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yi) 務教育學段跨度長達9年,是在讀規模最大、學齡最長的教育階段,是與(yu) 每個(ge) 家庭、每個(ge) 孩子的命運息息相關(guan) 的教育階段。為(wei) 更好理解這份綱領性文件,有媒體(ti) 近日就有關(guan) 話題采訪了多位專(zhuan) 家,對《意見》進行了深入解讀。
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解決(jue) 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問題
近年來,黨(dang) 和國家在教育改革中始終強調發展素質教育,但從(cong) 多年的教育實踐來看,各地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現象也確實存在。《意見》要求,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深化改革,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
《意見》在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ti) 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麵提出了針對性舉(ju) 措。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談到,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就要堅持“五育”並舉(ju) ,把推進素質教育作為(wei) 教育改革的戰略主題。
“關(guan) 於(yu) 素質教育的問題,是整個(ge) 基礎教育包括義(yi) 務教育當中最重要的一個(ge) 問題。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要發展素質教育,從(cong) 現實來看盡管發展素質教育會(hui) 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我們(men) 推進的決(jue) 心不能動搖、推進的步子不能停下來。”鄭富芝回答媒體(ti) 提問時指出。
談及素質教育為(wei) 何在推進過程中“落實難”,不少專(zhuan) 家指出,與(yu) 過去的應試教育評價(jia) 方式相比,素質教育存在難以量化,操作性不強的問題。
可以看到,為(wei) 建立更科學的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意見》在德智體(ti) 美勞五個(ge) 方麵都提出了具體(ti) 、可量化的指標要求。例如,體(ti) 育鍛煉方麵“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美育方麵“幫助每位學生學會(hui) 1至2項藝術技能、會(hui) 唱主旋律歌曲”,勞動教育方麵要“確保勞動教育課時不少於(yu) 一半”等。
下大力氣解決(jue) 好“減負”問題
堅決(jue) 防止學生學業(ye) 負擔過重
“減負既是一個(ge) 老問題也是一個(ge) 很難的問題,必須下大力氣逐步解決(jue) 好。”鄭富芝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強調,在減負問題上,大家基本上有兩(liang) 點共識:學生學習(xi) 會(hui) 有一定學業(ye) 負擔,以確保基本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基本教育質量;但這一負擔不能過重,否則不利於(yu) 孩子的長遠發展和身心健康。
《意見》明確提出,各地要加強監測和督導,堅決(jue) 防止學生學業(ye) 負擔過重。“減負的思路很明確:綜合施策,係統減負。”鄭富芝指出,具體(ti) 而言,要從(cong) 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優(you) 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內(nei) 容、規範校外培訓、建立科學評價(jia) 體(ti) 係以及家校協同等方麵持續發力。
長期以來,“唯分數論”、“唯升學論”等是影響我國義(yi) 務教育質量的兩(liang) 大痼疾。《意見》明確要求,要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wei) 導向的科學評價(jia) 體(ti) 係,國家製定縣域義(yi) 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jia) 標準;黨(dang) 政有關(guan) 負責人要牢固樹立科學教育觀、正確政績觀,嚴(yan) 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麵以升學率評價(jia) 學校和教師。
“義(yi) 務教育招生政策必須堅持非選拔性的特點。義(yi) 務教育階段過早的升學考試競爭(zheng) 壓力,非常不利於(yu) 營造自由寬鬆的成長環境,嚴(yan) 重影響學生的全麵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yang) 。”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hui) 主任張誌勇說。
從(cong) 現實情況來看,減負除了從(cong) 學校、校外培訓機構著手治理,家庭的作用也至關(guan) 重要。近期,教育部組織了“家校協同育人的攻堅行動”,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育人觀念,理性地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希望通過家校共育,使學校和家庭在減負問題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鄭富芝說。
強化教師權益和待遇保障
教師教育懲戒權被寫(xie) 入文件
“國將興(xing) ,必貴師而重傅。”一直以來,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水平都是義(yi) 務教育發展必須直麵的問題,也是義(yi) 務教育改革的核心內(nei) 容。《意見》從(cong) 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優(you) 化教師資源配置、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提升校長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等方麵,明確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方向,也進一步保障了教師群體(ti) 的權益和待遇。
“唯有在國家層麵明確賦予教師的地位,才能將尊師重教落到實處;唯有切實提高教師的職業(ye) 吸引力,通過國家和社會(hui) 層麵對廣大教師的尊重和優(you) 待,才能喚發廣大教師‘為(wei) 黨(dang) 育人’‘ 為(wei) 國育才’的職業(ye) 熱情和教育使命。”山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張茂聰說。
此外,“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被納入《意見》也引發廣泛熱議。“按照我國《教育法》《教師法》的有關(guan) 規定,教師在教書(shu) 育人過程中,具有批評和抵製有害於(yu) 學生健康成長現象的義(yi) 務。也就是說,教師有義(yi) 務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指出,由於(yu) 這些年出現一些程序性的規定不嚴(yan) 密、不規範甚至有所缺失的現象,影響了教師正確行使教育懲戒權。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教師對學生不敢管、不願管。實際上這是對學生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同時,專(zhuan) 家們(men) 也強調,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絕對不是給體(ti) 罰學生找借口。還需要盡快製定具體(ti) 實施細則,明確教育懲戒權的邊界是什麽(me) 、內(nei) 容和形式又是什麽(me) ,哪些行為(wei) 不屬於(yu) 教育懲戒的範疇,以保證教育懲戒不過度。
據教育部網站數據,2018年我國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2%,我國義(yi) 務教育已經進入由基本均衡向優(you) 質均衡邁進的新階段。 “在整個(ge) 教育體(ti) 係中,義(yi) 務教育具有奠基性作用,被視為(wei) 現代國民教育體(ti) 係的基石。《意見》是朝著新時代教育發展總體(ti) 目標邁進的戰略決(jue) 策,旨在為(wei)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鋪好基石,也為(wei) 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中國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鍾秉林說。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