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基金公會:中港基金互認首批基金不超300

香港投資基金工會(hui) 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於(yu) 4月23日表示,中港基金互認的基本框架已經上交國務院,目前市場各方參與(yu) 者已準備就緒,隻待最終批準。她對騰訊財經表示,由於(yu) 中港基金互認的資格審批嚴(yan) 格,預計首批入圍的基金不多於(yu) 300隻。

市場憧憬已久的中港基金互認審批進入衝(chong) 刺階段,[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接受媒體(ti) 訪問時再次確認,這一計劃有望在短期內(nei) 落實。

黃王慈明預計,首批中港基金互認將會(hui) 有額度的限製,此外,目前符合規定在香港注冊(ce) 的證監會(hui) 認可基金約300隻,而中港基金互認的審批標準將再收緊,所以最終可入圍的基金將在300隻以下。

香港投資基金工會(hui) 主席李錦榮認為(wei) ,中港基金互認初期預計會(hui) 側(ce) 重簡單、容易接受的產(chan) 品推出,設計太複雜的產(chan) 品不太可能引入。他還表示,內(nei) 地仍然有資本流動的限製,未來配額的安排、交收等一些列問題需要監管機構進一步安排。

“香港基金在內(nei) 地銷售可能也會(hui) 通過銀行渠道,但如何說服內(nei) 地的銀行銷售這些香港產(chan) 品,如何培訓前線的員工銷售都是挑戰,畢竟五大行全國分行上萬(wan) 家,[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路演都不知要如何開展。” 黃王慈明對騰訊財經指出中港基金互認執行的難度。

她稱,雖然香港的業(ye) 界一路都有給監管機構提供參考意見,但中港基金互認的產(chan) 品設計、監管法規、銷售以及投資者教育等一係列細則還需等官方最終的框架出台再做執行計劃。

對於(yu) 近期“橫空出世”的滬港通,黃王慈明認為(wei) ,目前實際的操作、交收以及結算的細則也需要時間去探討。但她認為(wei) ,未無論是QFII、RQFII,還是中港基金互認和滬港通目的都是擴大香港和內(nei) 地的雙向投資,未來的趨勢將是逐步多元化,不會(hui) 造成此消彼長的情況。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