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紅嶺創投再曝7000萬貸款危情 P2P風險加速暴露

紅嶺創投負責人稱兌(dui) 付壓力不大,P2P的行業(ye) 風險加速暴露依然引發業(ye) 內(nei) 擔憂。

受累廣州紙業(ye) 風波的1億(yi) 元壞賬才剛剛“消化”不久,紅嶺創投再爆7000萬(wan) 元不良貸款。

2月7日,[盧森堡公司注冊(ce) ]紅嶺創投在其官網發布了“關(guan) 於(yu) 森海園林借款情況的說明”,承認有項目出現還款困難的情況,並表示“由於(yu) 處置時間較長,在貸款到期前未必能夠順利變現,但是仍將按期支付投資者本息”。

2月8日,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由於(yu) 該項目還未到期,目前紅嶺創投隻需每月墊付百萬(wan) 元左右利息,與(yu) 紅嶺創投目前每月2000多萬(wan) 元的收益相比,兌(dui) 付壓力並不大。

盡管紅嶺創投已於(yu) 第一時間做出回應並提出應對方案,但這並未打消外界的擔憂,特別是對整個(ge) P2P網貸行業(ye) 的擔憂。

根據互聯網金融研究和服務平台零壹財經統計,截至今年1月31日,全國納入統計的P2P借貸平台共2035家(僅(jin) 包括有線上業(ye) 務的P2P平台),其中問題平台達到465家,超過20%以上。2015年1月份全國新增平台至少108家,但當月新增問題平台數量高達70家。隨著行業(ye) 增長放緩、股市走強分流資金等因素影響,2015年P2P行業(ye) 的流動性將繼續承壓。

借款集中房地產(chan)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還款困難的標的安徽4號,2014年6月12日上線,融資規模7000萬(wan) ,項目共發標11期,1000萬(wan) 5個(ge) 月,1000萬(wan) 11個(ge) 月,5000萬(wan) 18個(ge) 月,融資方為(wei) 安徽森海園林景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森海園林”)。

根據當時發布的融資公告,成立於(yu) 2001年的森海園林在安徽多個(ge) 地市有近6.2萬(wan) 平方米的苗木基地,此次借款主要用於(yu) 采購苗木、石材和施工墊資。

根據紅嶺創投8日發布的情況說明,該筆貸款發放後,前三期借款人正常支付利息,直到2014年9月按期進行貸後管理時發現出現問題。目前,紅嶺創投已向福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財產(chan) 保全,並於(yu) 2014年10月查封借款人、擔保人名下房產(chan) 合計37套,麵積達到275192.7平方米。此案將於(yu) 今年5月21日開庭。

盡管再次爆出大額問題貸款,但紅嶺創投大額標的上線的步伐仍未減緩。根據其昨日公告,一個(ge) 融資規模達9950萬(wan) 元的四川2號項目於(yu) 今天上線。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2月8日,紅嶺創投今年已上線大額標的共11個(ge) ,總計規模8.97億(yi) 。

從(cong) 目前的紅嶺創投發布的大額標的來看,主要涉及房地產(chan) 、紙業(ye) 、大宗商品貿易、食品業(ye) 等,資金用途主要為(wei) 企業(ye) 資金周轉、工程款償(chang) 付、裝修、土地出讓金償(chang) 付等,而今年以來的大額標的基本全部集中在房地產(chan) 或相關(guan) 行業(ye) 。

“類銀行模式”風控挑戰

自從(cong) 紅嶺創投正式介入大額融資項目以來,關(guan) 於(yu) 其風控能力和商業(ye) 模式的爭(zheng) 議從(cong) 未停止。據本報記者了解,轉型“類銀行模式”的紅嶺創投開始大量起用銀行從(cong) 業(ye) 人員,在風控手段上也逐步向銀行靠攏。目前來看,紅嶺的風控方式主要為(wei) 房產(chan) 、貨物、股權抵質押與(yu) 個(ge) 人連帶責任或第三方擔保公司擔保。

而根據森海園林的融資公告,該項目的風控措施包括關(guan) 聯公司及實際控製人擔保;學院提供學費收費權質押;借款主體(ti) 股權100%質押。其中,借款主體(ti) 為(wei) 森海園林,而前兩(liang) 者則涉及其實際控製人,及其名下的兩(liang) 家公司:文達電子和文達學院。

但值得注意的是,2月6日晚,有網友在紅嶺創投的官方論壇發帖質疑森海園林項目存在風險時提到,該項目的關(guan) 聯公司安徽文達集團在2014年4月左右便出現資金周轉問題,而紅嶺創投還於(yu) 2014年6月幫其發標融資。

對於(yu) 該項目出現的風控漏洞,周世平表示已經意識到。據他稱,森海園林項目於(yu) 2014年3月接單、4月風控、5月審批、6月上線,從(cong) 這個(ge) 時間表來看正值紅嶺創投內(nei) 部整改期間,而操作該項目的原風控團隊已經全部進行了調整。

大額貸款陸續到期

2014年8月28日,周世平在紅嶺創投官網論壇上發布一則名為(wei) “利空來了,慢慢消化吧”的帖子,主動爆出平台出現億(yi) 元壞賬,但由於(yu) 紅嶺創投第一時間表態全額墊付,最終不僅(jin) 度過危機,其用戶數量和交易規模均出現爆發式增長。

零壹財經統計顯示,2014年9月,也就是紅嶺創投爆出1億(yi) 元壞賬的當月,紅嶺創投全月成交量37948筆,成交額16.71億(yi) 元,借款和投資人數分別為(wei) 2666和30486人均創下了該平台的曆史最高紀錄。

而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裏,紅嶺創投的成交量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根據紅嶺創投公布的數據,2015年1月,紅嶺創投注冊(ce) 人數達21540人,同比增長2.63倍。僅(jin) 今年1月份,紅嶺創投交易金額就達到34.58億(yi) 元,同比增長20.25倍,平均年化收益率17.45%。

截至2014年末,紅嶺創投待收貸款餘(yu) 額已超過70億(yi) 元。而在2013年末,紅嶺創投的待收貸款餘(yu) 額還僅(jin) 6億(yi) 多。根據周世平自己估計,到今年末,這個(ge) 數字可能會(hui) 到150億(yi) ~200億(yi) 元。

過去一年放出的大額貸款也在2015年3月起陸續到期,而此次在“關(guan) 於(yu) 森海園林借款情況的說明”中,紅嶺創投也明確表示將按期墊付本息。根據該項目的融資公告,如果全部違約,紅嶺創投將墊付7000萬(wan) 元本金,以及1100多萬(wan) 元的利息。

紅嶺創投官網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紅嶺創投的風險準備金為(wei) 1.028億(yi) 元,流動性備付金為(wei) 1.3億(yi) 元。此外,本報記者獲悉,紅嶺創投有可能會(hui) 在今年上半年進行一次增資擴股。

周世平表示,從(cong) 目前紅嶺創投的待收貸款規模和每月2000多萬(wan) 的盈利情況來看,2015年平穩過渡不是問題,“事實上,紅嶺創投真正的流動性大考是在2016年3~6月之間。”

誰是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2015年,麵臨(lin) 流動性危機的並非隻有紅嶺創投一家。伴隨著交易規模的快速擴張,P2P的行業(ye) 風險也在加速暴露。零壹財經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全國新增平台至少108家,但當月新增問題平台數量就高達70家。

過去兩(liang) 年裏,有關(guan) P2P借貸行業(ye) 的“洗牌論”不絕於(yu) 耳: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受監管政策落地、經濟持續下行、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等因素影響,野蠻生長多年的P2P借貸行業(ye) 將出現一次大規模的風險爆發和行業(ye) 重整。

據零壹財經估算,國內(nei) P2P借貸行業(ye) 2014全年的交易規模約為(wei) 2500億(yi) ~3000億(yi) 元,是2013年1100億(yi) 元的2~3倍。如果加上大量難以統計的線下平台、通道型業(ye) 務,整體(ti) 交易規模可能超過4000億(yi) 元,貸款餘(yu) 額超過1500億(yi) 元。

快速增加的交易規模給整個(ge) 行業(ye) 的風險管理及流動性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考驗。

從(cong) 市場份額來看,[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目前國內(nei) P2P借貸平台呈兩(liang) 極分化格局。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目前國內(nei) P2P借貸平台貸款餘(yu) 額在5億(yi) 元以上達36家,總體(ti) 規模占全國的58.82%。陸金所、紅嶺創投、人人貸待還金額位居前三位。

“可能最後,十幾家大平台要占到整個(ge) 市場七成的份額,而其他中小平台再來競爭(zheng) 剩下的市場空間。以此來看,目前2000多家P2P平台會(hui) 有一輪大洗牌。”某P2P借貸平台負責人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