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盛京銀行、貴陽銀行、無錫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等11家城商行和農(nong) 商行,在證監會(hui) 網站預先披露了IPO申報稿。這也意味著,排隊近兩(liang) 年仍未上市的多家城商行將迎來登陸A股市場的曙光。
雖然銀行一度被視為(wei) 優(you) 質公司,受到投資者青睞,且銀行自身上市的熱情也日益高漲,除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製銀行之外,諸如城商行在內(nei) 的地方銀行,也都紛紛做好了上市的各項準備,上報了相關(guan) 資料。但是,隨著A股市場陷入低迷、IPO暫停,特別是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製銀行的大規模再融資,投資者開始對銀行上市和再融資心生恐懼。即便銀行利潤仍然保持著強勁勢頭,是各大行業(ye) 中效益最好的,投資者仍然不買(mai) 賬,以至於(yu) 多家銀行股出現了破淨現象。
麵對投資者的恐懼和抵觸心理,[馬紹爾注冊(ce) 公司]管理層也采取了相應措施,控製銀行的再融資規模和速度,控製銀行的上市節奏,但是,當銀行預披露的信息發布以後,投資者還是感到了絲(si) 絲(si) 寒意。很多投資者擔心,雖然預披露的企業(ye) 多達數百家,按照排隊秩序,銀行未必都能在短時間內(nei) 獲得上市資格。但是,誰又能預料,非市場因素會(hui) 不會(hui) 讓銀行越過排隊秩序,率先獲得上市資格呢?要知道,一些銀行已經麵臨(lin) 著比較嚴(yan) 重的資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貸款上升等問題,迫切希望通過上市來改善資產(chan) 結構,增強貸款能力。
作為(wei) 市場主體(ti) 之一,銀行上市本不應該有任何障礙和阻力,且從(cong) 目前銀行的業(ye) 績來看,還應當給予優(you) 先考慮。問題在於(yu) ,按照銀行的經營思路和方式、信貸策略和手段,以及目前市場的流動性情況,對銀行上市,確實應當把握好節奏和頻率,掌握好力度和尺度。否則,會(hui) 引發許多不該發生的矛盾與(yu) 問題。
首先,市場的流動性已經過於(yu) 充裕,不允許再大規模補充資金。想一想,不到60萬(wan) 億(yi) 元的GDP,卻有近120萬(wan) 億(yi) 元的廣義(yi) 貨幣(M2),就算扣除20萬(wan) 億(yi) 元的外匯儲(chu) 備占用的基礎貨幣,也達到100萬(wan) 億(yi) 元,是GDP的近1.7倍。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銀行仍然大規模發放信貸資金,就會(hui) 使市場的流動性更加泛濫。就算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調節,也難以抵擋市場流動性的繼續注水,從(cong) 而給通貨膨脹帶來巨大壓力。一旦經濟步入複蘇軌道,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難以遏製。
其次,會(hui) 進一步加劇信貸資金結構的不合理與(yu) 不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相關(guan) 國際機構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企業(ye) 的債(zhai) 務已達到了14.2萬(wan) 億(yi) 美元,超過美國的13.7萬(wan) 億(yi) 美元,但是,實體(ti) 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ye) 、小微企業(ye) 、“三農(nong) ”企業(ye) 等卻普遍麵臨(lin) 資金困境,麵臨(lin) 融資難、融資貴的雙重壓力。為(wei) 什麽(me) 出現這樣的矛盾現象,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銀行信貸資金結構出現了嚴(yan) 重問題,大量資金被房地產(chan) 和政府融資平台占用了,資金的流動性出現了停滯或不暢。更多情況下,資金都停留在鋼筋混凝土上。如果再給銀行以上市或再融資的方式補充資本金,那麽(me) ,信貸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將更加突出,中央采取的定向降準和調整存貸比政策,也將很難發揮作用。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也應當控製好銀行的上市節奏與(yu) 頻率,避免過多過快地讓銀行進入A股市場。
第三,對A股市場會(hui) 產(chan) 生嚴(yan) 重的衝(chong) 擊和影響。銀行上市或再融資,一般都規模巨大。雖然與(yu) 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製銀行相比,[注冊(ce) 新加坡公司]城商行上市的融資規模要小一些,但是,與(yu) 一般的企業(ye) 比較,仍然規模很大。加上投資者對銀行已經失去信心,缺乏信任。如果過多過快地允許銀行上市或再融資,對A股市場的打擊必然很大。如果同時批準3家銀行發行新股,A股市場一定會(hui) 出現比較大的下跌。所以,從(cong) 維持市場的穩定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也應當控製好銀行的上市節奏和頻率。
從(cong) 目前銀行的實際情況以及經濟發展的需求來看,如果有的城商行,一直堅持以實體(ti) 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ye) 、小微企業(ye) 和 “三農(nong) ”企業(ye) 等為(wei) 支持重點,也可以優(you) 先考慮。這就需要管理層對這些擬上市的銀行進行一次認真的調查和分析,看一看哪幾家銀行屬於(yu) 此類。如果確實如此,不妨在進行排隊時,優(you) 先考慮,優(you) 先安排上市。否則,就盡可能地向後推移,避免對市場產(chan) 生衝(chong) 擊與(yu) 影響。至於(yu) 那些資本充足率已經出現一定問題、不良貸款率明顯上升的銀行,則要嚴(yan) 格控製其上市,待問題解決(jue) 好以後再予以放行。隻有這樣,銀行上市才不會(hui) 產(chan) 生太大的負麵作用與(yu)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