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利率市場化漸進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望重現江湖

      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隔十七年,作為(wei) 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過渡產(chan) 品——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有望重現江湖。

      2013年,利率市場化進程大幅推進,[注冊(ce) 開曼公司]以中行、建行為(wei) 代表的大型銀行已經提交大額存單試點方案。近日,多位銀行業(ye) 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其所在銀行已於(yu) 近日收到央行發布的《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不過目前仍處於(yu) 保密階段。而國泰君安證券最新研報預計CD即將於(yu) 今年三季度試點。

      這並不令市場驚訝,數月前,央行已多次召集部分市場參與(yu) 者廣泛征集意見。而今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亦透露,央行“將探索發行麵向企業(ye) 及個(ge) 人的CD”。

      自去年7月放開貸款下限以來,貸款利率不降反升,最終傳(chuan) 導至產(chan) 業(ye) 鏈下遊,增加企業(ye) 融資成本。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去年明確表態,推進同業(ye) 存單發行與(yu) 交易,逐步擴大負債(zhai) 產(chan) 品的市場化定價(jia) 範圍,為(wei) 穩妥有序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創造條件。

      作為(wei) 上述藥方的第一步,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已於(yu) 去年底在同業(ye) 間開展(即NCD),並於(yu) 5月正式擴容,但投資者範圍有所掣肘。而當第二步“大額存單擴展至企業(ye) 及個(ge) 人投資者”時,其對利率市場化的作用方得以凸顯。

      不過,與(yu) 1996年發布《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注冊(ce) BVI公司]不同的是,17年後的泛資管時代,利率市場化與(yu) 人民幣國際化雙線推進,加之互聯網金融盛行,中國銀行間市場從(cong) 無到有,托管總量已超過30萬(wan) 億(yi) ,電子平台交易已實現全覆蓋,CD的發行環境已今非昔比,備案發行、電子交易、餘(yu) 額管理悉數納入視野。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