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光大銀行繼續領漲銀行板塊,全天41.4億(yi) 元的成交金額令光大銀行觸及漲停,並在收盤時保持上漲7.81%。而此前一日,光大銀行已大漲7.02%。聯係到26、27日銀行板塊的異動,讓不少投資者怦然心動:這是不是踏空資金最後的上車機會(hui) ?銀行是不是包賺不賠的板塊?
27日早間,[新西蘭(lan) 公司注冊(ce) ]中金公司發布研究報告《銀行:論為(wei) 什麽(me) 1x P/B以下銀行股會(hui) 被消滅》,直接以銀行的低估值來論上漲。申萬(wan) 、國泰君安等知名研究機構也紛紛發布研究報告,力推銀行股。但喧囂聲飄揚的背麵,銀行股的風險卻一步被罔顧,在風險提示中,大部分機構象征性地寫(xie) 道:經濟增速不達預期。而致命性的問題是:中國銀行業(ye) 不良率已經連續三年上升。
“牛市,難道就是忽略基本麵的群魔亂(luan) 舞嗎?”27日收盤後,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稱。
從(cong) 10月27日到11月27日,整個(ge) 銀行板塊成交了4700億(yi) 元,成交價(jia) 格對應的估值是2013年1倍市淨率以下。而此前的一個(ge) 月,銀行板塊的成交金額是1200億(yi) 元。環比增加了3500億(yi) 元,對折去除買(mai) 賣因素,在過去的一個(ge) 月,理論上有大致1000億(yi) ~1750億(yi) 元的資金流進了銀行板塊。
銀行股在中國A股中的地位舉(ju) 足輕重。
以2014年中報的數據統計,銀行板塊占到全市場淨利潤的52.3%、淨資產(chan) 的35.7%、分紅的50.7%。因此,銀行股的走勢事關(guan) 整個(ge) 市場的發展脈絡。
看好銀行的私募基金經理稱:“上周五降息後,整個(ge) 市場的做多熱情被點燃,先是券商因為(wei) 是降息的最大彈性板塊,這直接引爆了同為(wei) 金融的銀行板塊,大家最簡單的想法是,既然券商有融資融券,融資融券的錢都是從(cong) 銀行來的,券商漲,銀行也就要漲。”
更具有學院派意味的看法是:銀行股的估值已經是地板價(jia) ,過了這個(ge) 村,再沒有1倍市淨率以下這個(ge) 店。如中金公司稱,目前五大行股價(jia) 平均略低於(yu) 2013 年底每股淨資產(chan) ,如果股價(jia) 不漲,員工持股計劃隻能采取在二級市場上直接增持的方式,而大行實際自由流通市值其實不大,因此股價(jia) 將大幅上漲。中金公司並聲稱,目前距消滅銀行股2014年1倍市淨率還有35%上漲的空間。
問題是,在過去四年,二級市場股價(jia) 低於(yu) 增持價(jia) ,低於(yu) 增發價(jia) 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銀行股如何能夠憑借員工持股計劃來推升研究員眼中30%~40%的漲幅。
也有很多研究機構認為(wei) ,[新西蘭(lan) 注冊(ce) 公司]全麵降準可期,可能在年底前就會(hui) 發生。如第一創業(ye) 證券認為(wei) ,外匯占款增長持續放緩,使得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條件已經成熟;存貸比改革將使銀行需要繳納的準備金大大提高;非對稱降息沒有降低銀行負債(zhai) 成本,壓製銀行盈利空間。
目前,市場各方對中國走向寬貨幣政策的判斷已經趨於(yu) 一致,但問題在於(yu) ,此種判斷是否能夠逐步得到驗證。寬貨幣的一個(ge) 負麵因素是,會(hui) 激勵過剩產(chan) 能,以及推升物價(jia) 、房價(jia) 。在中國政府高層一再強調可以容忍稍低的經濟增長率的時候,僅(jin) 憑一次降息和傳(chuan) 統的思維來分析中國走向寬貨幣政策階段,是否言之過早?
最為(wei) 嚴(yan) 重的是,銀行股飆升的背後,銀行的種種憂慮突然間隨著市場情緒的好轉,而被忽略。
長期以來,困擾投資經理的問題是:銀行股的拐點到底在哪裏,4~6倍市盈率的銀行,為(wei) 什麽(me) 總是下跌。
“不看好,看不到銀行的未來。”重慶一位私募基金經理範先生稱。在他的投資組合中,本來有一些銀行股,在26日、27日兩(liang) 個(ge) 交易日已經基本出清。
近幾年,受經濟增長放緩、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民間借貸等因素影響,個(ge) 別地區、個(ge) 別行業(ye) 的信用風險加大已是不爭(zheng) 的事實。根據銀監會(hui) 公布的數據,中國的銀行業(ye) 在2014年第二季度,不良率為(wei) 1.08%,為(wei) 十年間首次突破1%。
但壞勢頭未能得到遏製。銀監會(hui) 11月15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達7669億(yi) ,較上季末增加725億(yi) ,增加速度創2005年以來新高。這也是不良貸款連續第十二個(ge) 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為(wei) 1.16%,較上季末上升0.09個(ge) 百分點,創近四年新高。
而最為(wei) 嚴(yan) 重的是浙江等資金鏈緊繃的地區。據浙江銀監局的統計,截至2013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wei) 1.84%;其中溫州不良貸款率為(wei) 4.41%。法國巴黎銀行稱,浙江在2013年末的不良貸款達到1200億(yi) 元人民幣,相當於(yu) 國家總債(zhai) 務的五分之一。
更大的風險事件也依然埋藏,中國是否如日本一樣,在房價(jia) 高漲10年之後,陷入漫漫熊途?近期,雖然大部分地區都取消了限購,銀監會(hui) 也放開了限貸,中國的房地產(chan) 市場依然未有大的起色。
如此基本麵之下,銀行股1倍市淨率的估值似乎顯得合理。
而海外投行則基本不看好銀行等板塊,[注冊(ce) 塞舌爾公司]在滬港通開閘之時,高華和瑞銀看淡四季度銀行股的表現,普遍關(guan) 注稀缺性和比價(jia) 優(you) 勢的品種,如食品飲料、醫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