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lin) 近季末加半年末的敏感時刻,央行26日未開展任何公開市場操作,正回購操作自2月中旬重啟以來首次暫停,[新西蘭(lan) 注冊(ce) 公司]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因此實現淨投放120億(yi) 元,為(wei) 連續第七周淨投放。市場人士認為(wei) ,央行暫停正回購意在安撫市場情緒,且在大型機構融出和國庫現金定存支持下,當前貨幣市場流動性尚可,資金麵安穩度過年中時點應無大礙,因此央行暫時不必重啟逆回購等投放手段,不操作或許就是最好的操作。
26日是上半年最後一次例行公開市場操作窗口,央行選擇了不開展任何操作。
Wind數據顯示,本周公開市場有300億(yi) 元到期資金,央行隻在周二開展180億(yi) 元正回購操作,因此將實現淨投放120億(yi) 元。這是5月中旬以來,央行連續第七周在公開市場實施資金淨投放。此外,財政部、央行當日進行了500億(yi) 元3個(ge) 月期限的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因此本周公開市場渠道實際投放規模達620億(yi) 元。
市場人士指出,在前期流動性持續相對寬裕的背景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轉向階段性淨投放,很明顯是為(wei) 年中流動性保駕護航。26日,央行正回購操作亦被暫停,在周內(nei) 到期資金不多的情況下,確保公開市場延續淨投放格局,顯然也是為(wei) 了在臨(lin) 近季末和半年末雙重時點的關(guan) 頭上進一步安撫市場情緒。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債(zhai) 券分析師徐寒飛表示,央行暫停正回購對流動性主要是預期層麵的影響,同時釋放出一些信號,[注冊(ce) 塞舌爾公司]即未來資金麵若真正趨緊,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很大,包括重啟逆回購操作等。
此次正回購暫停是2月中旬央行重啟正回購操作以來的首次。回顧上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除在1月開展過四次逆回購操作之外,基本以正回購操作為(wei) 主。據統計,一季度央行公開市場合計淨回籠資金5240億(yi) 元,部分對衝(chong) 了新增外匯占款形成的基礎貨幣投放,而二季度隨著外匯占款增量下滑,且經濟穩增長促使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公開市場操作轉為(wei) 淨投放3690億(yi) 元。
考慮到年中流動性麵臨(lin) 收緊,此前曾有機構預期央行可能在本月末重啟逆回購操作。但如今,央行隻是暫停正回購,逆回購仍未露麵。市場人士認為(wei) ,這說明當前流動性還未緊張到需要央行出手的地步。
年中考核、存準補繳、大行分紅以及新股發行,使得當前銀行體(ti) 係流動性麵臨(lin) 多重時點因素影響。銀行間貨幣市場跨年中時點的回購利率從(cong) 6月中旬開始持續走高,且回購利率期限利差較高,顯示出銀行間市場仍然存在對年中流動性的擔憂情緒。不過,有資金交易員表示,考慮到公開市場連續淨投放疊加二次定向降準釋放資金,央行短期投放的流動性其實並不少,再加上常備借貸便利(SLF)劃設的利率走廊上限,貨幣市場流動性出現劇烈波動的風險非常有限。
該交易員指出,近期銀行間市場整體(ti) 流動性尚可,在大型機構融出的支持下,短期融資需求基本能夠得到滿足,[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目前主要是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導致貨幣市場利率出現波動,例如銀行臨(lin) 近季末為(wei) 減少資本占用,不願接受信用債(zhai) 券質押,致使部分機構在銀行間市場押信用債(zhai) 跨季融資受限。他認為(wei) ,這種結構性的問題,依靠市場機構相互調劑可以解決(jue) ,央行沒有必要再通過逆回購等手段增加資金投放,而且還可以回避未來逆回購到期帶來的回籠壓力。
26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上,除跨月的7天、14天回購利率繼續上漲外,其餘(yu) 期限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具體(ti) 看,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報2.97%,下行3bp;7天、14天回購加權利率分別報3.65%、5.22%,分別上漲5bp、9bp。此外,當日招標的3個(ge) 月期國庫定存中標利率3.80%,較1月份的同期限操作利率下行逾230bp,表明當前銀行存款壓力已不大。有市場人士表示,資金麵平安度過年中時點應無大礙,央行26日不開展任何公開市場操作或許是最恰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