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綜合報道 在3月初兌(dui) 美元偏強震蕩後,近日人民幣漲勢突然加速,收複了年初以來跌幅的大半。
19日,人民幣兌(dui) 美元即期匯率大漲,創去年3月24日以來最大漲幅,報6.1961元,大漲333基點,為(wei) 今年1月15日以來最強。
前兩(liang) 個(ge) 交易日,[意大利公司注冊(ce) ]18日人民幣兌(dui) 美元收盤6.2294,較前日收盤價(jia) 上漲205基點或0.33%,創年內(nei) 單日最大漲幅。加上17日的125基點,前兩(liang) 日人民幣即期匯率累計升值330基點,已將年初以來的跌幅收回了大半。
原因:美元加息預期降溫 中間價(jia) “定海神針”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美聯儲(chu) 公布的3月議息會(hui) 議釋放鴿派信號,美聯儲(chu) 6月加息預期降溫,導致美元指數隔夜暴跌,加之央行大幅上調人民幣中間價(jia) ,共同促使人民幣匯率大幅飆升。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中間價(jia) 為(wei) 6.1460,較18日上調96基點,為(wei) 連續第三個(ge) 交易日上調,三日累計上漲151基點。
分析人士指出,在去年11月以來的人民幣兌(dui) 美元貶值過程中,中間價(jia) 一直相對穩定,尤其在今年即期價(jia) 持續逼近跌停、市場貶值預期較濃的時候,中間價(jia) 的相對穩定有效避免了人民幣市場價(jia) 格出現恐慌性殺跌,充當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深層分析: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大幅修正 信心增強
3月初以來多重因素強化了人民幣匯率維穩的預期。
一是,3月初“兩(liang) 會(hui) ”期間,央行副行長易綱有關(guan) 人民幣在主要貨幣中非常強、人民幣匯率可以保持基本穩定的言論,有力提振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走穩的信心。二是,近期大行頻頻大額結匯,更被認為(wei) 是平抑人民幣貶值的實際行動。三是,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對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進行五年一次的評審,市場觀點認為(wei) 中國為(wei) 謀求人民幣加入SDR、繼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也將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強勢。
同時,年初以來,本輪人民幣貶值幅度已經較大,因而人民幣匯率借著美元回調的契機順勢反彈。
未來:大幅貶值不是政策優(you) 選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dong) 亮表示,人民幣後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很小,年內(nei) 應該是維持雙向波動。
市場人士指出,考慮到美元指數攻勢趨弱,人民幣貶值預期緩和,短期內(nei) 人民幣匯率或維持相對強勢,但鑒於(yu) 中國經濟階段下行壓力仍大、利率政策仍有放鬆可能,而美聯儲(chu) 年內(nei) 加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未來人民幣匯率仍會(hui) 有所反複。
但總體(ti) 上看,近期匯價(jia) 反彈進一步驗證了人民幣匯率已步入雙向波動的趨勢,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不會(hui) 是政策的優(you) 先選擇,未來有升有貶、保持大致穩定才是常態,而匯價(jia) 有升有貶正是雙向波動的應有之義(yi) 。
同時,人民幣匯率階段性貶值壓力趨緩,我國麵臨(lin) 的資本外流壓力也有所緩解。近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環比增加人民幣422.14億(yi) 元,這是我國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環比增長,顯示資本外流的壓力有所緩解。
警惕:輸入性通縮壓力可能加大
早在兩(liang) 會(hui) 期間,中國總理李克強就表態,中國的經濟問題是“被通縮”,而且對這種“被通縮”,中國也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但不可忽略的是,人民幣有效匯率快速上升所引致的輸入性通縮以及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強必然將進入監管層的視野,從(cong) 而提升財政與(yu) 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鬆預期。
中國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ya) 軒指出,[注冊(ce) 德國公司]實際有效匯率快速上升會(hui) 改變貿易條件,假定國內(nei) 政策沒有做出積極的響應,則會(hui) 產(chan) 生輸入性通縮壓力。目前中國尚無法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完全對衝(chong) 有效匯率快速上升帶來的價(jia) 格下行壓力,因此貨幣和財政政策均需做出相應的積極變化。
因此,現階段財政政策的積極是比較必要的,在國內(nei) 是尤為(wei) 重要的,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債(zhai) 務整理的大背景下,謝亞(ya) 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