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完善監管製度設計,補牢製度圍牆,豐(feng) 富針對大學生的金融服務產(chan) 品,從(cong) 源頭杜絕校園貸亂(luan) 象產(chan) 生
近段時間以來,關(guan) 於(yu) 校園貸亂(luan) 象的報道屢見不鮮。校園貸的初衷是為(wei) 了幫助學生完成學業(ye) 和創業(ye) ,但一些不良網絡借貸平台采取降低貸款門檻、隱瞞高額利率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而陷入“高利貸”陷阱,由此引發了一係列社會(hui) 問題。
我對校園貸亂(luan) 象做過調研,發現不良校園貸存在很多“挖坑”現象。有的平台隱瞞或模糊實際資費、滯納金、違約金,大學生貸款購物,最終卻要償(chang) 還相當於(yu) 貸款本金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利息或者滯納金。有的平台使用非法手段催收欠款,比如詆毀名譽、騷擾恐嚇、威逼抵債(zhai) 等等,給借款學生造成極大心理壓力。
針對校園貸亂(luan) 象,相關(guan) 部門一直在加大整治打擊力度。2017年,中國銀監會(hui) 、教育部、人社部三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從(cong) 事校園貸業(ye) 務的網貸機構一律暫停新發校園網貸業(ye) 務標的,未經銀行業(ye) 監督管理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wei) 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然而,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校園貸也改頭換麵,披著培訓貸、美容貸、租房貸等“馬甲”繼續危害校園。
應當看到,大學生超前的消費觀念和創業(ye) 需求是校園網貸平台快速發展的背景條件,對於(yu) 大學生正常的金融需求應當給予保護和支持,打擊重點應當是嚴(yan) 重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因此,建議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完善監管製度設計,補牢製度圍牆,豐(feng) 富針對大學生的金融服務產(chan) 品,從(cong) 源頭杜絕校園貸亂(luan) 象產(chan) 生。
首先,高校應當加強法律、金融、安全等相關(guan) 教育。大量學生受騙暴露出學生防騙意識、法律意識的淡薄,同時也反映出學校安全教育的薄弱。分析一些案例不難發現,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落入高利貸圈套時,沒有在第一時間尋求法律的幫助,最終導致悲劇發生。這也說明,亟須對大學生加強法治教育,引導他們(men) 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其次,監管部門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徹底解決(jue) 校園貸亂(luan) 象必然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有關(guan) 部門通過健全金融監管體(ti) 係,持續加大監管打擊力度。金融監管部門、網貸平台、學校以及公安機關(guan) 可以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機製,對可疑人員、可疑問題及時預警,實時監控校園貸平台的發展運行,保護學生遠離違法黑手。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征信係統,要求貸款平台實時上傳(chuan) 貸款人信息資料,及時堵塞監管漏洞,實現全鏈條全流程監督。
最後,應當及時修改完善相關(guan) 法律。目前,我國刑法並沒有與(yu) 高利貸直接相關(guan) 的罪名,與(yu) 之相關(guan) 的是非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罪和高利轉貸罪。建議在刑法中設立相關(guan) 罪名和罰則,以此加大對高利貸的製約力度,增加違法成本,充分發揮法律懲惡揚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