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證監會責令工行整改銀證係統

北京商報訊 大象轉身屢摔跟頭。[意大利公司注冊(ce) ]“宇宙第一大行”工行高調宣布進軍(jun) 互聯網金融時間不過半月,就收到了證監會(hui) 開出的限期整改罰單。今年1月,該行第三方存管係統出現故障,48.8億(yi) 元的銀證轉賬受到影響。而事實上,該行在去年7月就曾出現過相似的“事故”。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nei) 股市擺脫了過去七年的熊市,再次顯露牛市風采,四季度時,一係列政策令股市氛圍迅速炒熱,吸引眾(zhong) 多股民跑步入市。但在今年的首個(ge) 交易日,工行的第三方托管係統卻出現異常,影響了90家證券公司的54709名客戶、48.8億(yi) 元的銀證轉賬操作,造成部分投資者無法資金轉賬,無法完成第三方存管簽約以及變更銀行結算賬戶等。而在事發後,工行未將全部“銀轉證”交易當日衝(chong) 正數據發送給證券公司,導致9家證券公司出現客戶資金賬戶匯總餘(yu) 額虛增共計1237萬(wan) 元的情況。

根據證監會(hui) 要求,工行需在4月30日前予以改正,完善技術係統,規範應急處理,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同時應當在5月10日前向證監會(hui) 提交書(shu) 麵報告,證監會(hui) 將組織檢查驗收。對於(yu) 這一事件,北京商報記者曾聯係工行總行相關(guan) 負責人,但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工行並沒有回應。而對於(yu) 故障原因、事件處理、改進、客戶賠償(chang) 等問題,該人士均未回答。

事實上,銀證轉賬是非常常見的電子銀行業(ye) 務,每個(ge) 股民都需要用到。但就在這麽(me) 一個(ge) 常規業(ye) 務上,工行卻屢摔跟頭。早在去年7月16日,該行就出現過因“網絡設備發生硬件故障”而導致銀證係統轉賬失敗的問題,涉及到2000多名投資者、80多家證券公司,金額約9000萬(wan) 元。在賠償(chang) 方麵,工行認為(wei) 故障沒有對投資者和證券公司造成資金損失。當時,工行還曾表示,會(hui) 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對相關(guan) 係統進行了全麵自查,排查了技術風險隱患,後續還將定期組織與(yu) 證券公司共同參加的聯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但時隔半年,類似的黑天鵝事件卻再次砸中工行,涉及金額、投資者人數均成倍增長。

對此,證券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目前運行的三方存管係統多數是2007年開始投入運轉的,銀行的係統和軟件隻進行了小修小補,沒有大的升級換代,在此前也曾出現過個(ge) 別地區、個(ge) 別券商的銀證轉賬問題,但如此大範圍的交易故障很罕見。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是技術問題,銀行與(yu) 證券公司加強合作積極改進就能杜絕,但如果是態度問題就需要相關(guan) 銀行予以重視,讓資金流通更加順暢、安全,保障客戶的權益應放在首位。

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工行此前剛剛高調推出e-ICBC互聯網金融品牌,該行董事長薑建清曾表示,工行擁有先進的IT基礎設施和曆經15年打造的電子銀行服務運營體(ti) 係、豐(feng) 富的風控經驗、海量的信息數據等,這都是工行進軍(jun) 互聯網金融的優(you) 勢所在。

在分析人士看來,[注冊(ce) 德國公司]“大象轉身卻遇腳下拌蒜”是個(ge) 警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係副主任呂隨啟表示,商業(ye) 銀行擁抱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但在轉型過程中應該掌握好節奏,不要盲目推進。如今金融業(ye) 發展創新速度很快,容易導致風險控製、人力跟不上的情況,尤其是像工行這樣客戶規模龐大的大型銀行,一旦出現問題波及範圍很廣。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