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3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報道了[注冊(ce) 塞舌爾公司]“華宸未來淮南誌高資產(chan) 管理計劃”出現到期違約、涉及的三方金融機構相互指責推諉責任一事。此事引起媒體(ti) 和監管部門的廣泛關(guan) 注。8月26日,湖南信托第三次就此事發布公告,稱誌高項目涉及多家金融機構,交易結構複雜,機構之間很難就風險處置工作達成共識。
較之前兩(liang) 次的表態,湖南信托似有“改口”。在此前兩(liang) 份關(guan) 於(yu) 誌高項目的情況說明中,湖南信托都堅稱自己充當了信托計劃的通道角色。而在最新的公告中,湖南信托的態度似有軟化:不再提通道,而是呼籲在項目已出現風險的現實情況下,各金融機構應積極會(hui) 商,推進項目重組或資產(chan) 處置。
令湖南信托改口的原因可能來自兩(liang) 個(ge) 方麵。8月15日,國元信托就此事發布情況說明,令各方簽訂合同的先後順序得以理清,《第一財經日報》綜合此前對華宸未來和湖南信托的采訪,得以還原“三不管”理財產(chan) 品誕生的來龍去脈(詳見《華宸未來“三不管”理財產(chan) 品問題到底出在哪兒(er) 》)。優(you) 選財富投研中心總經理張淑霞認為(wei) ,由於(yu) 湖南信托先與(yu) 淮南誌高及其擔保方簽訂了相關(guan) 的《信托貸款合同》、《權利質押合同》等相關(guan) 合同,後與(yu) 國元信托簽訂單一信托投資合同,這表明在湖南信托與(yu) 國元信托之間,湖南信托是主動管理方。
另一個(ge) 方麵的原因則可能來自於(yu) 監管層的壓力。據媒體(ti) 報道,湖南信托的主管部門湖南銀監局已開始介入調查,並約談了湖南信托相關(guan) 負責人了解情況。不過,對於(yu) 這一揣測,湖南信托進行了否認,稱公司一直都在努力處置項目,最大程度地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眼下最直接的問題是投資人的3億(yi) 元資金由哪家金融機構先來兜底。華宸未來資產(chan) 此前曾提出一個(ge) 三方共同兜底的方案:先將抵押物進行兌(dui) 現,欠缺的資金由華宸未來資產(chan) 、湖南信托和國元信托按比例共同承擔。但此方案遭到湖南信托和國元信托的反對。
而若按照“誰的投資人、誰先來擦屁股”的原則,華宸未來卻並不具有兜底的能力。華宸未來注冊(ce) 資金僅(jin) 2000萬(wan) 元,其自身實力並不足以兌(dui) 現投資者的資金——資本金實力與(yu) 其大幹快上的業(ye) 務風格嚴(yan) 重不匹配,這也是67家基金子公司共同麵臨(lin) 的問題。
目前包括湖南信托在內(nei) 的當事三方仍把主要希望放在項目的重組或資產(chan) 處置上。根據湖南信托8月26日的表態,湖南信托已經決(jue) 定采取司法措施,正式宣布貸款提前到期並向人民法院提起對借款人、擔保人的訴訟。
而對於(yu) 接下來的風險處置思路,[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湖南信托稱淮南誌高項目已完工近90%,僅(jin) 因土地手續問題才導致項目的實施中斷。同時,湖南信托近期委托專(zhuan) 業(ye) 的資產(chan) 評估機構對該項目的抵押物進行了認真評估,抵押物保守估值也在5億(yi) 元以上。綜上,湖南信托認為(wei) ,解決(jue) 淮南誌高項目風險的根本出路在於(yu) 推進項目的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