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管理企業(ye) 負責人薪酬製度改革方案》通過審批,從(cong) 上周五(8月29日)開始,建行將從(cong) 行領導到員工按照“5321”的比例逐層降薪的傳(chuan) 聞開始蔓延,至昨日(8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截稿時,建行方麵人士尚未對記者的采訪給予回複。
對任何企業(ye) 來說,[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薪酬都是一個(ge) 敏感話題,數位接受記者采訪的銀行人士表示,麵對傳(chuan) 言四起,暫時還是靜觀其變。
上周五,《北京晚報》等媒體(ti) 援引匿名消息稱,建行總行將推行“5321”的減薪方案,即行領導減半,部門老總減三成,處長減兩(liang) 成,員工減一成。
不過,建行總行有關(guan) 部門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未予回複。而記者谘詢建行某分行相關(guan) 人士,對方也表示,“沒法說,都是聽網上的消息,目前分行尚未收到相關(guan) 文件。”
《中央管理企業(ye) 負責人薪酬製度改革方案》獲得通過,也被解讀為(wei) 中央管理企業(ye) 高管薪酬調整的一次大動作。據此前媒體(ti) 報道,央企、國有金融企業(ye) 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將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後年薪不能超過60萬(wan) 元。
根據2013年年報,工、農(nong) 、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的董事長、行長基本薪酬普遍在百萬(wan) 元左右,績效薪酬需要經過相關(guan) 部門審核延遲公布和發放,通常為(wei) 基本薪酬的50%,即四大行董事長、行長年薪一般在150萬(wan) 元左右。
在上周的半年報業(ye) 績發布會(hui) 上,[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工行、農(nong) 行等國有大行的高層均對媒體(ti) 透露,將按照有關(guan) 政策的規定執行,農(nong) 行行長張雲(yun) 更表示,“擁護這個(ge) 決(jue) 定,不折不扣執行”。
至於(yu) 針對薪酬改革會(hui) 否波及基層員工,金融企業(ye) 高層股權激勵能否成行等信息尚未明確,截至目前,尚未有銀行正式公布薪酬改革方案。
據了解,大批高素質人才進入銀行業(ye) ,除高薪酬外,穩定也是一個(ge) 重要因素,在市場化經濟浪潮的洗禮下,國有大行的職位是僅(jin) 存的“鐵飯碗”之一。
尤其是四大行的總行,即使是一個(ge) 基層職位也會(hui) 引來求職者激烈競爭(zheng) 。某家大行曾傳(chuan) 出,其招聘一個(ge) 非核心部門的基層職位甚至需要董事長簽字,且員工進入行內(nei) 尚不能直接在總行任職,還需先到分行各個(ge) 部門進行為(wei) 期1年左右的輪崗,熟悉業(ye) 務之後才能回到總行。
“更不要提核心業(ye) 務部門的管理層職位了,機緣不巧的話,很多人可能‘熬’到退休也沒有機會(hui) 。”一位大行內(nei) 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盡管如此,大型銀行擁有大平台、製度與(yu) 企業(ye) 文化等各方麵相對成熟穩定,工作環境也較優(you) 化,對從(cong) 業(ye) 者來說仍具有較大吸引力。
但一位剛從(cong) 某國有大行總行跳槽到某股份行的人士則認為(wei) ,大行的國企作風正是其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股份行對員工的能力有更市場化的考核方式,更適合那些具有冒險精神的職業(ye) 人士。
最近,交行高調宣布其正在積極籌備混合所有製改革,[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在業(ye) 內(nei) 和資本市場掀起不小波瀾。一家上市城商行高管日前也對記者表示,該行也正在積極爭(zheng) 取進入混合所有製改革的試點,以便在管理層人員聘用、任免等方麵獲得更多自由。
上述大行人士稱,不論是哪種所有製,企業(ye) 隻有在管理方麵向市場化的方向改革,才能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