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注冊製倒計時 滬深交易所謀求監管轉型

    專(zhuan) 家表示,交易所公布的監管信息更加豐(feng) 富,更容易讓市場各方看清楚目前的監管動向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滬深兩(liang) 大交易所的角色將愈發重要。隨著注冊(ce) 製改革的臨(lin) 近,交易所如何擔當一線監管職責,備受公眾(zhong) 關(guan) 注。
    滬深交易所公開監管信息顯示,今年前10個(ge) 月,[怎樣在福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上交所對轄區內(nei) 的上市公司信披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合計對77家公司采取監管措施;深交

所也“不示弱”,前10個(ge) 月發出了294份監管函。
    目前,兩(liang) 個(ge) 交易所均在各自網站開通“監管信息公開”欄目。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一欄目查詢到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及相關(guan) 責任方出具的最新

監管信息。市場人士表示,交易所公布的監管信息更加豐(feng) 富,更容易讓市場各方看清楚目前的監管動向。
    這隻是滬深交易所推進監管轉型的其中一個(ge) 方麵。事實上,在今年年初,兩(liang) 大證券交易所就對各自的轉型做了部署。
    上交所表示,要以重大改革創新為(wei) 契機,加快推進向開放型、綜合型、主體(ti) 型、服務型、責任型的現代交易所轉型。要繼續保持改革創新

加速突破的良好勢頭,推進“1+6”核心工作,即在確保安全運行的基礎上,推進股票期權、注冊(ce) 製改革、戰略新興(xing) 板、技術力量整合、債(zhai) 券市

場機製創新、自貿區平台等六項工作。
    對於(yu) 加快向現代交易所轉型,上交所提出五方麵任務:一是以“滬港通”為(wei) 起點,打造開放型交易所;二是以股票期權為(wei) 標誌,邁向綜合

型交易所;三是以注冊(ce) 製改革為(wei) 契機,回歸市場主體(ti) 的本原角色;四是以提升服務能力為(wei) 抓手,創建服務型交易所;五是以監管轉型為(wei) 動力,

建設責任型交易所。
    深交所則提出加快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持續豐(feng) 富場內(nei) 市場產(chan) 品係列等五項重點改革創新工作。[怎樣在長沙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而完成這些市場改革創新發展任務,需要

加快監管轉型,激發市場活力,有效控製風險。因此,深交所提出將從(cong) 四方麵著手,進一步發揮交易所自律監管在監管轉型中的協同作用。
    提出了任務,就該付諸於(yu) 行動。我們(men) 看到,滬深兩(liang) 個(ge) 交易所也確實在為(wei) 監管轉型努力。
    11月4日,深交所發布實施《主板上市公司公開譴責標準》,明確了主板上市公司公開譴責的認定標準。至此,深市主板、中小板、創業(ye) 板

上市公司的公開譴責標準全部公開並實施。
    此舉(ju) 成為(wei) 深交所進一步健全完善多層次自律監管機製、提升自律監管透明度的重要舉(ju) 措。
    深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年來,深交所著力構建簡明、高效、開放的多層次自律監管規則體(ti) 係,多渠道提高監管透明

度,實現規則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後續深交所將繼續以投資者需求為(wei) 導向,進一步健全完善規則體(ti) 係,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機製

,提高監管法治化水平,切實履行依法依規監管和陽光監管職責。
    上交所方麵,日前對外發布四項臨(lin) 時公告格式指引,分別針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簽訂戰略框架協議、變更證券簡稱以及高送轉

等四類近期市場高度關(guan) 注事項,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大監管力度。
    上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上交所大力推進事前監管轉向事中事後監管,在體(ti) 製機製上做了不少工作,先後實施信息披露直通車業(ye)

務,啟動分行業(ye) 監管,取得一定成效。 “從(cong) 長期來看,這也是逐步解決(jue) 信息披露傳(chuan) 導機製不暢問題,建設市場理性投資文化的一項重要工作。


    切實加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也是滬深交易所時監管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11月1日,深交所表示,為(wei) 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股票停複牌業(ye) 務,維護市場效率,保護投資者的交易權、知情權等合法權益,在總結監管實

踐的基礎上,針對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日前深交所製定《上市公司停複牌業(ye) 務備忘錄》,將於(yu) 近期發布。
    深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備忘錄的製定,秉承了以信息披露為(wei) 核心、強化歸位盡責、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理念,明確了上市公司在維護投

資者交易權和知情權方麵的責任與(yu) 義(yi) 務。
    上交所方麵,針對市場和投資者普遍關(guan) 注的部分上市公司停牌時間過長、停牌隨意性過大等問題,上交所加大了事中事後監管力度。
    就事中監管而言,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督促上市公司和相關(guan) 中介機構加快重大資產(chan) 重組、非公開發行股份的籌劃進程,縮短停牌時間,起

到了積極效果。
    在強化事中監督的同時,上交所也對明顯存在濫用停牌行為(wei) 的公司,加大了事後問責力度,先後處理了一批市場反響較為(wei) 強烈的不當行為(wei)


    “對於(yu) 這類行為(wei) ,進一步強化規則的執行,加大事中幹預和事後處罰的力度,十分必要。”上交所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最新的消息是,11月8日,上交所就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停複牌及相關(guan) 信息披露的通知》,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上交所稱,此舉(ju) 是為(wei) 了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停複牌行為(wei) ,督促上市公司及時履行相關(guan) 信息披露義(yi) 務,保護投資者的交易權和知情權,維護

正常的交易秩序。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