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外媒稱,當特朗普政府去年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guan) 稅時,官員們(men) 言之鑿鑿,稱中國將為(wei) 此買(mai) 單,即中國企業(ye) 將不得不降價(jia) ,以吸收其商品運抵美國口岸時需要繳納的高達25%的進口“稅”。但事與(yu) 願違,紐約聯儲(chu) 的研究人員11月25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輸美商品的價(jia) 格幾無變化,也就是說,是美國企業(ye) 和消費者在承擔這些關(guan) 稅成本,估計每年約400億(yi) 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
據媒體(ti) 11月25日報道,美國海關(guan) 和邊境保護局對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加征高達25%的關(guan) 稅。如果由中國企業(ye) 來消化這些成本,它們(men) 將不得不降價(jia) 多達20%,從(cong) 而使美國零售商、製造商或批發商能夠保持其價(jia) 格和利潤穩定。但情況並非如此。
報道稱,美聯儲(chu) 的研究發現,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的進口數據顯示,中國輸美商品的價(jia) 格僅(jin) 下降了2%,與(yu) 全球貿易放緩導致的其他許多國家的價(jia) 格跌幅一致。
“中國輸美商品價(jia) 格持續保持穩定,意味著美國公司和消費者不得不為(wei) 這些關(guan) 稅買(mai) 單。”紐約聯儲(chu) 研究小組寫(xie) 道。
報道介紹,至於(yu) 這些成本是如何在美國公司利潤下降,或消費者價(jia) 格上漲之間分配,研究人員沒有做出估計。
這項研究沒有說明美國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可能增加了多少,也沒有說明其他國家輸美商品的價(jia) 格是否高於(yu) 中國商品的價(jia)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