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全球油籽和豆類作物價(jia) 格普遍走低,而粗糧和穀物價(jia) 格卻在上漲。
1、小麥
年初我們(men) 預計2017年小麥價(jia) 格不會(hui) 大幅上漲。小麥價(jia) 格在今年二季度之前橫向盤整。與(yu) 往年相比,盡管今年全球小麥種植麵積較大,但在北美地區,春小麥和硬質小麥種植麵積卻在下降。對於(yu) 硬質小麥來說,隻有法國和意大利的種植麵積才能與(yu) 美國和加拿大競爭(zheng) 。有人會(hui) 認為(wei) 墨西哥也可與(yu) 美國、加拿大競爭(zheng) ,但墨西哥小麥與(yu) 美國、加拿大小麥並非同一品質。
硬麥粉可加工成意大利通心粉、粗麵、地中海麵包等。小麥中的春小麥蛋白質含量最高。歐洲和黑海地區出產(chan) 的小麥主要被磨坊主用來製作麵包、麵包屑和披薩餅,但其產(chan) 量尚達不到小麥總供給量的13%—13.5%。硬紅冬小麥常被用於(yu) 製作亞(ya) 洲麵條、盤式麵包等。軟紅冬小麥則被用於(yu) 製作蛋糕、長棍麵包和餅幹之類。
今年加拿大小麥出口似乎緩慢而吃力,與(yu) 上一年相比,其出口量下降了12%。2016年至2017年間,在市場交易時間僅(jin) 剩五周多的時候,加拿大小麥出口量僅(jin) 為(wei) 1300萬(wan) 噸。今年上半年加拿大硬質小麥出口量為(wei) 390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雖然目前仍有許多商品交易者願意並且準備大量購買(mai) 加拿大小麥,但問題在於(yu) 麥農(nong) 願意接受的售價(jia) 是多少。
市場對麵粉的需求一直很強勁。2016年年底之前,低品質與(yu) 高品質小麥之間的價(jia) 差一直在緩慢擴大,2017年由於(yu) 小麥種植的不少遺留問題,這一價(jia) 差正加速擴大。盡管美國和加拿大的春小麥和硬質小麥種植麵積已經下降,但市場仍在仔細研究每一份氣象報告,以期望小麥的生產(chan) 質量有所提高。北達科他州和蒙大拿州極度幹旱的氣候導致春小麥和硬質小麥價(jia) 格上漲。明尼阿波利斯州春小麥價(jia) 格6月上漲了34%。今年4月至今,春小麥價(jia) 格更是上漲了40%,接近四年來的最高價(jia) 。與(yu) 此同時,硬質小麥價(jia) 格也在上升。預計7月後美國麥價(jia) 還將持續上漲,直至市場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加拿大農(nong) 作物。
美國農(nong) 業(ye) 部預測今年春小麥種植麵積約1090萬(wan) 英畝(mu) ,同比去年降低6%;硬質小麥種植麵積較2016減少20%,降至92萬(wan) 英畝(mu) 。據初步估算,今年美國春小麥和硬質小麥平均產(chan) 量將降至每英畝(mu) 40蒲式耳以下,這將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在加拿大,春小麥種植麵積較2016年減少8%,降至1580萬(wan) 公頃;硬質小麥種植麵積較2016減少16%,降至520萬(wan) 公頃。
應當注意,由於(yu) 加拿大緯度更高,春小麥和硬質小麥播種和生長均晚於(yu) 美國,但相比以前,小麥的種植條件已得到改善。如今,加拿大小麥種植麵積和產(chan) 量對市場需求的影響越來越大,在交易決(jue) 策時,市場不會(hui) 僅(jin) 依靠美國農(nong) 業(ye) 部報告披露的信息來做出判斷。
2、大麥、燕麥、黑麥
市場充斥著大麥價(jia) 格上漲的預測。對此我們(men) 列出一份清單,闡述了大麥的期貨價(jia) 格難以達到2015年水平的原因。
近3個(ge) 月來,養(yang) 殖業(ye) 的牲畜價(jia) 格顯著提高,直接推高了大麥的價(jia) 格,但事實上仍遠未達到2015年的水平,並且我們(men) 不認為(wei) 大麥價(jia) 格將在2017年年底前達到2015年的水平,除非突發嚴(yan) 重的自然災害。此外,從(cong) 供應方麵看,加拿大的大麥出口量相比去年顯著增長了24%。
與(yu) 此同時,加拿大2016年燕麥出口比2015年增長近21%,達107萬(wan) 噸。現貨燕麥價(jia) 格雖有小幅上漲,但仍無法跟上期貨市場的上漲速度。燕麥期貨今年二季度上漲逾25%。歐洲供應的替代品正在現貨市場有效限製著燕麥價(jia) 格的上漲。
鑒於(yu) 2016年黑麥產(chan) 量大幅增加,其市場吸引力已經有所下降。但由於(yu) 幹旱導致減產(chan) ,近期黑麥價(jia) 格已觸底回升。雖然加拿大黑麥35.5萬(wan) 噸的產(chan) 量比去年下降了12.6%,但該數據比最近5年的平均水平仍然上升了11.3%。與(yu) 此同時,約6.5萬(wan) 畝(mu) 的加拿大黑麥種植麵積正處於(yu) 最近5年的平均水平。
3、水稻
世界水稻主產(chan) 區集中在亞(ya) 洲。亞(ya) 洲水稻播種麵積全球占比90%,產(chan) 量全球占比91%。印度、中國、印度尼西亞(ya) 、孟加拉、泰國水稻播種麵積均在1000萬(wan) 公頃以上,是全球水稻播種麵積最多的五個(ge) 國家。
中國是水稻栽培的起源國,產(chan) 量占全球總產(chan) 量的31%,為(wei) 全球之冠。中國稻穀價(jia) 格對全球市場行情影響很大。2016年中國稻穀市場整體(ti) 穩中偏強。2017年中國政府出台的水稻最低保護價(jia) 分別為(wei) :早秈稻(三等)1.3元/斤、中晚秈稻(三等)1.36元/斤、粳稻(三等)1.5元/斤。相比2016年年度,上述最低保護價(jia) 每斤分別下降3分、2分和5分。
近年來,中國國家稻穀年均收儲(chu) 量約3000萬(wan) 噸,當前國儲(chu) 庫存約1億(yi) 噸,期末庫存約1.63億(yi) 噸。2017年中國國內(nei) 供給量小幅過剩,導致期末庫存/消費比提升8.3%至92.1%,加大了價(jia) 格向下的壓力。預計今後中國政府將繼續對稻穀實行國儲(chu) 收購,且今年收購價(jia) 格相比2016年持平或略跌,即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分別為(wei) 2660元/噸、2760元/噸、3100元/噸。預計相比2016年現貨成交價(jia) 不會(hui) 明顯變化,全年大概率會(hui) 貼收儲(chu) 價(jia) 波動。二季度因新糧上市而價(jia) 格承壓,四季度則將季節性走高。
泰國製定的大米標準在全球稻米生產(chan) 國標準中最為(wei) 規範和詳盡,有效保護了出口質量,也成為(wei) 泰國大米暢銷世界的通行證。目前泰國的旱季稻米種植麵積已達2640萬(wan) 畝(mu) ,大大超過原計劃的1663萬(wan) 畝(mu) ,導致泰國水利廳不得不減少農(nong) 業(ye) 用水排放量,並停止第二輪旱季稻米種植。泰國開泰研究中心認為(wei) 在水利灌溉區以外種植的旱季稻米以及第二輪旱季稻米生產(chan) 可能會(hui) 遭受旱災影響。今年下半年,盡管可能遭受導致降雨延後的輕度厄爾尼諾襲擊,但預計不太嚴(yan) 重。如果政府和農(nong) 民都有防範,2017年5月開始種植的雨季稻米應能渡過難關(guan) 。
稻穀行情與(yu) 氣候變化密切相關(guan) 。今年下半年如出現拉尼娜現象,或降雨量超預期,雨季稻米就會(hui) 增產(chan) 。而政府協助農(nong) 民調整不合理種植麵積的措施,或激勵部分農(nong) 民種植轉向其他作物,又會(hui) 使稻米種植麵積下降,產(chan) 量低於(yu) 預期。
基於(yu) 預計今年泰國稻米出口總量與(yu) 去年的1000萬(wan) 噸大體(ti) 持平,開泰研究中心預測2017年泰國稻米出口總值接近2016年的44億(yi) 美元,其中100噸為(wei) 政府對政府銷售。泰國稻米出口主要麵向非洲和亞(ya) 洲,占比泰國稻米出口總值的80%。
因受產(chan) 量和世界稻米庫存量趨增的壓力,且今年氣候對稻米更為(wei) 適宜,導致泰國稻米出口價(jia) 格總體(ti) 趨降。此外,各進口國的庫存稻米政策,也會(hui) 影響泰國稻米的出口價(jia) 格。
4、玉米
在玉米市場,一切都與(yu) 供給有關(guan) 。盡管今年美國出現了幹旱,但玉米價(jia) 格並未隨著小麥價(jia) 格上漲而上漲。6月末美國農(nong) 業(ye) 部表示,玉米現有庫存量為(wei) 52.25億(yi) 蒲式耳。這一數據比之前的市場預期多出了1億(yi) 蒲式耳。有消息稱現有玉米庫存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這完全合理。不僅(jin) 美國,整個(ge) 全球市場的玉米供給都十分充足。
有樂(le) 觀人士認為(wei) 中國的玉米庫存已經下降。但事實上2016/2017和2017/2018年度中國玉米進口量僅(jin) 為(wei) 300萬(wan) 噸,故中國玉米庫存同比去年降低20%的預測不會(hui) 發生。相反,西半球的玉米市場上,2015/2016年度巴西玉米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6700萬(wan) 噸。分析師預計2017/2018年度巴西玉米產(chan) 量將增加3000萬(wan) 噸達到9700萬(wan) 噸,同時預計2017/2018年度阿根廷玉米種植麵積將達曆史最高水平。這些數據對美國玉米出口造成極大壓力。到目前為(wei) 止,2016/2017年度美國玉米出口量已達4630萬(wan) 噸,預計總出口量將達到5650萬(wan) 噸。盡管美國玉米產(chan) 量略低於(yu) 平均水平,但關(guan) 鍵還要看芝商所4美元/蒲式耳心理價(jia) 位。
隨著7月中旬炎熱天氣的到來,玉米市場隨時可能突發價(jia) 格波動。美國農(nong) 業(ye) 部6月30日宣布,美國玉米總種植麵積為(wei) 9090萬(wan) 英畝(mu) 。盡管美國農(nong) 業(ye) 部仍然預測每英畝(mu) 種植麵積可產(chan) 出170.7蒲式耳玉米,但市場普遍認為(wei) 最終將接近168蒲式耳。這一數據更符合2015/2016年度的玉米作物收成。
5、大豆、油菜籽、花生、亞(ya) 麻
大豆、油菜籽、亞(ya) 麻都是壓榨生產(chan) 油脂的重要原料。
關(guan) 於(yu) 大豆,市場普遍預測今年美國大豆種植麵積為(wei) 8900萬(wan) 至9000萬(wan) 英畝(mu) 。美國農(nong) 業(ye) 部要求達到8950英畝(mu) ,直到6月30日,分析師還普遍誤判大豆種植麵積將超過玉米種植麵積。
自2016年11月以來,基於(yu) 美國油菜籽的種植麵積和南美洲強勁的油菜籽產(chan) 量,市場一直看跌油菜籽價(jia) 格。與(yu) 此同時,雖然阿根廷洪災對作物產(chan) 量的影響連續兩(liang) 年被誇大,但今年以來阿根廷仍生產(chan) 了5700萬(wan) 噸大豆。
美國農(nong) 業(ye) 部預計巴西油菜籽產(chan) 量將達到1.14億(yi) 噸。據此,美國農(nong) 業(ye) 部預測2016/2017年度巴西油菜籽出口量將達6200萬(wan) 噸。隨著越來越多市場信息出現,巴西油菜籽出口量似乎達不到6200萬(wan) 噸的預估值,這對短期內(nei) 的油菜籽價(jia) 格並非利好。而農(nong) 業(ye) 部關(guan) 於(yu) 2016/2017年度美國油菜籽出口量將達到5600萬(wan) 噸的預期則很可能實現。因為(wei) 到目前為(wei) 止,該數據已達5260萬(wan) 噸。
如今,那些宣稱大豆將以每蒲式耳6美元價(jia) 格進行交易的人開始感到有點擔心了。但盡管如此,以每蒲式耳7美元進行大豆交易仍然並非不可能。正如今年1月,不少人預期將在芝商所實現兩(liang) 位數的大豆交易價(jia) 格。他們(men) 曾經在2016年11月斬獲真金白銀,而今年1月和2月下旬,他們(men) 似乎又看到了一些其他的新機會(hui) 。
美國政府預測,美國大豆平均產(chan) 量將為(wei) 每英畝(mu) 48蒲式耳。而我們(men) 認為(wei) ,如果今年7月末至8月初,美國農(nong) 作物沒有遭遇重大天氣變化,大豆期貨價(jia) 格將很容易回落至每蒲式耳8美元。
關(guan) 於(yu) 油菜籽。銷售商在去年11月和今年1月2月,也看到了同樣的兩(liang) 位數銷售機會(hui) 。因為(wei) 2017年上半年,在加拿大溫尼伯冰交易所(Winnipeg Ice Exchange),油菜籽常常以每噸500加元的價(jia) 格被賣出。按目前1加元兌(dui) 換0.785美元的匯率,500加元合392.5美元,也就是每蒲式耳約14.3美元。
今年美國將種植216萬(wan) 英畝(mu) 的油菜,比去年同期增長26%。當然,仍然存在關(guan) 於(yu) 種植數量以及它在邊境兩(liang) 邊的進展情況等問題。總的來說,現在油菜籽價(jia) 格尚處於(yu) 各種壓力之下。到今年秋季麵對收獲的壓力,市場將會(hui) 看到每蒲式耳的油菜籽價(jia) 格出現個(ge) 位數。
關(guan) 於(yu) 花生。中國曾經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傳(chuan) 統花生出口大國。隨著花生油需求持續走俏,近年來中國正逐漸轉變為(wei) 花生進口大國,2013至2015年中國花生年出口量穩定在50萬(wan) 噸左右,2016年快速轉為(wei) 進口25萬(wan) 噸左右。受中國市場超預期需求增長的影響,全球市場花生價(jia) 格已上漲10%—20%至1330至1400美元/噸。由於(yu) 中國國內(nei) 價(jia) 格遠高於(yu) 全球,故花生價(jia) 格還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關(guan) 於(yu) 亞(ya) 麻。這是歐美另一種重要的油脂原料。加拿大在2016/2017年度市場上的亞(ya) 麻出口量僅(jin) 為(wei) 26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8%。2017/2018年度加拿大的亞(ya) 麻種植麵積預計將達到100萬(wan) 噸,同比去年增加11%以上。
全球範圍內(nei) 的亞(ya) 麻供應並不具有重要意義(yi) 。其價(jia) 格方向主要由以下三個(ge) 因素決(jue) 定:中國持續增長的亞(ya) 麻需求、歐洲亞(ya) 麻生產(chan) 情況和美國亞(ya) 麻生產(chan) 情況。目前市場傾(qing) 向於(yu) 預測2017年亞(ya) 麻價(jia) 格大概率將保持在每蒲式耳14美元的水平。
6、豌豆、小扁豆、鷹嘴豆
豌豆、小扁豆、鷹嘴豆等多種豆類統稱為(wei) 幹豆,在歐美許多地方也被視為(wei) 穀物。自2017年年初以來,幹豆價(jia) 格一直在下跌。盡管如此,我們(men) 可以看到幹豆的市場需求和北美地區的生產(chan) 均出現了良好的增長,而美國和加拿大的豌豆和小扁豆產(chan) 量遠遠低於(yu) 長期平均水平。
關(guan) 於(yu) 小扁豆。加拿大今年預計將播種440萬(wan) 英畝(mu) 。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但盼望漲價(jia) 的市場正期待這種情況發生。而在美國,小扁豆的種植麵積預計會(hui) 增加9%,達到100多萬(wan) 英畝(mu) 的新紀錄。不過美國的大部分小扁豆屬於(yu) 綠色品種。而在加拿大,人們(men) 的不滿之處就在於(yu) 市場上沒有太多的綠色小扁豆,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不能用於(yu) 出口的紅扁豆。然而截至2016/2017年度,美國已出口85.3萬(wan) 噸扁豆到加拿大,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
在各類扁豆中,綠色小扁豆升值空間更多,紅色扁豆價(jia) 格很可能會(hui) 橫向盤整。
關(guan) 於(yu) 豌豆。今年加拿大豌豆總出口量為(wei) 331萬(wan) 噸,比去年多出100萬(wan) 噸,同比增加42%。並且今年加拿大有410萬(wan) 英畝(mu) 的土地被認為(wei) 可用來種植豌豆,略高於(yu) 市場普遍預測的400萬(wan) 英畝(mu) ,但較去年仍下降了3.4%。而今年美國豌豆產(chan) 量預計將為(wei) 111萬(wan) 噸,同比去年幾乎減少了20%。
豌豆市場上,黃豌豆由於(yu) 中國的持續需求,其價(jia) 格一直保持堅挺。市場較普遍對豌豆報價(jia) 新的期望值為(wei) 每蒲式耳5美元,現在的每蒲式耳2美元價(jia) 格實在太低。與(yu) 此同時,綠豌豆卻一直不被市場看好,2017/2018年度預計也不會(hui) 出現什麽(me) 意外,但始終有不少市場人士期待著,綠豌豆每蒲式耳10美元的目標價(jia) 格隨時可能被觸發。
關(guan) 於(yu) 鷹嘴豆。今年加拿大鷹嘴豆種植麵積仍在急劇下降,僅(jin) 為(wei) 13.5萬(wan) 英畝(mu) 。較去年的16萬(wan) 英畝(mu) 下降了近16%,但仍高於(yu) 2015年的11.5萬(wan) 英畝(mu) 。不過今年美國鷹嘴豆種植麵積同比去年增長了42%,達4.62萬(wan) 英畝(mu) 。澳大利亞(ya) 2017/2018年度增加了鷹嘴豆種植麵積,以代替穀物和油菜,預計這一數據將達到創紀錄的271萬(wan) 英畝(mu) 。值得注意的是,2014/2015年度澳大利亞(ya) 鷹嘴豆種植麵積僅(jin) 為(wei) 105萬(wan) 英畝(mu) !不少市場人士預測,新作物鷹嘴豆產(chan) 量將提高50%,這並非天方夜譚。
在全球市場上,北美幹豆作物將直接與(yu) 黑海和澳大利亞(ya) 展開競爭(z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