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wan) 億(yi) 元
信貸社融超預期,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回暖
據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3069億(yi) 元;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2.27萬(wan) 億(yi) 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2550億(yi) 元和1383億(yi) 元。9月末,廣義(yi) 貨幣(M2)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上月末高0.2個(ge) 百分點。信貸、社融和貨幣供應量三項數據均超過市場預期。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wei) ,9月信貸社融的超預期表現,體(ti) 現了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回暖。貸款總量增加,結構也在優(you) 化。
從(cong) 貸款結構上看,居民部門方麵,9月新增貸款7550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企業(ye) 部門層麵,9月非金融企業(ye) 及機關(guan) 團體(ti) 信貸新增1.01萬(wan) 億(yi) 元,顯著高於(yu) 去年同期水平及上月水平,其中,企業(ye) 中長期貸款新增5637億(yi) 元是一大亮點。
實際上,從(cong) 8月開始,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增速已經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升。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wei) ,企業(ye) 中長期貸款新增較多是由於(yu) 銀行集中釋放儲(chu) 備項目的季節性原因,也與(yu) 央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ye) 和民營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基建項目加快落地等因素有關(guan) 。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從(cong) 實際投向看,企業(ye) 部門中長期貸款結構轉好,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基礎設施行業(ye) 貸款增長較快;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回升明顯,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保持快速增長。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dong) 認為(wei) ,企業(ye) 部門貸款增加主要受LPR(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形成機製改革影響,商業(ye) 銀行預期未來市場利率會(hui) 進一步下行,主動提前投放貸款,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實體(ti) 經濟部門。此外,央行此前表示MPA(宏觀審慎評估)考核將會(hui) 包含LPR形成機製改革落實情況,這也是企業(ye) 中長期貸款擴張的原因。在逆周期調節政策加碼的背景下,企業(ye) 中長期新增信貸規模將持續好於(yu) 市場預期。
“無論是居民部門、企業(ye) 部門還是短期和中長期的信貸結構均有所向好,體(ti) 現出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的效果提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說。
央行同日還公布了前三季度的金融統計數據。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3.63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4867億(yi) 元;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wei) 18.74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3.28萬(wan) 億(yi)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