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我的民俗相冊——內地與香港青少年走進陝西”

台上,5位年近八旬的華陰老腔藝人拉開表演架勢一聲吼;台下,20位來自香港和北京的中學生紛紛舉(ju) 起相機,將這傳(chuan) 承千年的民俗藝術“定格”。

日前,“我的民俗相冊(ce) ——內(nei) 地與(yu) 香港青少年走進陝西”活動來到華陰市雙泉村的老腔傳(chuan) 承基地,感受“中國最古老的搖滾樂(le) ”。


老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戲曲之一,起源於(yu) 西漢時期,原是陝西華山地區糧倉(cang) 守軍(jun) 自娛自樂(le) 的一種說唱形式,被當地農(nong) 民模仿和繼承下來。由於(yu) 曆史久遠、唱腔獨特,老腔被稱為(wei) “戲曲活化石”“黃土地上的搖滾樂(le) ”。

表演時,樂(le) 器演奏聲、跺地聲、砸凳聲與(yu) 藝人們(men) 縱情的嘶吼聲混合,聲勢浩大猶如千軍(jun) 萬(wan) 馬。凡是看過老腔的人,無不被它的質樸豪邁、鏗鏘有力所感染。

“老腔讓我最震撼也最感動。”香港慕光英文書(shu) 院學生劉傑臻說,“老藝人們(men) 充滿力量的表演讓我感受到來自黃土地、來自中華民族的魄力。老腔傳(chuan) 承到現在非常不易也是非常值得,我們(men) 一定要珍惜、傳(chuan) 承這些民間文化。我想,我們(men) 這次來了解老腔,用相機記錄它,也是一種傳(chuan) 承。”


隨後,同學們(men) 來到被稱為(wei) “中國皮影藝術之鄉(xiang) ”的渭南市華州區。在華州皮影文化園裏,他們(men) 欣賞了代表各地不同風格的皮影作品和華州皮影戲。皮影戲俗稱“燈影子”,是中國民間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傀儡戲之一。2011年,皮影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幕布上,用牛皮製成的皮影在藝人操控下靈巧地上下翻飛,隨著時而婉轉、時而激昂的唱腔演繹千年前的故事。比起台前的精彩,學生們(men) 似乎對幕後的奧秘更感興(xing) 趣。在得到允許後,他們(men) 走上舞台,將相機對準“運籌”皮影千般變化的藝人們(men) 。


找角度、調光線,香港浸會(hui) 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初三學生文一諾終於(yu) 拍到了滿意的照片。她說:“這是我第一次親(qin) 眼看到這種藝術形式,比起在書(shu) 本、照片和網上看,更能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

這也是文一諾頭一回來到內(nei) 地。“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文化體(ti) 驗之旅,可以更直觀感受到內(nei) 地的風土人情,了解很多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和文化。”文一諾說。


“我的民俗相冊(ce) ——內(nei) 地與(yu) 香港青少年走進陝西”活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hui) 指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聯合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hui) (香港)主辦,人民政協報社協辦。共有20名愛好攝影的中學生“一對一”結伴,用6天時間了解陝西,用攝影作品反映多彩的民俗文化。


作為(wei) 陝西之行香港團的團長,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hui) (香港)理事李維儉(jian) 說:“10名香港學生與(yu) 10名北京學生匯聚陝西,很有意義(yi) 。希望通過民俗文化交流和‘一對一’結對,強化兩(liang) 地青少年對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共識,增進了解和認同。”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