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電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央行今日發布公告,決(jue) 定將於(yu) 11月12日起發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
公告顯示,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在保持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規格、正背麵主圖案、主色調、“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國徽、盲文和漢語拚音行名、民族文字等不變的前提下,對部分圖案做了適當調整,對整體(ti) 防偽(wei) 性能進行了提升。
央行網站公開信息顯示,我國貨幣曆史悠久,種類豐(feng) 富,絢麗(li) 多彩。人民幣在我國貨幣文化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自發行以來,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yu) 商標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yu) 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係列的貨幣體(ti) 係。
第一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共12種麵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麵萬(wan) 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麵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liang) 種版別)。
1948年,隨著人民解放戰爭(zheng) 的順利進行,分散的各解放區迅速連成一片,為(wei) 適應形勢的發展,亟需一種統一的貨幣替代原來種類龐雜、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區貨幣。為(wei) 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同日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誌為(wei) 該套人民幣題寫(xie) 了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人民幣發行後,逐步擴大流通區域,原各解放區的地方貨幣陸續停止發行和流通,並按規定比價(jia) 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遷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區相繼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幣成為(wei) 中國唯一合法貨幣,在除台灣、西藏以外的全國範圍流通(西藏地區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
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wei) 便於(yu) 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yu) 紙分幣等值流通。後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於(yu) 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
第二套人民幣在設計、印製發行工作中,得到了周恩來、陳雲(yun) 等中央領導同誌的極大關(guan) 懷和高度重視。他們(men) 親(qin) 自審查了整個(ge) 設計方案。在設計時,采納了周總理提出的許多具體(ti) 的、寶貴的修改意見,使第二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思想明確,印製工藝技術先進,主輔幣結構合理,圖案顏色新穎。第二套人民幣主景圖案內(nei) 容體(ti) 現了商標新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風貌,表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革命的戰鬥曆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鈔票式樣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邊框形式,采用了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票麵尺幅按麵額大小分檔次遞增;整個(ge) 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美觀、活潑,具有民族風格。第二套人民幣在印製工藝上除了分幣外,其它券別全部采用膠凹套印,其中角幣為(wei) 正麵單凹印刷;1元、2元、3元和5元紙幣采用正背麵雙凹印刷;10元紙幣還采用了當時先進的接線印刷技術。
此外,第二套人民幣的凹印版是以我國傳(chuan) 統的手工雕刻方法製作的,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優(you) 點是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wei) 功能。因此,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後立即得到了人民群眾(zhong) 的歡迎,稱讚這套人民幣好看、好認、好算、好使。
第三套人民幣
我國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基礎上對版別進行了全調整、更換,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幣中的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第三套人民幣經過了18年的逐步調整、更換,共陸續收回第二套人民幣(除6種紙、硬分幣外)10種,陸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13種,其中,10元紙幣1種、5元紙幣1種、2元紙幣1種、1元紙幣1種、5角紙幣1種、2角紙幣1種、1角紙幣3種、1元硬幣1種、5角硬幣1種、2角硬幣1種、1角硬幣1種。
直到2000年7月1日,第三套人民幣才停止流通,曆時38年。這套人民幣從(cong) 1958年開始統一設計,票麵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我國國民經濟以農(nong) 業(ye) 為(wei) 基礎,以工業(ye) 為(wei) 主導,工農(nong) 輕重並舉(ju) 的方針。在印製工藝上,第三套人民幣繼承和發揚了第二套人民幣的技術傳(chuan) 統、風格。製版過程中,精雕細刻,機器和傳(chuan) 統的手工相結合,使圖案、花紋線條精細;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票麵紙幅較小,圖案美觀大方。
第四套人民幣
1987年4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主幣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6種,輔幣有1角、2角和5角3種,主輔幣共9種。
第四套人民幣共14種紙幣,采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辦法。1987年4月27日首先發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發行了100元、2元、1元和2角紙幣,1988年9月22日,發行了10元、5元、1角紙幣。為(wei) 提高人民幣防偽(wei) 能力,1992年8月20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50元、100元紙幣。根據1992年5月8日第97號國務院令,中國人民銀行自1992年6月1日起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1元、5角、1角硬幣。使第四套人民幣結構更加完善。為(wei) 便利市場流通,1995年3月1日和1997年4月1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和1996年版1元紙幣。1996年4月10日,在全國發行了1990年版2元紙幣。
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製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這套人民幣體(ti) 現了一個(ge) 共同的主題思想,就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了強調這一主題,100元紙幣采用了我黨(dang) 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dong) 、周恩來、劉少奇和朱德的側(ce) 麵浮雕像;50元券又用了工人、農(nong) 民和知識份子頭像;其它券別采用了我國14個(ge) 民族人物頭像。票麵人像清晰,栩栩如生。
第五套人民幣
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
第五套人民幣共八種麵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麵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麵額,取消了2元麵額,使麵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采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了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1元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了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了1元紙幣。
值得注意的是,為(wei) 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wei) 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於(yu) 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鏽鋼材質1角硬幣。
第五套人民幣各麵額正麵均采用毛澤東(dong) 同誌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采用了我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麵主景圖案分別選用了人民大會(hui) 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我們(men) 偉(wei) 大祖國悠久的曆史和壯麗(li) 的山河,弘揚了偉(wei) 大的民族文化。(完)