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貸款機構擬擴大信貸資料庫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針對香港銀行等貸款機構擬擴大信貸資料庫的建議,香港個(ge) 人資料私隱專(zhuan) 員公署5日就修訂個(ge) 人信貸資料實務守則,展開為(wei) 期5星期的公眾(zhong) 谘詢,提出6大關(guan) 注。

  谘詢文件建議,銀行可以由中央信貸資料庫查核申請人資料的範疇,由現時隻限住宅按揭的負麵資料,擴大至所有非住宅的信貸負麵資料,例如商鋪按揭負債(zhai) 等,並同時容許貸款機構在資料持有人同意下,查閱所有正麵信貸資料,以評估申請人的信貸狀況。文件也建議,設立24個(ge) 月過渡期,銀行在該段期間,隻能對新增的按揭及貸款申請,查閱借貸人的正麵信貸資料。

  根據現行機製,貸款機構可透過信貸資料機構,共享無擔保的負麵信貸個(ge) 人資料,但隻包括住宅物業(ye) 的負麵按揭貸款。金融服務業(ye) 界建議,各間貸款機構共享更多的個(ge) 人按揭貸款資料,並已獲得金管局支持,目的是提高信貸風險評估的完整性及準確性。

  業(ye) 界認為(wei) ,此舉(ju) 可透過一個(ge) 更有效的信貸市場,減低一些消費者任意地借款下,因貸款機構無法辨識借款人所承擔的債(zhai) 項是否超出其償(chang) 還能力,而引致房地產(chan) 市場泡沫風險。業(ye) 界強調,審慎借款及負責任還款有助保護香港整體(ti) 金融穩定性,同時遏抑樓市炒風;而自2003年推行中央信貸資料庫後,香港的借貸息率及破產(chan) 比例也有所下降。 
 

  業(ye) 界建議,將中央信貸資料庫查核申請人的資料範圍,由現行住宅按揭的負麵資料及其它信貸負麵資料,擴大至非住宅樓宇及其它正麵資料。但在機製實施後,銀行隻能在接收新的按揭及貸款申請時,才可在得到借款人同意下,查閱對方的正麵信貸資料,且資料僅(jin) 為(wei) 其按揭宗數,不會(hui) 披露每項按揭的詳情。文件也建議,設立24個(ge) 月過渡期,銀行在該段期間,隻能對新接的按揭及貸款申請,查閱借貸人的正麵信貸資料;24個(ge) 月過後,才能檢視現有借款人的信貸狀況。

  個(ge) 人資料私隱專(zhuan) 員蔣任宏表示,明白公眾(zhong) 擔憂擴大資料庫後,資料或會(hui) 被用作直銷用途,且建議涉及不少私隱議題。他表示,公署並沒有既定立場,但欲引導公眾(zhong) 探討當中所涉及的私隱問題,包括提供的額外按揭資料,是否必須及不超乎適度,或把信貸提供者可查閱的正麵按揭資料隻限於(yu) 按揭宗數,以及24個(ge) 月的過渡期是否適當等。他表示,會(hui) 在谘詢期結束後,平衡公眾(zhong) 及業(ye) 界利益,期望3月底前完成實務守則的修訂。

更多精彩內(nei) 容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