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49.9,較上月微升0.1個(ge) 百分點,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ge) 月的下行走勢,但仍連續第二個(ge) 月處於(yu) 榮枯線之下。分析人士對此表示,隨著加快基建投資等“穩增長”政策見效,2月製造業(ye) 和非製造業(ye) PMI雙雙回升,不過反彈力度較弱,在央行[微博]降準降息之後,仍需以偏鬆的宏觀政策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穩增長”政策見效
“2月份製造業(ye) PMI為(wei) 49.9,[注冊(ce) 美國公司費用]高於(yu) 我們(men) 預期中的49.7,以及上月創下的28個(ge) 月低位49.8,接近枯榮線臨(lin) 界點。”宏源證券分析師陳磊昨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曆史數據顯示,春節當月的PMI數據大多回落。但今年2月PMI略有回升,結束了連續4個(ge) 月的下行走勢,這也和先前公布的2月匯豐(feng) PMI初值從(cong) 1月的49.7反彈至2月的枯榮分界線以上的50.1的趨勢相一致。
陳磊進一步分析稱,2月PMI結束連續4個(ge) 月下行走勢,主要是由於(yu) 此前的一係列“穩增長”政策見效。
在解讀2月份製造業(ye) PMI微幅回升的原因時,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則表示,一是在近期降準減稅降費、加大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等穩增長的宏觀政策作用下,市場需求回升,企業(ye) 信心有所增強;二是近期國際原油等大宗產(chan) 品價(jia) 格企穩,國內(nei) 市場環境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主要原材料購進價(jia) 格指數盡管還在臨(lin) 界點以下,但在連續6個(ge) 月回落後首現回升。
基本麵改善企業(ye) 預期轉好
同日公布的2月官方非製造業(ye) 采購經理人指數,則從(cong) 一年低點53.7小幅上升至53.9。陳磊表示,主要是受到春節因素影響,消費需求得到釋放。“非製造業(ye) PMI的回升受到節日消費影響突出,零售、餐飲、電信、航空運輸、道路運輸等行業(ye) 業(ye) 務總量增長較快,是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回升的主要因素。”
盡管數據有所回升,市場人士對一季度經濟環境的解讀仍然偏於(yu) 謹慎。海通證券宏觀團隊表示,今年前兩(liang) 月PMI均值為(wei) 49.85,創2009年以來的同期新低,說明製造業(ye) 景氣度依然不佳,印證2月各類經濟數據持續低迷,實體(ti) 經濟亮點難尋。
中國央行上周六宣布年內(nei) 首次降息,此前央行已自2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ge) 百分點。海通證券宏觀團隊表示,未來仍需抗通縮、穩經濟,而若存款利率沒有實質性下降、貨幣市場利率偏高,預計央行後續仍需要通過降準以及更為(wei) 積極主動的公開市場操作,才能有效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和實際利率下降。
不過從(cong) 長期來看,[美國公司年審報稅]隨著市場的基本麵改善,特別是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許多小微企業(ye) 得到實惠,企業(ye) 預期正在轉好。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調查,多數企業(ye) 認為(wei) 隨著政策效應顯現,二季度以後經濟運行將逐漸築底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