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互聯網保險新規未出三壽險公司先挨刀

      網銷大戶——理財型保險產(chan) 品在天貓旗艦店正遭遇全線下架。理財型保險中的“排頭兵”國華人壽、珠江人壽、弘康人壽無一幸免。而除天貓旗艦店外,上述三家險企在多個(ge) 第三方渠道的理財產(chan) 品皆蹤影全無。

      三家險企均在天貓旗艦店發布係統升級公告,[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而《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多日與(yu) 上述三家保險公司多名內(nei) 部人士溝通,但均一致噤聲。除上述三家外,生命人壽天貓旗艦店亦無理財保險產(chan) 品的蹤影,不過前海人壽一款預期年化收益率4.5%的保險理財產(chan) 品聚富一號仍在售。

      據《第一財經日報》獨家獲悉,此次下架是針對所有收益率在6%以上的產(chan) 品。另據一名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下架產(chan) 品主要問題是在互聯網宣傳(chuan) 和銷售保險產(chan) 品的過程中存在過分宣傳(chuan) 預期投資收益率、萬(wan) 能險產(chan) 品銷售時間誤導、未充分提示投資風險及其他問題。”另據一名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監管層意在對網銷理財產(chan) 品動刀,嚴(yan) 格約束網銷保險理財產(chan) 品發展。”

      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此次監管下架三家保險公司產(chan) 品背後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過分宣傳(chuan) 預期投資收益率,且宣傳(chuan) 的預期投資收益率超過了萬(wan) 能險利益演示的高檔投資回報率;二是將萬(wan) 能險產(chan) 品的保險期間宣傳(chuan) 為(wei) 1年;三是沒有向消費者充分提示投資風險,沒有提示結算利率在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四是沒有以醒目的方式,按照高中低三檔演示未來的利益給付等。

      事實上,自高現價(jia) 產(chan) 品新規(《保監會(hui) 關(guan) 於(yu) 規範高現金價(jia) 值產(chan) 品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下發時,監管層對於(yu) 網銷產(chan) 品的監管就在醞釀中。

      根據上述新規定義(yi) ,網銷的短期理財型保險產(chan) 品確實屬於(yu) 新規中高現價(jia) 產(chan) 品範疇。保監會(hui) 主席項俊波在年初召開的2014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hui) 議上表示,2013年壽險滿期給付達到1742億(yi) 元,高現價(jia) 短期業(ye) 務規模將近2800億(yi) 元。

      今年4月,保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經營互聯網保險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150%以上的壽險公司才可以開展互聯網保險業(ye) 務,而且須明示保險產(chan) 品屬性,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字樣並充分履行風險提示義(yi) 務,而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該意見曾經經過多輪討論,涉及多方利益博弈。

      此後,監管層曾在多個(ge) 場合明確保險業(ye) 的潛在風險,項俊波在第三屆保險業(ye) 一把手培訓班上明確指出保險業(ye) 目前的問題,包括高現金價(jia) 值業(ye) 務存在的預期收益高、產(chan) 品期限短、保障功能弱、資本占用大四大風險隱患,以及資金運用存在的壞賬風險、錯配風險、道德風險等。

      對於(yu) 互聯網保險的監管思路,[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保監會(hui) 副主席陳文輝近日表示,應該堅持四條原則:第一,對於(yu) 互聯網保險要抱有鼓勵和包容的態度;第二,要建立風險防範的底線思維;第三,要堅持一致性的監管原則,線上線下適用同樣的監管法規,在需要體(ti) 現網絡特點的時候,延伸現有監管範圍;第四,要堅持保護消費者權益。與(yu) 此同時,他還強調,保監會(hui) 正在抓緊起草製定互聯網保險業(ye) 務的監管辦法。

      近日保監會(hui) 已成立了互聯網保險監管領導小組,研究監管政策、鼓勵創新發展等問題,陳文輝任組長,財產(chan) 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任副組長。

      此次下架的網銷產(chan) 品的共同特征為(wei) 均屬投資理財型保險產(chan) 品範疇,現金價(jia) 值較高、期限較短、預期收益率集中於(yu) 5%至7%等。

      《互聯網保險行業(ye) 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人身險網銷渠道總規模保費占比不到20%,且絕大部分屬於(yu) 理財類壽險產(chan) 品,共同特點是拚收益,且期限縮短到一年甚至以下。目前在售的短期保險理財產(chan) 品主要是萬(wan) 能險產(chan) 品,不過也有少數險企選擇投連險產(chan) 品。

      保險網銷的短期理財產(chan) 品收益率自發展以來最高點已從(cong) 去年的5%左右逐漸升至7%,保險理財產(chan) 品的資金投向一般對應於(yu) 債(zhai) 權計劃、集合信托產(chan) 品、不動產(chan) 投資計劃等。不過,受資金投向和投資比例的一些約束,這類保險理財產(chan) 品保費規模一般不大,收益率的持續性也較弱。據長江證券研報分析,此類高收益產(chan) 品麵臨(lin) 退保、隨時提取現金價(jia) 值等壓力,增加了險企的現金流風險。

      今年4月開始,由於(yu) 受到“銀保新規”等因素影響,多數保險公司銀保渠道保費下行趨勢明顯。為(wei) 改善銀保渠道現狀,除了轉向期繳業(ye) 務,部分保險公司選擇了“轉道”銷售。

      有消息稱,6月份生命人壽將通過阿裏招財寶平台銷售100億(yi) 元規模的萬(wan) 能險。生命人壽內(nei) 部人士曾告訴《第一財經日報》:“100億(yi) 元的目標確實存在,不過不單是招財寶,而是整個(ge) 淘寶平台的總額。”

      另據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所有公司的銀保渠道都麵臨(lin) 轉型壓力,大型公司計劃將著力發展個(ge) 險渠道。而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險企如華夏人壽、生命人壽、前海人壽等公司仍以衝(chong) 規模為(wei) 主並在積極探尋其他渠道。”以生命人壽為(wei) 例,為(wei) 應對一季度銀保市場新單規模出現的下滑,生命人壽在淘寶理財推出的一款預期年化收益率6.48%的萬(wan) 能險產(chan) 品銷售火爆,已售罄。而上述產(chan) 品為(wei) 1年期短期產(chan) 品,銷售量為(wei) 33086 筆,產(chan) 品規模為(wei) 10個(ge) 億(yi) ,售罄時間為(wei) 32分鍾。

      而還有中小保險公司亦將網銷轉為(wei) 主戰場,[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某中小保險公司內(nei) 部曾打出一年網銷100億(yi) 規模的口號,規模直逼銀保。據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日前表示:“衝(chong) 規模的盛宴一起,不僅(jin) 上演劣幣驅逐良幣,更會(hui) 導致多種潛在風險的爆發,要避免網銷變成第二個(ge) 銀保。”而保險理財為(wei) 險企開拓出另一條“新路”的同時,確實漸漸走上拚高收益、衝(chong) 規模的道路,而互聯網保險一開始強調的創新亦在偏離本源,而日前由“娛樂(le) 寶”創新所引發的爭(zheng) 議亦成為(wei) 此次產(chan) 品下架風波的導火索。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