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調整導致目前H股上市公司的股價(jia) 越來越逼近每股淨資產(chan) 。數據顯示,當前國企指數的估值大幅低於(yu) 曆史平均水平,成分股更瀕臨(lin) 整體(ti) “破淨”邊緣。盡管估值吸引,但海外投資者對H股仍非常謹慎。
截至20日收盤,[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恒生AH溢價(jia) 指數收報95.35點,顯示A股較H股折價(jia) 4.65%。盡管H股整體(ti) 估值比A股高,但香港市場的H股當前的“處境”並不比A股好,事實上,國企成分股整體(ti) 市淨率已逼近1的水平,銀行股股價(jia) 更是普遍低於(yu) 每股淨資產(chan) 。
國泰君安國際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國企指數預測市盈率僅(jin) 6.83倍,遠低於(yu) 2006 年至2013 期間12.25 倍的平均水平;預測市淨率僅(jin) 1.01倍,低於(yu) 2006 年至2013 期間1.97倍的平均水平。
上述數據是國泰君安國際基於(yu) 市場對於(yu) 國企指數成分股未來12個(ge) 月的盈利預期平均值測算得出。恒生指數的估值雖然也低於(yu) 曆史平均水平,但偏離幅度遠小於(yu) 國企指數:恒指預測市盈率為(wei) 10.38倍,2006年至2013年期間的平均水平為(wei) 13.35倍;恒指預測市淨率為(wei) 1.25倍,2006 年至2013 期間的平均水平為(wei) 1.73 倍。
“國企指數整體(ti) 估值之所以這麽(me) 低,主要是權重較大的銀行類H股股價(jia) 長期在每股淨資產(chan) 下方運行。此外,與(yu) 內(nei) 地經濟高度相關(guan) 的煤炭、機械、水泥建材類的H股等,股價(jia) 也長期低迷。”國泰君安國際策略研究員古喬(qiao) 藝表示。
盡管當前國企指數整體(ti) 估值嚴(yan) 重偏離曆史平均水平,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wei) H股言底還為(wei) 時尚早,投資者對於(yu) H股後市看法仍持謹慎態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麵倒減持H股的外資大行,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出試探性加倉(cang) 的跡象。
國企指數昨日收報9884.22點,[注冊(ce) 盧森堡公司]今年以來已累計下跌8.62%,遠遠跑輸跌幅2.02%的恒生指數。3月中下旬國企指數創出階段性新低後,一度有抄底資金入場,輪番炒作跌幅較大的H股板塊,“滬港通”消息出台後,較A股折價(jia) 幅度較大的中小盤H股也受到市場熱炒。“由於(yu) 估值有吸引力,H股的交易性機會(hui) 一直都存在,每當有政策麵的催化劑,相關(guan) 板塊總能炒上一波,但由於(yu) 基本麵前景不被看好,H股上漲持續性不強。”古喬(qiao) 藝說。
當前內(nei) 地經濟出現了一些企穩跡象,外資大行普遍預期更多微調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在增加,低估值的H股也再度受到關(guan) 注。港交所信息披露平台公布的數據顯示,摩根大通5月13日斥資1826萬(wan) 港元增持江西銅業(ye) 143萬(wan) 股H股,惠理基金則於(yu) 5月14日增持了80萬(wan) 股中興(xing) 通訊H股;凱萬(wan) 基金也於(yu) 5月14日增持了14萬(wan) 股中海油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