自融等,都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風險”。

  與(yu) 購買(mai) 銀行理財產(chan) 品不同,P2P投資者需要承受來自P2P平台和借款人的雙重風險。當P2P平台因種種原因出現倒閉或提現困難,投資者也麵臨(lin) 借款者無法按時償(chang) 還本金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對於(yu) 利用信用卡投資的用戶來說,則是一個(ge) 很大的風險。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法教授劉少軍(jun) 認為(wei) ,一旦使用信用卡投資的P2P平台發生風險事件,投資人將承擔巨大的信用卡償(chang) 付風險。“如果一位投資者信用卡P2P的5萬(wan) 元投資不能及時收回本金,那麽(me) 將麵臨(lin) 的信用卡利息支出,對應的利率一般為(wei) 18%左右,也就是說一個(ge) 月需要750元的利息支出,這比一般P2P網貸項目13%的利率還高。更有甚者,連10%的最低還款額都不能支付的話,罰息將會(hui) 更高。”劉少軍(jun) 舉(ju) 例道。

  此外,投資者還將麵臨(lin) 信用卡額度調低風險和不良信用記錄風險。據了解,銀行對於(yu) 用戶使用信用卡連續大額套現或通過其他手段進行投資的行為(wei) ,一般會(hui) 選擇適度降低信用卡額度的方式進行處理。同時,用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信用卡進行P2P投資,不僅(jin) 可能影響自己的信用卡額度,還有可能會(hui) 帶來個(ge) 人信用的不良記錄。一旦被銀行認定為(wei) 惡意信用卡套現投資,那麽(me) 將影響到投資者未來的房貸、車貸等個(ge) 貸業(ye) 務,甚至是無法貸款,更嚴(yan) 重的還可能觸犯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套現是違法行為(wei) ,要麵臨(lin) 較大的法律風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an) 於(yu) 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ti) 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jia) 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yan) 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wei) 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銀行催收欠款出奇招

  縱觀各大銀行,公開“老賴”名單、禁止“老賴”高消費、把“老賴”納入“黑名單”等,也都是頗具成效的摸索,隻是要想“根除”這一問題,談何容易

  持卡人利用信用卡投資P2P,無法按時償(chang) 還成為(wei) 壞賬一筆,銀行對此也是萬(wan) 分頭痛,無奈之下在催收信用卡欠款時隻好花樣百出。

  正是由於(yu) 信用卡逾期加劇,客戶“失聯”增多,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不得不發布了一項名為(wei) “全民催收大會(hui) 戰”活動,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征集嚴(yan) 重逾期客戶的現有有效聯係方式。浦發銀行信用卡部在官方網站掛出了1349名嚴(yan) 重逾期客戶的名單,其中上海客戶209名。

  該征集令指出,在4月1日到6月30日期間,如果有人提供了有效的聯係方式,促使嚴(yan) 重逾期客戶成功還款,則可以按還款憑證等獲得信用卡中心的獎勵,包括以刷卡金形式發放逾期客戶實際償(chang) 還金額的4%,最高不超過5000元等。

  記者從(cong) 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了解到,這些被征集聯係方式的客戶均屬於(yu) 信用卡長期逾期,為(wei) 了維護該行合法權益,同時避免這些客戶信用記錄進一步惡化,從(cong) 而特意舉(ju) 辦這一“全民催收”的活動。

  “如果客戶發生信用卡逾期之後失聯了,銀行團隊馬上就要上門催收。”該大行人士指出,失聯的原因有多種,看是否有惡意行為(wei) 、還是違約後逃避。如果一旦核實是欺詐行為(wei) ,銀行一般馬上將這些逾期計為(wei) 不良。“我們(men) 現在是通過這些方式去追討,也是銀行的合法權益。希望通過我們(men) 這樣的活動,能夠提醒持卡人來還款,維持他良好的信用記錄。”畢竟,對於(yu) 信用卡持卡人來說,做到按時還款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我國個(ge) 人征信係統的逐步完善,個(ge) 人信用將會(hui) 影響到個(ge) 人經濟生活的諸多方麵。

  一位信用卡行業(ye) 人士指出,一般而言,銀行會(hui) 對信用卡逾期有一兩(liang) 個(ge) 月的寬限,在3個(ge) 月之後才會(hui) 正式計入逾期,在此前後銀行有專(zhuan) 門團隊給逾期客戶打電話、發短信,提醒還款。如果電話拒接、不接也不還款,銀行才會(hui) 通知辦卡時客戶填寫(xie) 的兩(liang) 位指定聯係人,並上門催收。如果客戶還不還款,銀行則發律師函給當初辦卡時客戶填寫(xie) 的地址。但大城市地址變更較快,這一方式很難奏效。

  “銀行判斷信用卡逾期的關(guan) 鍵節點在3個(ge) 月,1到3個(ge) 月期間不還款可能是臨(lin) 時性的資金短缺,打一兩(liang) 個(ge) 電話就行;真正的不良以3個(ge) 月不還款計。”前述信用卡行業(ye) 人士說,6個(ge) 月不還款則被認定為(wei) 壞賬,一年不還款則符合財政部規定的核銷條件了。

  此前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信用卡壞賬風險愈演愈烈。截至201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chang) 信貸同比增逾四成。據2014年年報顯示,多家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破2%。

  想方設法催收信用卡欠款的並非隻有浦發銀行一家,[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這幾乎是所有銀行都不得不麵臨(lin) 的難題。比如,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向記者坦言,追討信用卡壞賬是一項十足十的“苦差事”。不過,該工作人員也表示,由於(yu) 牽涉到客戶隱私等原因,類似於(yu) 浦發銀行這樣的方法,工商銀行應該不會(hui) 效仿。其實,縱觀各大銀行,公開“老賴”名單、禁止“老賴”高消費、把“老賴”納入“黑名單”等,也都是頗具成效的摸索,隻是要想“根除”這一問題,談何容易。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